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川羌族传统草编产品的创新研发及运用途径

2020-05-15 03:54黄言涛杨文琦
设计 2020年7期
关键词:运用途径融合

黄言涛 杨文琦

摘要:分析北川羌族草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创新研发途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非遗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通过与北川羌族草编非遗传承人黄强的沟通交流,分析产品发展现状,探索创新发展思路;通过创造性思维法,提取羌族草编特色元素,融合现代需求,促进北川羌族草编创意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树立品牌形象。总结北川羌族传统草编产品的创新发展思路。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实现文化与创意的结合。

关键词:羌族草编 创新研发 运用途径 融合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4-0064-04

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草编这一类型的民间手工艺,被视为出口换汇的主力军,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由原来人们制作出来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到走向市场逐渐商品化,变成了批量制作的产品,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

草编是一种民间的手工艺品,它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各地的原材料和不同制作手法制作出的一种便利生活的日常用品,通常草编产品都是篓、篮、帽子、鞋、草席等物品。我国草编产品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需求、制作工艺的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也会有所区别。比如按气候来分,山东等地多用麦草作为原材料,浙江则多用金丝草;按需求来分,在制作篓时,则会选择竹为原材料,而制作帽子、鞋这类物品时就会选择稻草等柔软的材料。除了原材料选取不同,根据产品制作要求,原材料的品质也有讲究。例如,制作一些盛放东西的器皿时需要用宽大、坚韧的叶子;而制作小巧一点的花瓶则需要用到韧性好、纤细的叶子。

北川羌族传统草编的主要原材料是当地种植的棕榈叶[2]。棕榈叶耐磨实用、有一定的硬度,且在北川当地比较常见,如图1。有着就地取材习惯的北川羌族人,结合独特的制作手法,创作出日常所需的各类生活用品。

草编产品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北川羌族人对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是北川羌族人对世间万物虔心热爱的写照。

与传统草编产品相比,现在的羌族草编产品在色彩方面有了很大变化。传统草编产品以实用为主,未在着色上下功夫。改进后的草编产品开始有了色彩变化。羌族草编多采用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根据不同需要对棕榈叶进行染色,这样制作出的草编产品颜色丰富,而正是这些丰富的色彩变化,使草编产品更加美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产品发展成工厂生产,但草编产品仍难以批量化生产,全靠手工制作,产品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低。随着工业形态改变,新材料广泛应用,草编产品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缓慢,开始逐步远离人们的生活[3]。

在现代各种各样文化创新的氛围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耐心花很长时间去了解、学习一件新的、有意义的东西,导致草编等很多优秀传统技艺的传承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草编产品的市场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得到广泛关注,这既不利于草编手艺人的创作,也不利于草编行业的发展。

一、北川羌族传统草编面临的问题

产品样式陈旧,制作要求高,制作时间长,传承与发展动力不足,产品创新研发滞后等,都是羌族传统草编面临的问题。

(一)草编产品样式陈旧,制作要求高,制作时间长,手艺人短缺

很多草编产品仍以传统样式为主(图2),与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契合,不能吸引现代社会求新求异消费者的目光,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传统草编物品是全手工制作,耗时长且难以批量生产,是制约草编发展的因素之一。再如制作草编产品的原材料需要经过挑选处理后才能使用,这大大延长了草编产品的制作周期,无法满足量大、急需的市场。

新产品的打样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研究制作技法(图3-5),只有掌握了新技法,才能把新产品推向市场。草编编织对于技法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如果技法不熟練,不仅要花费很长时间,还极易出错甚至返工。

据调查,在北川当地草编艺人中,能熟练掌握草编技艺且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手艺人仅有十余人。草编虽然是市级非遗重点保护项目,但是技艺熟练的人手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草编技艺传承力量单一与发展意识淡薄

草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不可忽略。通过实地考察,现在草编的技艺传承人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传统传承人和当地的残疾人学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残疾人就业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草编行业缺乏活力。拥有熟练草编技巧的人,年龄大都集中在四十五至六十岁。他们虽具有熟练的技术,但创新能力弱,即使有心改变草编行业的现状,也不知该从何下手。他们对市场缺乏了解,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上靠企业的主动合作和政府的支持来维持。这些问题导致草编行业发展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此外,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喜欢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和快收益的工作,愿意慢下来学习非遗技艺的年轻人凤毛麟角。这不单是草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也是我国大部分非遗文化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年轻人关注、学习、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目前草编产品创新流于表面,难以持续发展

