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05-16 10:22李洪宇
关键词:双相障碍差异

李洪宇,邓 昊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类属于精神类疾病,临床表现较复杂,形成情感沟通障碍,从而引发患者思维以及行为的异常,患者发病时,表现极为狂躁,并伴随焦虑和抑郁,不仅给患者本身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也让患者周围的家人以及朋友很是无奈[1]。面对该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往往能够事半功倍[2]。本文选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的变量,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

分组方法:信封法+平均法。

一般资料:对照组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4±1.4)岁;病程(1.1±0.4)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3±1.5)岁;病程(1.3±0.2)年。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①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②每天按时按量的提供药物,叮嘱患者按时吃药。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干净整洁,并且调整灯光的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

1.2.2 观察组

常规护理+心理干预。①常规护理方式与对照组患者相同。②对患者定期组织公开课,向患者讲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相关医学知识,对患者错误的理解予以纠正,并且,逐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③与患者交流,从而了解其心理想法,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及时的帮助调节,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④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辅导,在亲情作用的帮助下,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让患者体会到关心和温暖,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⑤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关注,比如饮食,比如睡眠,让其感受到周围人的鼓励,让其在精神上有所依托。

1.3 观察指标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s,分)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时间组名 治疗前 治疗后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对照组(n=23) 86.74±3.41 88.25±2.87 77.57±2.88 79.14±3.01观察组(n=23) 86.71±3.43 88.23±2.88 60.22±1.57 61.47±1.88

3 讨 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对于病情和生活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自身的负面情绪,也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3]。本文的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非常的有必要,适合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双相障碍差异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Y2O3–CeO2双相弥散强化对Mo合金晶粒度及拉伸性能的影响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