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9 15:05李蕾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近年来,将中文歌曲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讨论逐渐深入。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还是文化方面,中文歌曲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适应不同层次的汉语教学。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文歌曲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文歌曲;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简介】李蕾(1987.09-),女,汉族,陕西米脂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一、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1.语音教学。蒋以亮在《音乐与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一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利用音乐这一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汉语语音的声调以及韵腹问题的教学方法。用唱歌的办法进行声调的启蒙教学,比传统的五度标记法更容易让学习者掌握声调以及它在各种情况下的变化;同时也让学习者在唱歌过程中训练到咽腔部位,有助于学习者能更正确地发音。

2.词汇和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歌曲教学,可以让学习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歌词,大大扩充了学习者的词汇量。歌曲中同一句型有时会重复出现,通过不断地重复使这种记忆发展为长时记忆,对句型、语法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3.文化教学。通过学习《龙的传人》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学习者就可以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龙”的象征等有一定的了解。再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真诚地表达了北京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喜悦的心情,这也是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的一种表现。同时也通过这样一首歌曲,传达了中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思想。

4.提高汉语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尤其是初级班的学生对中文歌曲都很感兴趣,还有会乐器的学生主动提出为歌曲伴奏。在学习《丁香花》这首歌时,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发音练习和语音纠正,并没有详细地讲解歌词。几天之后,有一部分学习者已经可以跟着音乐哼唱《丁香花》这首歌曲,很多学生课后主动地练习,积极性很高,大大提高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二、中文歌曲的选歌原则

1.符合教学对象特点。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的语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音。在选择歌曲时,一是要依据学习者的实际水平选歌,同时也要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层次来划分选歌的范围。

对于中高级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可以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或是学生平时感兴趣的方面等等来选择歌曲。例如,来华学习的学习者可以选择与所在城市有关的歌曲《苏州好风光》《太湖美》等;逢年过节选择与节日有关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烛光里的妈妈》《明月几时有》等;偶尔也可以选择一两首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歌曲,或者是有学生喜欢的中国歌手的歌曲,比如《小苹果》《童话》《最炫民族风》等。

2.歌词符合语法规范。作词者在创作时,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看法、感情等,但是有时为了适应歌曲的意境、旋律,或是为了前后押韵,他们会对歌词进行部分地改动,严格来说,有一些歌词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如《回到过去》, “时间在旁闷不吭声,寂寞下手毫无分寸……”我们可以发现,“时间”和“寂寞”这两个主语在语法上来说都是错误的,“时间”是名词,不是能够说话的人物;而“寂寞”是形容词,跟后面的动词“下手”搭配使用,更是一个很明显的语法错误。教师在挑选歌曲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此类问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一首歌时,不同的语法点不要太多。比如在教学汉语歌曲时,教师把每句话涉及的语法内容都作为重点去分析和讲解的话,会让学习者感到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失去教学重点,不利于学习者记忆。

3.富有文化内涵。对于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歌曲的选择,有文化内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如《爱我中华》这首歌,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同时也介绍了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他们团结有爱,可能语言不同,但是所有的民族都是一家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选择含有文化内涵的歌曲,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养成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实用性。要注意的就是,所选歌曲要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求,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在选择歌曲时,教师要多加注意歌曲内容的实用性,歌词中涉及的词汇是不是常用词汇,有没有过多地出现生僻词,像这样的情况要尽量避免。

三、教学方法

1.语音方面。学习者一方面可以根据歌曲的音频、视频来模仿发音,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歌曲的不断重复来加深记忆。

在学习者学习韵母时,选择一两个发音比较难的韵母,找一首有该韵母押韵或是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歌,让学习者学习。歌词中还会出现很多双声叠韵词,或是叠音词、拟声词等,都可以得到练习和巩固。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我想我很快乐/当有你的温热/脚边的空气转了……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

———苏打绿《小情歌》

这首歌的主歌部分是押“e”韵,副歌部分是押“ao”韵。领读几遍之后,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尝试领读,然后分组练习,最后可以进行比赛。

在语音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练习部分,让学习者去模仿发音。可以让学习者利用课后的时间巩固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在下一节课时以小组的形式演唱出来,在班内进行评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2.词汇方面。龙叶(2007)提出“中文歌曲有助于词汇量的扩大。围绕同一主题反复歌咏是很多中文歌曲的一个特点,因此歌词中常常会联系出现同类型的词或者同义词、反义词。通过歌词提供的这种现有词汇的对比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相同类型词的理解,达到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称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张艾嘉《爱的代价》

“苦痛”和“挣扎”都是表示内心的痛苦难过,“伤心”和“心碎”也是表达内心的情绪,是一对同义词。对于词汇的教学,可以借助于图片、演示或者学习者母语翻译,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通过不断地重复,来练习发音。

3.语法方面。赵越(2007)指出,“汉语歌曲包含了丰富的语法教学材料,而且有些歌曲中包含反复重复有侧重语法结构的句子或合唱部分。这些歌曲能被生动地用来巩固语法点,化抽象为具体感”。歌词一方面,可以引出语法点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聆听和演唱,更利于学习者巩固和记忆这些语法点。例如:

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被岁月覆盖……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

———周杰伦《千里之外》

在教学“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两个语法点时,教师可以引入这首歌曲,让学习者先学会发音,然后再教学语法知识,最后理解歌词的意思。

漢语的语法内容复杂且分散,一味地使用例句教学容易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利用中文歌曲教学,通过不断地重复,增强学习者的记忆。在语法讲解结束之后,就可以让学习者练习演唱整首歌曲了。课后可以给学习者推荐一些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音乐演唱软件,例如唱吧等,也可以让他们在KTV里练习演唱所学的歌曲。

4.文化方面。中文歌曲除了歌词的内容之外,它的创作背景中还包含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一些传奇故事、历史典故、民族风俗等,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将中文歌曲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研究和发现中文歌曲和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可结合之处,进一步促进汉语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越.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听中文歌曲学中文的教学法浅析[J].考试周刊,2010(29):210-212.

[2]李蜜蜜,夏宇.谈中文歌曲在海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2008(10).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文字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析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