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设计职业化与模块教法协同教学模式新探

2020-05-20 15:06曲镜羲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化

摘 要:文章在分析环艺设计专业特点和授课模式后结合笔者高校课程实践,阐述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从而构建了从易到难的模块化教学法。笔者通过细化为职业岗位要求结合教学四大模块进行详细协同完善课程设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设计创意与思维,培养动手与动脑协同发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环艺设计;职业化;模块教法;协同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设计学,心理学,建筑学,景观设计等学科组成复杂的综合的专业,专业的实践性很强。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之间需要高度协同,控制好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强调对周围环境要素的融合用实践的形式带动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探讨过各类教学改革,如校企合作,校园工厂,企业实习等方式。无论是那种形式,提高教学让学生掌握充分专业知识依然是重中之重。作为专业教师思考怎样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化水平是我们的首要问题。

1 设计职业化新思考

环艺术设计本身是实践性的很强的专业。在教学上一直向市场的需求靠拢,以岗位要求作为教学的宏观方向目标,也应用型专业培养所坚持的。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为教育目标,以项目案例为教学导向,强化训练符合设计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虽然教育职业化侧重于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但在实践教学后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应该掌握的技能同时理论素养也没有达到标准。所以部分学生认为也许职业技能也可去培训班等相应机构学得而且时间集中,费用经济。对于这样的反馈,我们需要深思。

职业化的教育并没有让学生很好掌握技能同时也没有培养应有的理论素养,投入人员和物资,增大实践教学比例,提升教师实践资质,在如此大的投入之下,学习效果不佳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现今新时代的对人才的要求,企业不仅仅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还希望他们在接受企业培训后优点突出。这些要求使其重新定义职业化教育的目的,改变教学方法,重新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以新时代的职业要求去深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学生通过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构建自我体系成为培养的新重点。

2 模块化教学方案

“模块化教学”是打破学科界限、将专业课程的不同知识和课程按照若干个能够自成体系的独立教学板块组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块便是一个个独立的、具有自身内在逻辑的学习单元,再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

学生学习不能盲目开始,需要根据自身基础与课程模块合理的规划,确保专业与基础课程之间衔接得当,这样才能让“抱团”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就环艺专业基础专业课来说,CAD工程制图、人体工程学、立体构成为主的三门课程可视为基础模块。而核心专业课划分、建筑概论、模型制作、装饰材料与施工、草图大师、景观设计可视为核心模块,作为辅助模块的课程则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概论为主)和升级模块(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装饰工程预算为主的课程)。用“抱团”的办法把分散的课程按教学的方向划分,使课程都具有向心力。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更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学习动力更强。依此类推,每一个模块组都由几门课程构成,它们互相独立而又协同共存。学生既可以逐渐掌握设计专业的工作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市场需求找准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

五门课程的安排顺序根据教学承上启下,建筑学基础/概论—草图大师—装饰材料与施工—景观设计—模型制作。五门课程课安排同一学期完成,保证学习成果能相互作用。为达到效果核心专业课模块五门课程需要组成教师备课组。建筑学基础/概论课主要三部分构成:第一、空间意识塑造,第二、中外建筑史学习,第三、空间概念方案设计;有基础模块的立体构成建立基本空间感,在本课程中第一步就是要深化空间概念和意识并顺利的推动中外建筑史论学习,史论的学习让对不同建筑风格有深入的认识,对其结构形态有初步认知后,第二步思考怎样完成空间设计方案。同时配合草图大师模型制作课程同步教学,把方案具体化,再同步进行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学习装饰建材与施工工艺,在模型制作中加入施工材料。完成前三门课程,保留其成果作品,继续完成学习景观设计课程,可把之前课程设计的方案配套设计景观部分,达到方案的整体性,从建筑室内方案设计到草图模型制作到增加材质细节,在已有的设计和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完成园林景观部分,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作品,最终以手工模型制作方式落地形成实体,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课程和作品经历室内—建筑—景观—方案—模型的完整阶段。

3 职业化与模块教法协同突破方法

在高校课程应用型指导思想教学语境下,环艺设计教育的职业化通常作为一种重要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出现在教学领域之中,当然作为教师也愿意将其置于更广义的定义来探讨环艺设计模块教法与职业化教育理念协同教育的诸多新可能性。更多的环艺设计课程实践越来越注重协同教学模式,职业化的系统实操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创新。另外,创新需要实践,勇于创新,敢于犯错,常反馈,多反思,模块化教法协同职业化进行尝试,探索具备更多体验设计外延的环艺设计可能。据此,我们将环艺设计课程的任务设定为:以职业化为核心,建立起模块化体系教法。

教学以市场需求导向,着眼于环艺实践岗位的要求,突破学而无用,建立职业化与模块教法协同方法,同时兼顾到现实问题和困难,以此为标准建立教学团队组,建立完善的课程模块体系。介于理论课程的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此时需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学习体系。展示四大模块所包含课程内容及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学生在基础模块上建立起“设计概念与主题”认知,明确学生在现阶段需达到目、夯实基础。在协同作用下课程难度升级,把握“空间感+功能”是升级模块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思考、归纳组织知识体系,运用到分解项目案例从中得到反馈与经验。核心专业模块体系考验学生“建立+分析+解决”自我体系的建立。如此在流程中课程承上启下次序是关键,教学的轻重缓急的布局是要着重细化,课程的安排张弛有度,教师能够把握进度表循序渐教学。各模块间协调联系,让课程相互作用最大化,这样才能体现模块化方式的优势。

环艺设计职业化的模块教学已进行实验,过程中出现些许问题与困难。如课程设置、教师协调等但后续的问题会一步步落實分析并妥善处理。职业化与模块教学以新定义出现协同发展是具有未来价值的,基于不同设计学科要求,可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应的评判体系和教学标准,避免一概而论,而且适应性更强。

4 结论

设计教学职业化是我们一如既往坚持做的目标,在新环境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到更高的层次,这就直接影响到课程模式转变。职业化,模块化的目标与实践也因需求被重新编写,新的目的与意义应市场与时代要求产生。而环艺设计教学也将结合时代发展,把旧概念与新方法结合,协同发展,培养更具效用的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晨澍,袁逸晨,吕莉.协同与突破:视觉营销设计的可持续视角及其教学模式新探[J].装饰,2019(8).

[2]陈姗姗.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就业创业课程模块化教学[J].当代职业教育,2019,000(005):64-70.

[3]王力,阿丽莎.模块化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17(10):148-149.

[4]王力.应用型环艺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探索[J].美术大观,2014,

000(002):160.

作者简介

曲镜羲,女,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职业化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研究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浅谈高职语文教师职业化转型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