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2020-05-15 03:20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弹性维度差异

张 扬 谢 雯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愉悦感丧失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8%~20%人群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抑郁发作[1],由于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较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对其病情发展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2]。抑郁症患者在面对生活中所面对的压力、逆境及挫折时,拥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能够使得患者迅速的调节好情绪,因此,尤为重要的是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本研究探讨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对于抑郁程度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2019 年1 月-2019 年9 月,选 取本医院74 例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纳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符合的抑郁症诊断标准[3],告知其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6~60 岁;无脑器质性疾病;非物质依赖患者。另选取名同时间段在周围社区无精神及躯体疾病且无精神疾病家族史健康志愿者作为观察对照组。74例抑郁患者为病例组,女40 例,男34 例,平均年龄(33.72±11.02)岁,受教育年限(12.90±3.54)年;正常对照组74 例,女40 例,男34 例,平均年龄(35.36±11.62)岁,受教育年限(12.29±3.64)年。抑郁组与对照组的年龄(t=0.00,P=0.37)、受教育年限(t=1.03,P=0.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测量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4]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三个因子。选项1~4,8~10 将作为单项选择,分值均为1~4 分。第6 项和第7 项的选择“无”得分为0,余累积计分。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1.2.2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分为坚韧、自强和乐观三个维度,共25 个问题。每个项目的得分为0~4 分。总分数越高,则心理修复适应能力越好。

1.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解亚宁[6]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结合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了此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 个条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项目后,列有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4 种选择(相应的评分为0、1、2、3)。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一般人口学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验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关系。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汉密尔抑郁评分比较 心理弹性结果提示:病例组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坚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方面病例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客观、支持利用维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简易应对方式提示:两组受试者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汉密尔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汉密尔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汉密尔抑郁评分比较(,分)

项目 病例组 对照组 t P心理弹性总分 51.36±15.16 69.24±12.29 -7.88 <0.01 坚韧维度 26.08±8.55 33.89±6.56 -6.23 <0.01 自强维度 17.61±5.39 24.18±4.69 -7.91 <0.01 乐观维度 7.68±2.85 11.18±2.65 -7.73 <0.01社会支持总分 34.49±8.74 40.62±7.24 -4.65 <0.01 主观支持 19.89±5.83 23.16±4.98 -3.67 <0.01 客观支持 7.91±2.88 9.36±3.09 -2.97 <0.01 支持利用 6.69±1.93 8.09±2.02 -4.33 <0.01应对方式总分 28.17±8.23 33.81±7.26 -4.42 <0.01 积极应对 18.09±6.10 24.19±5.53 -6.37 <0.01 消极应对 10.08±3.97 9.62±3.76 0.72 <0.01汉密尔抑郁 28.24±5.66 2.15±2.32 36.72 <0.01

2.2 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线性回归分析 以HAMD评分总分为因变量,以CD-RISC、SSRS、SCSQ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中,积极应对与抑郁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抑郁症呈正相关(P<0.01)。见表2。

表2 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抑郁症患病率逐年上升伴随高自杀风险,已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7]。与其社会支持度、家庭影响因素、患者心理修复能力及面对生活事件时采取的应对方式态度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中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低于对照组,其坚韧、自强、乐观心理表现均异于对照组,这与苏皓园等[8]近期关于抑郁症心理弹性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抑郁症患者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或困难时,无法迅速调节情绪,心理弹性较差,即自我修复心理差,对当下苦难的现状很难产生适应性,存在调整不好心态、无法迅速的适应且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

抑郁症患者对于事物关注的态度发生偏向性的改变,精力不足,个体感受性较差,自我封闭、逃避周围群体给予的情感支持,较对照组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活动相对减少,在社会中的关系较为松散,无法较好的与外界共情,本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较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丁丽丽等[9]在研究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结果与本研究一致,均提示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低下,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少,且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存在缺陷,对于生活中负性信息反复加工,正性事件选择性忽略,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10],反复强化自身对于负性信息提取,在面对生活事件时首先选择逃避或不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来处理,回避压力不积极面对,可能与症状本身有关,这与王晓磊研究结果一致[11],抑郁症患者在积极应对方式上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抑郁症患者不善于倾诉、表达自我,在消极的应对方式中无法获得社会支持,可能造成其病情进一步加重,本研究中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线性回归结果提示:积极及消极的应对方式可预测患者病情,国外一项研究对抑郁症患者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12],应对方式是抑郁症复发的有效预测因子,抑郁症患者抗拒治疗,讳疾忌医,消极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患者预后及治疗有着不良影响,易导致抑郁症的复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及鼓励。

综上所述,增加外部社会支持度,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是防治抑郁症的有效途径,鼓励患者适度参与社会群体有助于社会功能恢复及情绪调节。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说明疾病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因果关系,未来可辅以影像学研究等进一步明确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机制。

猜你喜欢
弹性维度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