虽然草编产品已经从形象上开始创新,但现在很多草编产品还是以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的草编鞋、草编篓等为主。这类产品随着社会发展实用性也逐渐减弱,且独特性、创意性、观赏性不高,难以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草编行业虽然在创新方面努力向时代靠拢,根据消费需求开发了一些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还只是停留在形象模仿层面,比如编织出“喜羊羊”、“熊大熊二”等动画角色来吸引小朋友的关注。虽然有了不同于传统动物的草编新产品,但并未形成草编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浮于表面模仿的产品只不过是昙花一现。 现有技艺未能及时更新,传承人和学员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研发专业指导,致使新产品未能彰显草编文化内涵,不具备区域文化特色。这是制约羌族传统草编产品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北川羌族传统草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创新是打破當前困境的必由之路,新产品是赢得市场的砝码,有决心不放弃是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政策助力是创新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障。

(一)国家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羌族传统草编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保护密切相关。近几年绵阳市政府对北川草编产业的扶持,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尤其是对于残疾人就业的帮扶。市政府通过开展残疾人草编培训班,为当地残疾人提供了谋生之路。同时,市政府还为北川羌族草编团队提供了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展示的机会,不仅支持了北川羌族草编文化的发展,还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通过对草编文化的重视,引导社会和企业更多地关注到传统草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传统草编工艺加快改革步伐,与现代技艺融合,提升产品的创新性、时代性,与市场接轨。在这种契机下,推动草编传承人进行自我更新,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确保草编文化技艺传承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二)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费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强,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只是一味地接受外来文化,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是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注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趋势,立足区域特色,创新研发产品,是羌族传统草编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只有与大众消费趋势吻合,羌族草编产品才能进入干家万户,才能赢得各方关注,方能抓住发展机遇。有了市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才会后继有人。

(三)北川羌族草编产品需要自我更新

适应社会发展,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研发新产品是前提,也是根本。羌族传统草编产品的创新研发要从自身开始,从材料、技法、工艺、包装、品牌等多维度进行自我更新。主动发展优于被动改革,主动发展拥有话语权,被动改革是给他人做嫁衣。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北川羌族草编,要进行主动发展,阻力很大。革新意识是前提,突破材料是基础,提升技艺是关键,鼓励措施是保障。只有进行自我更新,才能探索出适合发展的途径,才能总结出适合发展的规律,才能提升产品的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的关注,最终实现草编产品的价值。

三、北川羌族传统草编产品的研发策略

北川羌族传统草编的传承与发展是社会多方面呼吁的结果,而草编产品的创新发展要顺应时代,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符合大众消费需求。更新理念,下定决心,革新技艺,汲取精华,方能做好新产品的研发,赢得市场青睐。

(一)发展羌族草编产品的高端产品、精细化产品

由于羌族草编的原材料需要精挑细选,对技艺熟练程度要求极高,因此羌族草编产品可以走高端产品路线。通过专业设计以及文化品牌包装,创作出造型新颖、寓意鲜明、技艺精湛、品牌响亮的北川特色草编礼品和工艺品,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抛开单一的传统造型,将草编技艺巧妙改编,创作出更多适合年轻人喜爱的精细化产品,契合年轻人追求小巧精致产品的偏好。

包装设计也是草编产品走向高端化、精细化的途径之一,是较容易见效的方法之一。包装虽说是羌族草编产品的外衣,但今天人们对于包装的期待已不仅仅是美观,而是对于地域性、文化性、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针对消费层次的不同,草编产品的包装在体现北川区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在创新、精巧、独特方面下功夫。

在草编新产品设计方面,可以针对消费人群进行分类设计。通过文创产品的外观形态、装饰图案和色彩来吸引使用者[5],迎合消费需求,获取更高利益。对年轻女性来说,吸引眼球的是色彩丰富、精巧实用的商品;对喜爱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能够通过有别于现有手法来彰显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或场景的新型工艺品,将会是他们的心爱之物。

(二)通过参加展览展示活动,获取发展经验

举办和参加各级非遗相关的展示活动是一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在“引进来”方面,有利于北川羌族传统草编吸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新发展经验,借鉴新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之法。在“走出去”方面,有利于推广草编文化和草编产品,拓展关注度,签署合作协议和销售订单,扩大市场空间。参加国际会展,进一步打响北川羌族传统草编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认知国际市场,交流各国发展经验,有利于传承人提升创新意识、开发新产品。

对草编传承人来说,参加展览展示活动,不仅能避免“闭门造车”,还能促进传承人与传承人、传承人与行业机构、传承人与参观者之间的交流,如图6。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创作与之对应的新产品,利用具有北川文化特色的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在创新发展方面,与文创工作者共同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对行业发展状况和自身文化产品的发展优势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避免创新流于表面,结合北川文化特色进行深度创新研发,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推动草编文化进入学校

