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阅读”背景下, 小班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2020-05-14 15:17伍海虹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级阅读大饼分级

伍海虹

所谓分级阅读,简单说,就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书。具体说,分级阅读是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出发,选择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指导孩子如何自主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与策略。分级阅读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从儿童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换句话说,分级阅读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本位”阅读行为。

《指南》在语言学习与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教育学者们多年的研究结果也告诉我们,3-8岁是儿童学习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作为教师,必须在学前期充分把握发展契机,依托“分级阅读”的阅读方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探索教师指导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这也是语言教学必要、必然的研究方向。

问题导向一:看什么书?

常有家长会问老师:“我们应该买什么样的书给孩子看?为什么买了一大堆绘本图书,孩子却不感兴趣?”

这个问题的答案,用分级阅读的定义就可以回答。每一种教育都应该遵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来实施。家长为孩子挑选书籍时,首先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孩子当下年纪的读本来阅读,才能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当小班阶段的孩子阅读高于自己理解能力的图书时,往往因为“看不懂”而选择放弃。长此以往,孩子最初对阅读萌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将逐渐缺失。反之,若给予幼儿低于当下认知水平的图书阅读,同样会引发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厌倦,在没有难度和挑战的状态下,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违背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孩子不用踮起脚尖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摘下苹果。只有适合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图书内容才能真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求知欲,所以选书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第一步。

当今教育领域,一些专家对“分级阅读”教材的选择分类,对“分级阅读”软件的制作开发,已经较为成熟。越来越多适合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图书和绘本,被整理归类,同时也使老师们有所借鉴,更好地运用到语言、数学、社会、健康等领域中去。如:《好饿的小蛇》《谁咬了我的大饼》《小蓝和小黄》《好饿的毛毛虫》等,都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孩子阅读。

问题导向二:怎么看书?

当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作为教师(亦或家长)就要思考如何让幼儿有效地看书?也就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了解阅读基本常识

对于一本图书,小班的孩子在没有阅读经验的前提下,教师首先交给孩子的是认识它,告诉孩子最基本的阅读常识。如:认识书的封面、封底、扉页、目录、页码……只有对基本常识了然于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翻页阅读。在老师提示阅读“第 5页 -第 10页”的时候,不至于翻错、翻过、看错。

华人时刊·校长

不同方式导入故事

3-4岁儿童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为主,喜欢生动活泼的方式。为此,在组织小班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采用的导入方式有:1.以人物出现为导入,与孩子们共同认识他(它),并和他(它)成为朋友。随后来听一听、看一看它发生的故事;2.激发情感共鸣。猜测封面中人物或者动物的神态,提出设问和疑惑,再带着问题去故事中寻找答案;3.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幼儿阅读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和事件的发展线;4.手偶、木偶表演,以直观形象的表演导入,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其中。

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语言活动逐渐从集体教学走向了多方式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再拘泥于从头到尾的集体阅读模式。

多媒体介入。在现代化教育媒体设备发达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和途径。教师通过精美的课件制作,将故事以动态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這再合适不过。他们会被动画、声音牢牢吸引眼球,感官上的刺激将故事的阅读更时效和生动。

自主阅读。一个故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而这几个部分,可以是集体阅读、个体阅读、合作阅读相结合来完成。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故事书里找答案,或者是自主翻看规定的页码,再把所见所得在集体面前表述;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一组故事画面,说说、看看,彼此讨论……

大图书阅读。大图书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更具有亲和力、操作性,同时拉近了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大图书可以是购买的,但教学中使用的,很多是老师自制的。小班孩子看的大图书,一般画面简单易懂,人物实物较大,并有立体画面或者撕贴功能的。教师一边翻动大图书,一边讲故事,并在需要的页面上进行简单的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情节内容。如《谁咬了我的大饼》,在小猪睡醒后,发现大饼被吃掉了一块时,教师伸手撕下一小块饼,直观演示了大饼被咬后的样子。从而引发幼儿去猜测和探寻,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

启发式的巧妙设问

幼儿对每个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往往离不开教师适时的提问。所谓提问,就是把情节线中关键的人物、事件,再次强调,加深印象,从而帮助孩子们理清故事脉络,分辨前后情节的关联性。但提问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问题要简单明了,不易太过复杂,并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来设计每个问题。

游戏化提升交互感

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分级阅读活动也应渗透“游戏化”的理念,并强调在活动中的操作性,更有助于孩子们对故事本身的理解。有一本书叫《小蓝和小黄》,其实就是认识蓝色和黄色,并知道蓝色和黄色在一起会变成绿色。故事拟人化,简单有趣,阅读后,可以设计一个“玩色”游戏,请孩子们亲身体验一下小蓝和小黄是怎么变成绿色的,从而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

问题导向三:如何延伸阅读?

一次教学活动并不能完全挖掘一本绘本图书的全部。基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和领域的局限,教师往往在有限的时间内,只展现了绘本其中一个点开展阅读学习。但绘本之所以吸引人之处,是它每读一次就会有更多对人物、故事的不同理解;是它内在蕴藏了更多的教育元素。因此,对于一本好书的阅读,需要多角度地深挖,从不同侧面来引导孩子发现更多藏在绘本图书里的“秘密”,从而拓展幼儿的知识广度。

延伸阅读也许不仅限于对绘本图书的重温翻阅、讲述,而可以用“故事大王”“唱故事歌”“续编故事”“小舞台表演”等方式来呈现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教师要尽力为孩子们创设延伸阅读的条件,在区域环境中给孩子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和环境、材料交互的状态下,提升各项语言能力。

当然,这个延伸阅读还包括家庭中的亲子阅读。在家长的陪伴下,重温故事内容、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亲子共同讲故事、亲子故事表演等,都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在家园一致的同步教育下,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学会自主阅读,成为爱读书、会读书、读懂书的孩子。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分级阅读大饼分级
偷吃了大饼的贼
香喷喷的绮园大饼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高中英语文学分级阅读选材研究
再见了,老朋友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