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效益评价

2020-05-15 07:27
农技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田效益全市

陈 星

(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关系人民生活幸福、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良好的森林氛围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气候、固定碳排放、营建美丽景观以及创造林业产品等方面价值和效益,是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驻马店市于2018年取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期间累计完成各项工程面积100 272.67 hm2,增加市域森林覆盖率7.35%。通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环城、环村、农田防护林,增加城市和乡镇绿地面积,进一步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极大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了该市生态承载力,建设了城乡一体的稳定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现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测算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并对其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定性评价,为科学评估驻马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效益提供参考。

1 生态效益

1.1 固碳释氧功能效益

森林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功能是生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情况下更为重要。根据《河南省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数据,每增加667m2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1.4 m3,预计增加森林蓄积量为2 678 377.8m3,而森林每增加1 m3蓄积量,平均吸收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计算共吸收二氧化碳4 901 431 t,释放氧气4 338 972 t;按社会回收二氧化碳成本320元/t,工业制氧成本400元/t计算,全市森林新增固碳释氧生态价值312 406万元。

1.2 水源涵养功能效益

根据《森林公益效能计算调查——绿色效益调查》和《河南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包含:1) 保存降水功能价值,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与水库每立方米库容年折旧费的乘积。2) 缓和洪水功能价值,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与雨水利用设施年折旧费的乘积。3) 净化水质功能价值,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与人工净化雨水成本的乘积。4) 增加地表有效水价值,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与综合水价的乘积。5) 增加水力发电价值,为林地每年增加的有效水源量与每吨水发电价值的乘积。

基于上述各项功能价值计算方法,并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森林涵蓄降水能力为1 000 t/hm2;河南省每立方米水库库容折旧费、雨水利用设施年折旧费、吨水发电价值均按0.015元,综合水价按0.15元/t计算,人工净化雨水成本按1.0元/t计算,计算得出全市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效益约为15 241.25万元。

1.3 净化环境功能效益

森林净化环境功能主要包含吸收二氧化硫、滞尘和杀菌功能。以下分别计算后得出,全市森林净化环境功能效益为94 779.82万元。

1.3.1 吸收二氧化硫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针叶林年吸收二氧化硫215.6 kg/hm2,阔叶林年吸收二氧化硫88.65 kg/hm2,针阔混交林按两者平均值计算。二氧化硫治理费用为0.6元/kg。计算得出全市森林吸收二氧化硫功能效益为1 164.14万元。

1.3.2 滞尘 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以树木为主的绿地可吸附或阻挡粉尘12 t/hm2。同时,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消减粉尘成本为170元/t。计算得出全市森林滞尘功能效益为26 018万元。

1.3.3 杀菌 根据《河南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河南省森林杀菌功能价值为5 300 元/hm2。计算得出全市森林杀菌功能效益为67 597.15万元。

1.4 农田林网、间作增产效益

驻马店市是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农田林网、间作增产功能突出。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正常年份农田林网、间作可提高小麦产量10%~30%、玉米产量10%~20%,取下限平均值,则全市2014年粮食平均产量为5.97 t/hm2,粮食平均收购价为2 200元/t。防护农田60万hm2,计算得出全市农田林网、间作增产效益为52 536万元。

1.5 保护野生动物功能效益

根据《森林公益效能计量调查——绿色效益调查》,保护野生动物功能价值为森林性鸟类栖息密度、森林面积、动物园每日饲料费用和天数的乘积。根据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测定,河南省森林性鸟类栖息密度为105只/hm2,动物园每日饲料费用平均为0.1元/只,1年按365 d计。因此,规划期间全市森林保护野生动物功能效益为488 803万元。

1.6 气候调节功能效益

全市森林的气候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控温和调湿,二者的功能效益均使用替代成本法计算后加总,得出全市森林气候调节功能效益总计1 158 665万元。

1.6.1 调节温度效益 采用空调调节温度所耗电能价值代替,为森林年均调节温度价值、森林调温空间、无林区与有林区日平均温度差绝对值、该区域年均使用空调天数和空调调温能力的乘积。河南省无林区与有林区日平均温度差绝对值为1.7℃,区域年均使用空调时间为夏季3个月,取值90 d,空调每立方米调温1℃耗电0.023 15 kW·h,电价取值0.5元/kW·h,计算得出,全市森林调节温度效为1 129 366万元。

