运用“循证学习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20-05-14 13:33邓凯戈
教育界·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邓凯戈

【摘要】教师可以在循证思维的指引下通过设计“循证学习单”,以问题为逻辑出发点,引导学生多方收集信息资源、汇总证据,进行知识实证,并联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对初中化学课堂授课流程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授课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循证思想;循证学习单;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本、注重证据搜集和利用的学科。2017年版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1]这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面的要求。教师应该结合这一核心素养要求,将培养学生证据意识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设计“循证学习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证据意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循证思想下“循证学习单”的内涵及教学流程

循证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医学领域的循证医学,它主要是针对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而言,也就是“以证据为基础开展实践”的意思。美国著名的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在他出版的《有效的课堂——提高学业成绩的九項循证策略》一书中展示出多项有效教学策略以及这些教学策略的实际教学运用实例,其中包括“学习合同”这一教学策略。“循证学习单”就是结合“学习合同”和“学习导学单”的特征和结构建构起来的,它的内涵与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二、运用“循证学习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循证学习单”引导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是以证据意识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证据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本文将以粤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运用“循证学习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质量守恒定律”是粤教版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从量的变化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含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原理和应用等内容(教学目标如图2所示)。教师可以运用“循证学习单”,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环节

教师在新课程讲授前给学生布置“质量守恒定律”的预习作业,通过设计、制定“循证学习单”指导学生自觉参与循证学习,并用填写“课前学习循证学习单”的方式记录下预习的过程(如表1所示)。

通过填写“课前学习循证学习单”,学生已经大概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难点在于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从预习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把握比较准确。虽然学生在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证据还比较片面,也比较少,难以完全支撑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学习循证学习单”的指引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进入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2.课堂互动环节

在扎实的预习基础上,学生非常顺利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借助课堂实验等实践操作活动,师生、生生之间经历提问与质疑、澄清与释义、总结与归纳、预测与猜想等良性互动,学生可以对证据进行补充和甄筛,在完成循证实践的基础上,填写“课堂互动循证学习单”(如表2)。

3.课后反思环节

新课程教授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回顾,总结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填写“课后反思循证学习单”,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系统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如表3)。

循证思想虽然起源于医学领域,但是对重视证据收集和应用的化学学科的学习是有启示和指引作用的。教师要重视循证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好地落实循证思想,通过设计“循证学习单”,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