首先,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中开设草编课程。将草编工艺应用到中小学美术的教学,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而提升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程度[6]。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中小学生通过参与简单草编产品的制作,认识草编,产生兴趣,传播草编文化,如图7、8。

其次,在绵阳高校开设羌族草编选修课程。草编选修课程既增加了大学生选修课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传统技艺与大学生活跃思维的碰撞,激发灵感,创作出适合年轻人喜爱的草编文创产品,如图9。北川羌族草编非遗传承人与设计专业教师联合指导,不仅传授草编知识和技法,还传授改良、创新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创新。

再者,通过专题赛事、项目合作,进行产品研发。非遗项目合作同样是校企合作项目的一种,融合非遗传承人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创作团队的思维优势,以市场为目标,进行创新研发,利益共享。比如本文是校级重点科研项目《羌族草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研究》的研究成果,把北川羌族草编产品的研发申请作为校级科研课题,通过非遗传承人和项目组团队合作,在学术研究、产品创新等层面开展工作。

四、北川羌族草编产品的创新研发思路

北川羌族草编產品的创新研发不只是局限于草编本身产品的开发,而是在保留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产品的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做创新研发。

第一,在体现羌族草编材质和纹理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如图10。材质和纹理的体现是现代设计中常见的手法之一,材料和工艺可以根据产品市场定位的不同而变化。把草编产品的表面触感和纹路变成肌理纹样,融入北川羌族文化特色,色彩和造型流行化、时尚化,借鉴传统装帧手法,设计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产品,比如文具用品、装饰品、家居产品、服饰配饰等。

第二,把现有草编产品作为装饰点融入其他产品中,如图11 -13。现有草编产品技术成熟,产量有保障,成本较低,作为其他产品的附属品存在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产品价值的途径之一。在装饰画、半立体绘画、装饰品等作品和产品中植入草编产品,以点缀的形式、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羌族草编产品的价值,必要时配以高科技表现形式,刺激市场需求,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羌族草编产品。

第三,在现有产品中融入草编技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草编最终的产品不一定就是全部利用草编编织的产品,可以为其他产品提供装饰纹样、细节元素。比如在常见的陶瓷产品上,利用草编编织外部隔热保护层,如图14;在服饰上用草编编织点缀纹样;在立体绘画中,利用草编编织附属元素等。打破草编的传统使用途径,开拓新的领域,亦是草编价值的体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和技法的更新是必要的。

第四,保留羌族草编技艺,实现材料多样化,彰显地域特色,创作新产品,如图15。一门技艺的熟练是磨炼的过程,技艺的更新需要勇气和耐心,如果在技艺不变或稍微变动的情况下,替换材料未尝不是一种创新途径。其实,很多传统技艺在材料方面都有替换的过程,这种替换只是材料小范围内的替换,比如把昂贵的木材换成价格适中的木材等。如果把北川羌族草编的棕榈叶材料换成其他同等质地的材料,或者直接用其他原材料,进行作品创作和新产品研发,会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由于新材料加工技术不断提升,可以研制出适合编织的带有棕榈叶纹样的替代品,加以机械量产,完全可以生产出适合大众的普及产品。

第五,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完善技法,挑战新产品创作,如图16、17。在传承人心目中,传统材料不能更替,传统技法难以逾越,但新产品的创作势必给现有材料和技法带来挑战。市场需要与之匹配的产品引导消费趋势,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要使新的羌族草编产品鹤立鸡群、独树一帜,融入区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风格,引导大众消费需求是新产品研发的原则,材料和技法是新产品实现的途径。在产品创新的同时,途径也需要更新,需要完善,甚至变革。

五、开发“北川羌族草编+”

除了产品的创新研发之外,还要重点展示北川羌族传统草编的独特性。从多方面拓展草编的推广渠道,提高北川羌族草编的认知度,形成具有北川特色的羌族草编产业。

(一)北川羌族草编+本地非遗

羌族草编作为绵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和绵阳市其他非遗项目合作打造具有绵阳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展示绵阳城市名片,推广绵阳本土文化。

绵阳非遗蕴含了丰富的绵阳历史文化底蕴,在非遗文创作品联合创作中,挖掘文化元素,从设计创新视角,对绵阳历史文化进行再设计,再诠释。从非遗角度,传承文化内涵;从设计角度,发展文化脉络。

