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档案专业教育APP的构想

2020-05-20 15:06周楠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育

摘 要:文章从档案人员现状、在职培训情况、档案专业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建设档案专业教育APP的必要性,结合在职教育的特点,明确了建设目标,搭建了APP结构框架,力图建设符合档案从业者需求的档案专业教育APP。

关键词:档案专业;教育;APP

随着档案专业及档案工作的开展,现代社会对档案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档案人员需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但目前针对在职档案人员学习的途径较少且单一,极大限制了档案人员学习前进的步伐,作者希望通过借鉴其它网络教育的成功经验,打造专属档案从业者的档案专业教育APP,提供档案学习的资源和平台,使档案人员轻松获取知识,便捷的实现终身学习。

1 建设档案专业教育APP的可行性

1.1 档案从业人员现状

根据《2018年中国档案馆数量和从业人员情况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档案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专业程度、年龄结构等方面呈现出的相关情况。档案人員文化程度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占总人数的61.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较少,占总人数的7.8%。档案人员中具有档案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少,占总人数的17.6%,其中具有大学本科档案专业程度的人员最多,占总人数的10.4%。档案人员年龄以中青年为主,35-49岁档案人员占总人数的51.8%,34岁以下档案人员占总人数的17%。

针对以上数据所反应出的档案人员特征,可以看出档案人员整体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但档案专业背景人员匮乏,档案专业水平较低。中年档案人员作为档案队伍的主力军,其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应用技能,但中年人学习时间较为有限,知识结构相对老化,急需知识更新换代。而APP不受制于时间空间的制约,便可传播档案专业知识和档案专业技能,并且还可通过这种途径改善、提高档案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从而使人员结构得到优化。综上,从档案人员结构来看,已具备建立档案专业教育APP的条件。

1.2 档案人员在职面授培训情况

档案人员在职面授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类课程:上岗培训类,主要针对新上岗的档案人员,帮助其了解档案基础知识;宣传贯彻类,主要针对现有档案从业人员,宣传、解读新制定的政策、法规、办法、制度等;专题类,主要针对已获得档案从业资格的人员,结合档案工作中新发展、新方向,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解;高级研修类,主要针对具有档案专业中、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就档案专业领域某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培训。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档案人员在职面授培训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但由于面授此种形式所带来的诸多限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实用性弱。面授课程多以口述方式进行,主要讲授档案知识理论,而档案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工作,大多数档案人员主要从事档案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新上岗的档案人员,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掌握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因此,培训的实用性不高,对于档案人员技能提高有限。

第二,连续性弱。在职人员面授培训一般为期3-5天,时间短内容多,很多课程进行了极度压缩,以专题形式讲解,相比学校的教学,其系统性、连续性较弱。很多内容需要在职人员课后进行整理、消化,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学习、研究,才能真正掌握理解,否则所吸收的知识较为有限,难以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

第三,主题单一。面授课程需兼顾受众的共同特征,多以讲授档案学专业课程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形成于各类行业的各项专业事务中,难以孤立存在,档案与其它行业、专业相生相伴产生,因此,仅学习档案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对档案工作的理解也会较为片面。

第四,受众数量受限。面授培训受制于时间场地的影响,参与培训人员的数量受到制约。参与培训的人员多以分管档案业务的负责人或骨干参加,培训后向员工的传达工作,一方面受制领导本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信息传递过程会造成信息损耗和失真,因此培训的覆盖面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

1.3 档案专业发展需要

第一,档案学科属于小众学科,档案人员学习途径较少。其一,专业书籍较少,公开售卖的书籍多为档案教材,专著书籍发行量少且获取困难。其二,网络中的档案相关课程少,作者在中国大学慕课、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三个APP中,搜索档案相关课程,只在中国大学慕课中搜索到档案管理学一门课程。学习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档案人员继续深造,间接阻碍了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二,新技术的发展,档案人员学习需求增加。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层出不穷,给档案专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档案管理带来诸多挑战。这些技术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技术是否会导致档案管理的变革,这些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如何融合,我们应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提高档案管理能力,面对这些新问题,档案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更加需要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

第三,档案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开发适合档案人员的相关课程。某些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胜任,但要想做好档案工作,仅有档案专业知识是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的。如上文所述,档案形成于各类实践活动中,档案门类包罗万象,例如:经济档案、法律档案、石油勘探档案、气象档案等等,根据专业的特点每类档案的管理方法都有所区别,无论管理哪个门类档案都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因此,档案人员至少要了解除档案学外的一门专业,虽无需深入探究,但需要有初步认知,才能更好的管理档案。

