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策略探析

2020-05-20 15:06宁国臣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互联网大学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步融入了人类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理论、数字信息媒体等的发展,衍生了很多在过去的时代所没有的就业岗位以及创业形式,如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网上辅导等。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并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创业

1 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基本现状

1.1 关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从目前我国的社会教育和高校教育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高校数量较多,同时招生规模也相对较大,再加上成人高考等也使得高校的容量进一步扩大,这样的情况从最基础的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高校收招人才数量之间形成了矛盾,使得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由于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的大学生没有认真的对待,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目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阿问题就是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对于實际工作的综合素质不达标,很多的单位在组织面试的时候大学生求职者不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以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加。另外,我国除了一些相对优质的高校外,还有很多的普通高等院校,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在面临人才竞争的时候竞争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很难在人才市场的层层筛选中存活下来,这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当大。

1.2 关于目前大学生的创业形势

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是非常支持的,并且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也以予了相应的重视,出台了很多的相应政策来推动大学生创业实施。但是,即使是在国家政策的优化与支持下,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目前较为稳定的创业环境下,大学生创业依旧存在着风险和挑战。首先,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对于创业的系统课程体系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相对专业化、实践化的课程,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初期创业时期处于一头雾水的“小白”阶段,缺乏资金运营和创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其次,在国家出台各类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相关政策是不了解的,他们不能再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政策信息,比如贷款、方案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最后,高校对于大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不到位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即使是选择了创业这条路的同学依然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创业的方向,使得他们再计划不充分的情况下很快就面临创业失败。

2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优势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信息量大、速度最快的信息渠道,它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很快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企业和公司的运营不在是以往的传统模式,可以利用线上运营等手段来实现企业的统一管理,这就表示传统的产业形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逐步的转型。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在高等教育的优化策略下有了逐步的提升,同时他们对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相对也比较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挑战。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普及,很多的家庭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思想理念,对于大学生创业也有了基础的支持,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渠道扩展,对于目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和政策能够更快的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3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策略

3.1 全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思想观念进行培养

目前整体情况下,仍有很多的学生思想观念保守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同时对于创业意识的形成相对薄弱,高等教育阶段就业创业基础课程以及学校相关政策制度可以借助互联网作为平台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念。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于创业就业相关的活动和竞赛,通过这些形式来选拔出一些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较强的同学,同时也可以组织目前已经在就业创业方面有所成就的同学或校友来进行经验分享。主要的形式可以是通过将活动或者经验分享录制成视频的形式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班级年级QQ群等传播给大家,在关注了其他的人的在创业上的成功事迹后,很大程度上能够鼓励学生的创业动力以及投身创业的信心。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络信息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创业形势,在教学课程中渗透鼓励创业的意识教育。

3.2 需要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加以更多的重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国家政策出台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但我国很多的高校并没有对大学生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讲课和较为敷衍的指导课程形式,这对于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就业创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由于校方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学生们对于创业就业相关活动的参与并不积极。对于创业就业类型的竞赛学生们应该是能够受到广泛的支持和鼓励的,学校应该对于这一类型的竞赛更加重视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体会到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成长的重要性。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属性的设计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单单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帮助其实不大,学校应该积极展开教研,借助互联网作为载体等来实现这一类课程的转型。

3.3 学校应该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和创业信息平台

目前多所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就业,另外也有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专属的信息发布平台,用于公布有关创业就业的基本信息,通同时也会发布一些有关就业指导的文章和帖子,这样是很好的,有效的帮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也能使得同学们很快的将学校的就业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领域本身就是一大优质的就业创业平台,与互联网相关的岗位其实渗透在了各种专业之中,作为一种功能性极强的工具,互联网在创业就业平台的构建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7),11.

[2]刘思广.“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9),188-189.

作者简介

宁国臣(1981-),男,辽宁瓦房店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