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动脉灌注聚桂醇治疗周围动静脉畸形2 例

2020-05-16 03:07刘海英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聚桂醇硬化剂肩部

陈 峰,刘海英,吴 宁

动静脉畸形(AVM)临床变异大,病变常呈弥散状生长,手术完全切除往往较为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随着对AVM 认识的深入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栓塞治疗已成为目前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法[1]。随访了2018 年2 例经动临床资料脉灌注聚桂醇治疗AVM 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44 岁。因月经后阴道间歇出血,伴有下腹部坠胀感4 个月就诊,CT 显示盆腔见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右侧为甚,右侧髂内动脉、髂内静脉增粗扩张,最宽处内径约1.8 cm,双侧卵巢、子宫、阴道、膀胱周围血管增多、增粗。直肠管壁增厚,周围系膜血管增多。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盆腔AVM 患者经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造影,可见双侧髂内动脉多条分支血管及右侧子宫动脉参与供血,子宫旁多支巨大迂曲血管团。病变靶血管较多、病灶范围大,早期可见粗大引流静脉,为减少聚桂醇用量,避免一次灌注药物过多导致过度栓塞,同时要尽量加强对引流静脉血管治疗效果,将聚桂醇和空气按1∶3 比例制成泡沫硬化剂作为栓塞材料。先后2 次用导管选择靶血管灌注聚桂醇后用弹簧圈栓塞,2 次治疗间隔1 个月。行第1 次介入术后阴道出血停止,下腹部感疼痛,第2 次介入术后出现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排尿困难,1 个月后缓解,半年后随访,未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图1。

图1 例1 盆腔AVM 治疗过程

图2 例2 肩部AVM 治疗过程

例2,患者男,18 岁。因左肩部肿胀伴疼痛3~4 年就诊。行MR 检查:左颈后三角区、左肩部、左上臂皮下脂肪及肌间隙内见多发团块、片状长 T1 长T2 信号,可见血管流空征象,在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或低信号,边界欠清。1 年前曾接受经动脉灌注PVA 颗粒栓塞治疗,效果不佳,此次采用液体栓塞剂聚桂醇。经股动脉入路,将导管置于左侧锁骨上动脉造影,可见左肩部异常血管团,锁骨下动脉多条分支参与供血。超选择主要供血动脉再行造影,靶动脉远端可见大量细小不规则血管。栓塞前将左上臂近端用弹力胶带束缚,可以减少栓塞剂流入肢体远端,造成左手缺血、坏死的可能,并增加聚桂醇在病灶内的停留时间。为了让远端细小动脉血管能够得到有效栓塞,将聚桂醇与小粒径明胶海绵颗粒(150~350 μm)混合后再注入病变血管,最后用钢圈加强栓塞。术后患侧病灶部位感疼痛,当日左手指出现皮温低、发白、无力,1 周后缺血症状缓解。半年后随访,患侧肩部疼痛较介入治疗前减轻,上肢、左手感觉、运动无障碍。

2 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过敏,脏器缺血坏死、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

AVM 为胚胎时期的原始毛细血管发育障碍, 具有畸形的血管丛及纡曲扩张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动静脉之间通过畸形的血管丛发生短路,其本质是血管病变。颗粒型栓塞剂可以达到机械栓塞的目的,但不能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疗效不理想,血管容易再通、复发。液态血管硬化剂则既能够堵塞血管又能破坏血管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国内常用硬化剂有无水乙醇、氰基丙烯酸丁酯(NBCA)胶体、鱼肝油酸钠。其中最常用的是无水乙醇。但使用无水乙醇常常伴有剧烈疼痛、相邻组织缺血坏死[2]、瘢痕遗留、神经损伤[3]、血栓形成、肺栓塞[4-5]等并发症。NBCA也曾被应用于经动脉灌注治疗AVM[6-7]或消化道出血[8-9],但不易控制[10],容易出现血管再通。鱼肝油酸钠因刺激性强,不良反应大,目前临床已经很少使用。聚桂醇较传统硬化剂作用平和[11-1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13],无醉酒样反应[14],而且具有较强的抗血管生成作用[15]。

2 例患者之所以选择经动脉灌注药物治疗的原因在于病灶位置较深,周边毗邻重要的血管、脏器、神经,经皮穿刺治疗的方法难以避开或可能损伤正常的组织脏器;病灶均有明确的供血动脉,通过动脉灌注栓塞畸形血管可以达到对病灶的精准、充分治疗。

盆腔AVM 患者病灶范围较大,穿刺硬化治疗难以充分精准覆盖大量血管团病灶,将聚桂醇与空气混合制成泡沫可将血液从血管内排出,使硬化剂能更完全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避免被血液稀释,保持了原有的药物浓度,并能增加硬化剂与瘤体细胞表面的接触面积,延长药液与瘤体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强硬化剂的疗效[16-17];盆腔内动脉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和广泛的动脉吻合支存在,只要保留器官的毛细血管和吻合支,盆腔内器官仍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栓塞后不至于发生器官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8-19]。

肩部AVM 患者,造影可见病灶存在丰富的细小杂乱动脉,将聚桂醇与小直径明胶海绵颗粒(150~350 μm)混合,加压注射可以让明胶海绵携带聚桂醇进入病灶远端细小血管,达到充分栓塞、破坏血管壁的作用。由于病灶距离左手距离较远,造影未发现有明显的血管与肱动脉交通,栓塞前用弹力胶带束缚左上臂,可以减少远端器官缺血坏死的风险。

本组2 例患者经动脉注射后曾出现相关器官脏器的一过性缺血症状,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聚桂醇为液态硬化剂,容易进入末梢正常血管,对于缺乏动脉吻合支、侧支循环器官脏器或者病灶为高流速血管畸形、存在动静脉瘘时应用聚桂醇仍需谨慎。

猜你喜欢
聚桂醇硬化剂肩部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B超介导经皮穿刺引流联合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观察
聚桂醇治疗左腋下巨大淋巴管瘤1例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