作者在网络中寻找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时发现,其一,很多课程较为专业,更多的讲述计算方法、原理等,而档案人员更需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工作流程形式、各项工作的目的。其二,与档案关联很少,课程更注重专业理论,而档案人员更关注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形成了哪些文件,这些文件的功能和意义。其三,这类专业课程需花费大量时间,一些课程需具备一定的基础才能学习。因此,这些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档案人员的需求,给档案人员的学习造成了障碍。

2 档案专业教育APP的建设思路

2.1 建设目标

基于档案人员结构的特点、在职面授培训的弊端、档案专业发展的需要,档案专业教育APP可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网络教育优势弥补这些短板。根据以上分析,在APP建设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多元化。从教育方式上,通过多种媒体不同的组合形式,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档案学习,满足用户的多种学习习惯。从学习内容上,以档案学教育为主体,着重开展与档案行业相关联的学科教育,例如: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大数据管理等学科,使档案人员更好应用于实际工作。通用教学内容与个性化教学内容并重,尽可能的囊括更多行业知识及相关档案管理方法的教学内容,例如,建设档案、气象档案、地质档案、测绘档案等,具有明显行业特征的档案类型。

第二,扩大受众面。档案学专业从业者可以在这里获得深造的机会,非档案学专业从业者也可以在这里弥补专业知识的缺失。兼顾到各层次档案人员的学习内容,既满足基层档案人员需要,又能兼顾到高层次档案管理者的需要。既有实践操作,又有理论知识。既保留基础课程,又要开展前沿课程。

第三,汇集资源。建立档案专业资源汇集功能,方便档案人员查找和学习。一方面,汇集适合档案人员学习的多媒体课程、学习资料,一方面,汇集高端人力資源,邀请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以及所有授课老师,在线为档案人员答疑解惑,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工作动态等。

第四,搭建交流平台。APP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档案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档案人员可对于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交流了解其它行业、地区档案工作的状况,拓展档案人员的视野,互相学习更好的促进业务的发展。

2.2 功能模块

APP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模块 功能简介

应用平台 课程建设 通过多种途径并利用富媒体资源开发建设适合在职档案从业人员学习的课程。

门户 充分展示档案教学特色的教学门户,实现新闻公告动态显示,课程排行榜,根据用户特征推荐课程。

互动平台 第一,集体互动平台外,提供所有用户及课程主讲人的互动平台。第二,根据地区、行业、业务等建立小组,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任意选择加入一个或几个小组,参与小组中的互动。第三,每节课程可设置针对课程的互动区域,用户可以留言或提问,主讲人将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学习空间 记录学习历程、学习成就、学习内容。

2.3 课程建设

2.3.1 课程总体要求

形式方面,第一,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体资源,丰富课程媒体形式,满足用户多种视听感受。第二,建议所有类型课程都附有讲义,即文字、图片,一方面,方便课后的复习、查找,另一方面,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音频/视频或是浏览文字。第三,充分考虑到在职人员学习特点,建议每讲课授课时间不宜过长,适合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每讲课标注相应标题,用户可根据小标题有选择性学习。第四,课程播放形式多样,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直播或录播,录播可按时间要求定期更新下一讲内容,也可录播完成全部课程后一次性上线。用户针对课程的相关提问,可专门录制一讲或几讲添加到课程中。

内容方面,应兼顾实践性与研究性、专业性与综合性、基础性与前沿性。

第一,实践性与研究性兼顾。APP课程内容应尽可能覆盖各层面的档案从业人员需求,既包含基层档案人员所关注的各门类档案的整理方法规则,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也要包含高层次档案管理人员所关注的档案工作长期规划、工作体系的建立和改进、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等问题。档案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也可选择未知领域的课程学习,使自身专业能力更加全面、不断提升。

第二,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兼顾。实际工作过程中,更加需要档案+其它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指导实践工作,因此,除设置档案专业课程外,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档案人员开发不同特色的档案综合性课程,满足档案工作覆盖领域广的特点。

第三,基础课程与前沿课程兼顾。课程要覆盖档案专业必修性基础课程,更要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革和创新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变化,这种前沿性课程能够激发档案从业者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极思考,促使更多的人共同关注探索档案工作未来发展之路。

