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报纸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的框架解析

2020-05-22 13:42何芳明胡明鑫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议题隐喻

何芳明 胡明鑫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见诸媒体,引起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学界对此也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讨论。据相关文献统计,目前校园欺凌相关研究主要涵盖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外校园欺凌的相关经验阐述以及中外对比分析,校园欺凌中的特殊群体、特殊类型及特殊现象,校园欺凌的现状、特点、成因、后果及其应对策略,校园欺凌的内涵辨识、应用限度与重新界定等。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事件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媒体报道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报道所产生的舆论效果分析,以及校园欺凌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分析等,鲜见对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新闻评论的研究。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报道体裁,不但报道新闻,而且为读者解读相应的新闻,借此来直接或间接与读者对话,其对于引导舆论、引领社会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正如范迪克(Van Dijk)所述,包括评论在内的新闻观点类话语,对公众观点的形成及转变、对社会热点议题的辩论、对国家重大政策的实施都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1]

一、文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和都市类报纸《新京报》等国内三大不同类型的主流报纸为文本来源,选择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这一时间段与校园欺凌相关的评论性文章作为文本进行研究。利用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选择《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作为来源报纸,通过主题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校园霸凌”进行搜索,其中《人民日报》共出现相关新闻报道26篇,《中国青年报》共出现相关新闻报道46篇。由于中国知网报纸信息库中没有录入《新京报》,笔者利用《新京报》官网搜索引擎输入主题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校园霸凌”进行搜索,共出现相关报道55篇。对搜集到的报道逐一阅读筛选,将不符合评论性质的报道剔除,最终得到符合条件的评论共46篇,其中《人民日报》10篇,《中国青年报》20篇,《新京报》16篇。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46篇文本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国内主流报纸新闻评论的概念框架、隐喻框架、结构框架和议题框架,试图呈现国内主流报纸关于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的整体面貌,并以此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启示。

二、分析类目与相关框架呈现

笔者通过对46篇关于校园欺凌主题的新闻评论文本进行分析,从框架解读的维度,大致将其分为4个框架分析类目:概念框架、隐喻框架、结构框架和议题框架。

(一)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强调对一系列概念符号的发明与构造,并在概念维度上呈现新闻评论的知识体系。[2]概念的提出是对某一议题、某一现象或者某一矛盾的界定、描述和概括,是一种修辞框架的重构与再造,其诞生的过程往往是某种知识或话语的系统化体系化的处理。在传播场域下,概念符号的提出使得一些议题以话语符号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概念符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意会性。如环保话语体系中的“环境难民”“温室效应”,法学话语体系中的“法律移植”,互联网话语体系下的“信息爆炸”等。在新闻评论话语实践中,概念是认知的符号载体,是争议的表征形式,也是话语的呈现基质。[2]新闻评论作为对某一议题某一事件的述与评,概念符号的建构与运用有利于“述”的简洁准确和“评”的一针见血。有学者指出,一些新闻评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力,根本上是因为它们特别强调对概念的生产实践,进而为公共议题建构了一种强大的修辞框架和认知逻辑。[2]

概念符号在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评论样本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综合分析三家报纸的文本材料可以发现,其概念框架建构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类:

1. 关于校园欺凌主体的相关概念建构,把实施欺凌行为的青少年框定在一群“边缘青少年”,他们处在“心理断乳期”,是校园的“小霸王”等概念之中。例如,在《人民日报》2015年6月23日第005版《遏制校园暴力须让教育丰润起来》中,“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少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人民日报》2004年7月14日第013版《关注校园暴力》中,“关注校园背后的一群边缘青少年。”《人民日报》2015年6月23日第005版《遏制校园暴力须让教育丰润起来》中,“依法处理其行为,遏制‘小霸王’的嚣张气焰。”相关概念及解读见表1。

表1 校园欺凌主体的概念解读

2. 关于校园欺凌形式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概念建构,把校园欺凌形式及影响因素归于“冷暴力”“微欺凌”等相关概念框架之中。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5版《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恐惧》中,“尤其是对校园伤害呈现出的多种形式,如:‘冷暴力’‘软暴力’‘微欺凌’还知之不多,重视不够。”《人民日报》2004年7月14日第013版《关注校园暴力》中,“同时也折射出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忽视,有人将其称为‘文化营养失衡’。”《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8日第020版《什么让孩子变得暴戾》中,“比如影视游戏中的暴力,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人民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017版《今天如何好好做同学》中,“来自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的影响,也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心理上对暴力行为‘脱敏’。”相关概念及解读见表2。

3. 关于校园欺凌治理措施的概念建构,把校园欺凌治理措施置于“组合拳”等概念符号之中进行解读。例如,《新京报》2015年6月24日第A02版《治校园霸凌:刑罚不如社会共治》中,“刑罚不如社会共治。”《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27日第002版《反校园欺凌要用组合拳》中,“反校园欺凌要用‘组合拳’。”相关概念及解读见表3。