1.6.2 调节湿度效益 采用加湿器增加湿度所耗电能价值代替,为森林增湿空间、无林区与有林区日平均湿度差的绝对值、该区域平均使用加湿器天数、加湿器增湿能力和单位电费的乘积。河南省无林区和有林区日平均湿度差绝对值为0.2,在秋季和冬季使用加湿器,取值180 d,加湿器每天增湿所耗电量为127.62 kW·h /hm2,单位电费取值0.5元/kW·h,计算得出,全市森林调节湿度效益为29 298.39万元。

1.7 生态效益总量

计算上述各项生态效益总和得出,全市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为2 122 432万元。

2 经济效益

2.1 直接经济效益

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够有效提高林地产出效率,增加林地产出价值,提高农民收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林业经济产业,水果等经济产品的生产,花卉、苗木以及生态旅游等行业的收入,合计45亿元(表1)。

表1 驻马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直接经济效益

2.2 间接经济效益

全市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将带动市域范围内的建筑、材料和运输等行业发展;绿色工程和公园绿地等建设,带动苗木培育、绿化养护等相关产业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全市运输交通、酒店住宿、旅游产品销售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发展,同时有助于当地产业向服务业调整的经济结构转型。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市民生活和工作氛围,提升城市环境和形象,塑造良好投资环境,增加公共服务价值,对房地产、体育、文化等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利于招商引资,加快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社会效益

3.1 打造宜居城市,享受创森成果

驻马店历史文化悠久,距今4 500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西有伏牛山和桐柏山,南有淮河,中有宿鸭湖,绿水青山、人杰地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够系统整合市域内生态资源,提高生活环境的绿地面积,改善生态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未来,市中心城区将实现绿化覆盖率43.1%以上,人均公园绿地13.5 m2,市民将进一步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福利和成果。

3.2 优化农林格局,实现绿色惠民

驻马店历来是农业生产大市,一直努力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农田林网建设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农业防护效益。有农田林网的耕地,可有效减免旱涝、风沙、干热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林林网覆盖地区与空旷地区相比风速可降低20%~50%,防风效果显著。同时,农田林网可改善农田小气候,冬、春、秋季可提高气温1~2℃,提高地温1~2℃,夏季平均降低气温1~3℃,降低绝对最高气温4.2℃,土地耕作层含水量提高23%,降低蒸腾作用消耗,水分蒸发量减少37%,日平均提高空气相对湿度28%,降雨量平均增加10%,并减少地表径流约90%,使50%~80%的雨水得以渗入地下,不易形成水土流失,干热风天数平均降低4~5 d,无霜期平均增加6 d,可有效提高农作物和果品产量。在一般气候和正常耕作条件下,提高小麦产量20%~30%,提高玉米产量10%~20%,提高果品产量10%~20%,棉花产量增加20~35 kg/667m2。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年份,农田林网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全市增加农田林网1.8万hm2,保护农田60万hm2,使全市适宜林网化农田实现林网全覆盖,创造健康稳定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使林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助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安全格局。

3.3 传播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一系列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问题突显,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生活环境恶化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市民向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氛围,关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驻马店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营造城市绿地环境,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森林文化、生态理念的传播和普及。全市文化特色丰富,融合盘古开天、嫘祖缫丝、冶铁炼剑、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特色,将这些文化渗透进入生态文化体系中,可以建设和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主题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义务植树基地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森林旅游节事活动,能够有效促进生态文明传播,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4 创造绿色效益,服务社会民生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能够大幅提高城市旅游业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带动交通、商贸、住宿、餐饮等各相关方面的发展,创造就业机遇,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发展平衡。一方面,创建森林城市能够直接提供旅游景点,打造驻马店森林旅游品牌,树立绿色环保和文化丰富的生态旅游形象。另一方面,开展森林旅游活动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对社会居民收入形成辐射效应,有效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地方居民能够直接享受林业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享受收入提高和人居环境优化的双重福利,提高民众“钟灵毓秀天中地,山水田园驻马店”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农田效益全市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黑板像农田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