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中的探究

2020-05-20 15:06彭金海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彭金海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职业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据此,本文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产教融合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以期能够为业内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协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X19B146)。

现代学徒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不仅是产教结合教学的基本制度,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其对于促进学生就业,促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寻找出一条能够有效促进学校、教师、企业、企业教师、学生等五大主体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努力、达成共赢的途径。

1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

同现代学徒制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应用和研究更加深入的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和研究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经济管理类专业作为一类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其不仅需要学生能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底蕴,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着一定要求。但事实上,我国职业院校中的经济管理类毕业的学生,其大多仅仅掌握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能力却存在着极大的缺失,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素质要求。想要改进这一现状,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来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中科学素质包括敏锐洞察力、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及思维方法、创业创新意识、经济素质、管理素质。该些素质不仅会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决策预测、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成本费用洞一系列经济问题,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人文素质着包括有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等素质要求。所有企业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若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需求,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发展[1]。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制度,其若是能够在产教融合模式中得到良好运用,那么将可以在学生毕业前便帮助学生积累下工作经验,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培养来说,在产教融合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极为有必要的。

2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中应用

1)促使学生进入企业中进行学习。对于当今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其所欠缺的并不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途径,而是实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渠道。而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根本的教学模式,其若是能够在产教融合中得到有效应用,那么将可以帮助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进而深化理论知识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能够有效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效果,高职院校首先要实现学校与企业间的深层次沟通,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掘企业的优势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选择企业。其次,在与企业达成合作以后,高职院校应争取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并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共同培养。其中学校教师负责对企业学习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对接问题进行解决,而企业老师则主要负责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具体应用进行培养,双管齐下,不仅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和应用都将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企业也可以收获诸多的储备人才,进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人才基础。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在共同指导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冲突问题,对此还需要学校和企业间不断的磨合与实践来进行解决。

2)深化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在完成达成校企间的合作以后,学校便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改变传统产教融合教学中对学生培养以学院为主导,企业为辅助,培养内容也以理论为主的现状。对此,学校要大力引导企业加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并通过签订培养合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强化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方面深化企业与学校间的合作效果,从而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达成深入合作以后,还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企业冠名班”,所有学生可以自愿加入。该冠名班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立下目标,还可以让学生清除的认识到自己处理学生的身份以后,还有着企业学徒的身份,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最后,学校和企业间可以采用企业工作旺季时,学生参加工作,企业工作淡季时,学生回校进行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在此过程中,为能够保障学生、企业以及学校三方间的利益,还需要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前签订三方协议,并在协议签订过程中保证签订全程的公开透明性。

3)实现教师与企业共同指导。对于学校课程也需要进行深入改革,应以理实一体化与现代学徒制为基础,通过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其次,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内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学校还需要在校内建设一个供学生创新学习的场内,并与企业共同保障学习场所内硬件设备的实际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企业可以把自身项目和产品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高项目和实例引导,促使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提升。最后,为能够确定学生的培养效果,为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参考,学校还需要同企业共同建立一个双重考评制度,通过该制度,企业可以了解到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学校可以通过双重考评制度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双重考评制度发现自身能力上的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供学习效果。通过双重考评制度,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將可以达成共赢效果[3]。因此,有必要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教学中进行落实。

3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在产教融合教师中应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极为有必要的。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从促使学生进入企业中进行学习、深化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实现教师与企业共同指导三方面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师模式在产教融合落实效果,进而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同时,达成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共同成长、共同促进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彭瑜,程盈,邝卫华,侯文峰.现代学徒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的解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5(6):49-50.

[2]叶喜,廖育坚.中职动漫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以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5(7):17-18.

[3]基于规模化培养视角的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选择标准研究——以校企共建“店长职教集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5):6-10.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