开发途径方面,调动各种资源,丰富开发模式。

第一,自主开发课程,需要尽可能多的主体参与建设,增强课程开发力度,提高课程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发课程:

高校参与,高校是建设APP的主要力量,联合具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教师参与建设,从专业视角推出档案学专业课程,保障课程质量。

行业专家参与,各行业均有档案工作的领军人物,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更加贴合档案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尤其在具体问题的思考和处理上,行业专家的参与更容易使档案从业者产生共鸣。

跨行业联合,档案学专业学者、专家与相关专业学者、专家共同开发适合档案从业人员学习的综合性课程。

校企联合,利用高校专业学术力量,与企业实践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两者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更加迎合实践需要的课程,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二,网络链接,建立与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的合作关系,将适合档案从业者学习的内容直接建立链接,引进到APP中,这种方式更加高效和经济。

第三,线下课程应用,即录制线下课程,挂接到APP中。例如,高校中的优质课程、在职面授课程、论坛及专业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都可应用到APP中,使线下课程及学术活动惠及更多人群,发挥更大的效用。

2.3.2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是档案教育APP的主要模块,按照学习形式可分为课程、讲座、微视频、听书、有声读物、电子文献等类型。根据每类课程的特点,对相关要素进行了设定,如下表所示。

课程建设

分类 多媒体形式 授课内容 授课时间 开发形式 主讲人

课程 音频/视频+文字、图片 专业课程、综合课程、相关专业课程 8分钟-20分钟/讲 自主开发、线下课程录制、链接 专业教师

讲座 音频/视频+文字、图片 专题讲座 30分钟-1小时/讲 自主开发、线下课程录制、链接 专业教师、行业专家

微视频 视频 术语、常见

问题 1-5分钟/讲 自主开发 专业教师、行业专家

听书 音频+文字、图片 专业书籍、相关书籍 30分钟/本 自主开发、链接 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作者

有声读物 音频+文字、图片 书籍、期刊 根据读物文字量 自主开发、链接 配音人员

电子文献 文字、图片 书籍、期刊、成果报告、政策文件、专业词典 _ 自主开发、链接 _

各类型课程的具体说明如下:

课程:需要连续多讲才能完整讲述某一学科,用户可系统、完整的学习学科内容。应涵盖以下几类内容:第一,覆盖档案学本科、研究生中基本课程,使非档案专业的从业者能从课程中弥补专业学习的缺失。第二,自主开发综合性课程。第三,适合档案人员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例如:针对档案人员的学习基础和实际应用,开发计算机管理、软件应用、数据库、CAD制图等适合档案人员学习的计算机课程。

讲座:涵盖以下几类内容:第一,有关科技前沿、管理前沿等与时代相呼应的专题讲座。第二,最新科研成果、行业趋势、专题知识等专题讲座。第三,针对实际问题和具体操作,开展案例分析、实例辅导等具体演示讲解。第四,在职面授课程进行录制,弥补面授课程覆盖面少的问题。

微视频:类似于百度推出的秒懂百科,以短视频方式展现知识,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主要包含档案专业术语、核心理论、常见问题等。

听书:以听的方式了解书中主要内容,分享读书人或作者的心得体会,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书中精华,也可以作为阅读前的导引。分享书籍类型不限,讲述过程可与档案学、档案工作相联系,以扩展用户思路。

有声读物:以听的方式阅读全文。选取必读书籍、核心期刊、重要文章制作成音频,给读者更多元获取知识的方式。

电子文献:匯聚档案学相关的文献资源,包含以下几类内容:第一,汇集档案学相关的专著、著作、学术期刊。第二,汇集档案法律、法规、标准等政策文件。第三,专业会议、各类高端论坛的成果报告材料。第四,专业词典。

综上所述,档案专业教育APP是档案在职教育的重要补充,如果能够全面分析、综合考量档案从业者的需求和特点,科学合理的设计档案课程及学习方式,将有效促进档案从业者提高专业素质,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六奇.档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北京档案,2009(12):24-25.

[2]马素萍.积极推进档案专业网络教育培训——关于建立北京市档案工作者专业教育培训网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0(1):26-28.

[3]王培培.关于档案专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的思考[J].北京档案, 2013(07):29-30.

作者简介

周楠(1986-),女,北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研究所,大学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