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在高血压脂代谢的作用

2020-05-16 10:22韦美发
关键词:瑞舒伐肝肾脂质

韦美发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 柳州 545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我国近年来高血压病临床发生比例逐年升高,对患者高血压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探讨高血压脂代谢症治疗措施,探讨瑞舒伐他汀药物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病例,诊断标准均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血脂异常符合下列诊断标准[1],TC:≥5.2 mmol/L,TG≥1.7 mmol/L,HDL-C<1.0 mmol/L,LDL-C≥3.4 mmol/L。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33~75岁,平均34.2±7.13岁,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肝肾功能损害。

1.2 方法

患者在加强锻炼,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等,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天晚上服用1次,服药时间为8周,并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服药后8周分别测TC、TG、LDL-C、HDL-C,同时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62例高血压脂代谢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高血压脂代谢患者TC、TG、LDL-C、HDL-C数据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意义校准基线。

2 结 果

对比高血压脂代谢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高血压脂代谢4周、8周治疗后患者TC、TG、LDL-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高血压脂代谢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s)

表1 高血压脂代谢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s)

±s,Dmmol/L) 升降率(%)TC 7.23±0.34 5.32±0.343 -26.4 5.11±0.48 -29.3 TG 2.43±0.54 1.67±0.34 -31.3 1.67±0.39 -31.3 HDL-C 0.89±0.44 1.01±0.55 +11.9 1.01±0.40 +11.9 LDL-C 5.54±1.33 3.32±1.09 -40.01 3.10±1.89 -44.04治疗前(images/BZ_42_1653_1825_1677_1864.png±s,Dmmol/L) 4周治疗后(images/BZ_42_1653_1825_1677_1864.png±s,Dmmol/L) 升降率(%) 8周治疗后(x

3 讨 论

瑞舒伐他汀是新兴他汀类降脂药物,作为一种选择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肝脏靶向器官的胆固醇水平,而瑞舒伐他汀则对肝脏LDL细胞表面受体数量的起到了增加作用,进而对于VLDL的肝脏合成效果起到抑制效果,从而减少了VLDL和LDL颗粒总数。尽管瑞舒伐他汀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因此共有的二羟基庚酸部分,但该分子的其余结构与其他类似药物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极性甲磺酰氨基的存在,从而使其对脂肪含量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被动扩散能力得以降低,无法进入非肝细胞之中。但是,它可以在选择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过程中被肝细胞吸收,并在肝脏中选择性分布,其靶向作用在患者的HMG-CoA还原酶之上。流行病学研究[2]显示血清胆固醇、尤其是血清LDL-C水平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间存在极大的联系,具有正相关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对患者的心、脑、肾产生的危害较大,并且与患者慢性疾病发病具有密切相关,一般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压。研究[3]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较多,一般包括动脉内皮损伤和脂质沉积,此外,多种因素刺激粘附于血管内皮的单核细胞,脂质吸收从而转化成为泡沫细胞,上述诸多因素均会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产生影响[4]。

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有利于延迟动脉硬化;长期将胆固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通过控制胆固醇可以水平,能够稳定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患者长时间受到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其动脉内膜增厚,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层胶原纤维,患者表现为动脉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脂质代谢紊乱加重等症状[6]。

本文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脂代谢异常患者6例在加强锻炼,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下服用4周、8周,病人TC,TG,LDL-C下降,HDL- C增高,尤其TC、LDL- C下降明显。无明显肝肾损害和严重不良反应,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安全有效、理想的调脂药物,值得基层使用。

猜你喜欢
瑞舒伐肝肾脂质
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茶叶中脂质含量检测及其方法比较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中年发福或与脂质周转有关
两腿一分补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