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课程

2020-05-18 02:39李爽
商情 2020年1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学校

李爽

【摘要】课程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对课程内涵和外延的深入理解,从学校管理、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去解读课程内涵,各有不同。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好的课程不仅在于具备了“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課程评价”这些宏观的东西,还在于它带给学生丰富深刻的体验。

【关键词】课程  体验

人做事情,往往是意识主导实践。即先有了关于这个事情的意识层面的东西,然后才会有操作层面的发生。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学校教育的问题最终表现为课程问题,课程建设与管理是办学的核心内容。可见,教育者具有多大程度上的课程意识在学校教育生活中举足轻重。而要想具有课程意识,必须真切地明白课程的真意。

关于“课程”一词的一般的解释(百度)是:“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这是从一般意义上站在学校管理和教师的角度为课程做出的界定。华东师大的李冲峰博士梳理了课程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不同内涵和外延: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学习结果或目标;③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④课程即教育经验或学习经验。其实,课程的现代实用意思来源于西方。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后来屡经解释,夸美纽斯解释为“课程即教材”,这是把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来说的。美国杜威解释为“课程即活动”,他强调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这就比“教材”更进了一步。而在泰勒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这种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提供方便。这种观点已经很接近当代教育界很活跃的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关于课程的认识。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即是说,‘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室里一天天地慢慢创造出来的。因此,即使课程在一学年或一学期开始前就准备好了,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后作为‘学习的履历而被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课程最重要的是实践领域,是要具体转化为学生的经历和体验。一项课程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具备了“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这些宏观的东西,还在于它多大程度上带给了孩子们丰富而又深刻的经历和体验。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就大得多了。比如:我们阅读了一个作家的一篇文章不是课程;但当我们有意识地研究这个作家,梳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研读他各个阶段的很多作品,分析和评价他的思想转变,以及这些作品和时代风息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课程了。老师买了一盆花放在教室里不是课程,但当孩子们每天给花浇水,细心地观察花,写下茎叶的变化,花香的弥散,以及在弥散的花香中所收获的友谊和成长,这就是课程了。一名语文老师上了一首送别诗不是课程;但把很多首送别诗放在一起,研究古人是怎么“送别的”“以目相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以酒相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歌相送”——“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以语相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就是课程了。如果一个人对课程的理解仅止于“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这四个计划层面,而对学生实际在课程中的经历和体验缺少足够的关注,那么,他对课程的理解也不能说有多深。他的课程意识就会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致使在学校建设的课程实践中利于形式,不重实效。

课程还是一条条线段。有教育的起点,有延展的方向,还有阶段性的终点。课程理当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人的生命成长由一条条线段编织而成。起点处,是问题,是人的各种可能性;终点处,则是问题的解决,是人可能性的实现。当我们穿越了一段一段的课程,解决了一个一个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情感和理性,我们的生命越来越丰厚,思想越来越饱满,眼睛越来越清澈,这就是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成长。

就如暑假前几乎每个学校都在进行的六年级学生“离校课程”,学生在课程开始前的情感状态是茫然而无序的,敏感的同学还夹杂着淡淡的忧伤和怀恋。这就是一个阶段性教育的起点,因为问题出来了,作为学校,有责任抓住契机,把孩子们那种藏在内心的美好情感的种子加以引导、启发和点燃,让它成为每个孩子生命中不可磨灭很难忘怀的一种财富。解决的办法就是“离校课程”。当孩子们趁下课向六年中教过自己的每位老师大声说出自己的感恩和怀念,当孩子们在全校师生面前郑重地种下这一届学生的毕业树,当孩子们把精心制作的对母校的寄语卡片挂上毕业树,当孩子们抱着自己的班主任泪流满面,互道珍重。课程就已经落实在具体实践之中,起点处的问题得以不同程度的解决,学生的情感状态不再是茫然而无序的,美好得以有意识地规范和漫延。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而更加饱满,生命也因此而更加丰厚。这,就是课程。

朱永新老师说得好:“起点意味着课程实施对象受教育的开始,终点意味着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而居于二者之间的,有计划,设想,方法,途径,资源,评估,修正……这三者合起来,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它必须包涵着它的起点和终点,而且目标必须在过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正,有时候过程本身可能就是目的。”由此看来,小到一次迟到,大到一个人的一生,只要教师带着明确目的,追求确切的愿景,自觉地去设计和应对,就是一个课程。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 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新课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