(二)北川羌族草编+体验旅游

虽然现在北川有草编产品展示销售区,但游客关注度不高,停留时间也不长,主要是缺少体验环节。将北川羌族草编编织体验与旅游结合,打造北川羌族草编体验主题旅游点,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升游客对草编的好奇心和体验感。

草编体验主题旅游点不仅有北川羌族草编的相关介绍和产品展示展销,还有游客编织体验区和设计研发碰撞区。被采纳的新产品,可以采取利益分成的合作方式,把部分短期游客变成常客,甚至是草编产品设计创作团队中的一员。留住游客的同时,发展了创新团队,为草编新产品的创新研发积蓄力量。

(三)北川羌族草编+短视频

短视频是广大年轻人消磨时间、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北川羌族草编的背景知识、编织技法、编织过程、产品展示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准确快速地推送至年轻人群,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依托大流量博主、达人,合作拍摄一些短视频,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羌族传统草编推出去。或者成立自身的短视频运作团队,充实和丰富视频内容和形式,用年轻化视角来宣传羌族草编技艺和新产品。

(四)北川羌族草编+APP

北川羌族草编发源地在中国科技城绵阳,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是当下趋势和国家极力提倡的发展方向。依托中国科技城的力量,打造一款草编APP,展示草编文化、编织技艺,并进行产品宣传与展销、用户沟通交流等。通过APP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关注和了解草编,把产品直接推送至客户终端。

草编爱好者通过APP分享使用体验,交流创新方案,分析市场需求等,便于草编设计创作团队根据大众反馈对草编产品进行针对性地改良、创新。

(五)北川羌族草编+羌族服饰

将北川羌族草编与羌族服饰相结合,在体现北川文化特色和草编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设计时尚款民族服饰。这种“北川羌族草编+羌族服饰”的方式有利于羌族草编的多途径发展和北川文化特色的传播。

在服饰上展示羌族草编产品的肌理,加之产品本身的点缀,融合时尚设计理念,体现北川羌族民族特色,亦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技法与工艺的融合。在新款服饰受关注的同时,北川人文风情得到了传播,传统非遗工艺得到了体现。

(六)羌族草编+品牌

品牌是产品的名片,便于识记,易于传播。打造北川羌族草编产品的品牌是草编产业成熟的标志,是产品系统化的体现。草编产品品牌的打造不仅是提升产品宣传形象的途径,还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利器。品牌的创建过程是非遗传承人自身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亦是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

品牌创建需要一个过程,初期可以与其他品牌合作,探索发展途径,进而创建自有品牌,最终形成集非遗传承、发展、研发、市场为一体的草编产品品牌产业链。以自有品牌为中心,通过与文创团队合作,设计研发具有北川特色的羌族草编系列产品;通过与策划团队合作,策划市场推广营销系列方案;通过与投资团队合作,筹集资金,为设计研发、推广营销提供保障。

(七)羌族草编+就业

通过羌族草编技法培训,吸纳部分当地劳动力成为羌族草编技艺的学员和半成品的具体制作者。羌族草编对参与者的身体条件要求不高,为当地残疾人就业提供机会,羌族草编的发展为北川羌族自治县县政府减轻对残疾人的救助压力,营造助老扶残的良好氛围。

除此之外,还应吸纳高校人才,保持草编产业的活力。高校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作技能,紧跟社会潮流,为草编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创作理念和实现途径。而吸引和留住高校人才是个难题,可通过在高校开设的草编课程和项目研发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在草编逐步实现产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实现“羌族草编+就业”的局面。

结语

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多方面宣传,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是北川羌族草编发展的主要目标。草编文化研究和北川文化特色提取是羌族草编的理论基础和创意源泉。紧跟消费需求,迎合市场趋势,是羌族草编产品能够得到认可的前提。新产品的研发和持续的宣传推广,是草编产品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多渠道融合与合作,是草编产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的引导、行业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是确保羌族草编健康发展的基石,相信经过传承人和社会力量、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北川羌族传统草编终将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北川羌族草编的产品创新研发和产业联合发展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的尝试,也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和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探索。

项目基金:本文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7年校级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羌族草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研究》(课题编号:CWYA2017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驷凡.山东莱州草编的发展变迁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7

[2]丁文涛.北川传统手工艺的十年变迁与思考[J].民艺,2018 (06):44-48

[3]邓羚.过宏雷.黄河流域麦草编的工艺与创生设计[J].设计, 2017 (05):90-91

[4]孫凤临.中国民间草编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2 (09):39-41

[5]刘景辉.杨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24):1-4

[6]李文贞.永州地区草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运用途径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途径
康复景观在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质朴语言,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