表2 校园欺凌形式及影响因素的概念解读

表3 校园欺凌治理措施的概念解读

在新闻评论中,当“心理断乳期”“边缘青少年”“冷暴力”“软暴力”“微欺凌”“文化营养失衡”“心理免疫”“社会共治”“组合拳”等概念符号被呈现时,一方面是对校园欺凌的相关主体、议题、现象、矛盾的概念性解读,另一方面也具有观念启蒙、知识生产和思考引导的概述性功能。

(二)隐喻框架

隐喻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借助一个相对具体、熟悉的概念域去阐释或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陌生的概念域。[3]在新闻评论中,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对语言具有修饰作用,更是说服与论点表达的重要方法。当研究视角着眼于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时,隐喻同样是新闻评论者常用的观点表达方法。对46篇校园欺凌新闻评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文本中的隐喻框架使用可以归纳为如下4种隐喻。

1. 工程隐喻。从整体视角着眼,将校园欺凌事件隐喻为一个系统工程。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017版《今天如何好好做同学》中,“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2. 疾病隐喻。将校园欺凌隐喻为一种疾病,视校园欺凌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5版《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恐惧》中,“欺凌其实并不可怕,夸大和化小才是把急症治成慢性病的昏招。”

3. 战争隐喻。在战争隐喻的语境下,校园欺凌的治理是一场战争,利益相关群体在进行一场战斗。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5版《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恐惧》中,“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弱,但成人却不能糊涂,不让受伤害的孩子感觉一个人在‘战斗’,是接下来妥善引导和严肃讨论的前提。”

4. 家庭隐喻。家庭隐喻主要意指学校对校园欺凌“家丑不可外扬”的处理方式。例如,《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8日第005版《制度筑墙,让欺凌远离校园》中,“校园欺凌往往被学校视为‘家丑’(家的隐喻),生怕张扬出去‘有损颜面’。”《新京报》2016年11月12日第A02版《绝不能让校园欺凌再游离法治之外》中,“但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仍总是坚持内部解决、行政处罚,息事宁人,以校园欺凌‘家丑化’心态处理问题。”

(三)结构框架

新闻评论不仅要简要陈述新闻事实,还要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何将一篇新闻评论的事实和观点呈现出来,其结构框架极为重要。结构框架的建构是新闻评论整体的脉络走向,是为读者铺设的合理的认知语境。通过对46篇新闻评论进行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其结构框架主要分为以下3类:

1. 从“事件”到“议题”的结构框架。从“事件”到“议题”是常见的新闻评论结构,表现为开篇陈述新闻事实,接下来引出议题进入评论主体部分。如《人民日报》2015年6月23日第005版的新闻评论《遏制校园暴力须让教育丰润起来》,开篇陈述浙江省庆元初中暴力围殴事件,引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议题。《中国青年报》2014年7月10日第002版的新闻评论《沉默是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骄纵》,由河北8岁男童被11名同学围殴致死的校园欺凌事件开篇,进而进行观点表达:“校园暴力、青少年霸凌不是小孩子的事,制度与法律的沉默是对青少年霸凌现象的骄纵。”

2. 从“舆论观点”到“评论观点”的结构框架。顾名思义,这是由新闻评论事件的社会舆论观点作引子,推出评论的核心议题与观点。《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5版的新闻评论《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恐惧》,开篇是“对近期热议的‘校园欺凌’事件,舆论的关注点越来越集中于两个方面:如何认定,如何防止。”该评论接着介绍舆论对该事件的关注点,进而话题转向评论的议题:“给欺凌一个明确的定义及如何打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新京报》2016年5月30日第A02版的新闻评论《减少校园暴力,莫靠“刑法治国”》,首先介绍网络舆论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进一步抛出并论证评论观点:“学校管理、家长教育、社会氛围对于校园暴力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忽略这些因素,而只知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 单纯议论的结构框架。该框架下的校园欺凌新闻评论,没有具体事件的陈述,就单纯的某一广泛的社会议题进行观点表达与论证。如《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27日第002版的新闻评论《反校园欺凌要用组合拳》及《破解校园暴力之殇》,评论中整体没有出现相关校园欺凌的具体事件,而是就校园欺凌这一广为热议的社会话题进行论述,包括校园欺凌的形成土壤、校园欺凌的诱因、校园欺凌的界定,以及校园欺凌的治理等。

(四)议题框架

46篇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的议题,主要包括治理型议题、特征型议题、原因型议题、定义型议题、影响型议题、现状型议题等6类议题框架。

治理型议题从校园欺凌治理的视角进行述评,包括国家治理(法律和制度治理)、社会治理、学校治理、家庭治理等;特征型议题着重对校园欺凌相关主体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加以评论,包括施暴者特征、受暴者特征、施暴方式特征等;原因型议题更多地将视角放在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上,包括施暴者与受暴者自身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等;定义型议题重点界定校园欺凌的概念,包括对受害者的界定、对校园欺凌概念的界定、对校园欺凌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影响型议题主要关注校园欺凌发生后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受欺凌者的影响;现状型议题侧重分析校园欺凌的现状,包括国内外校园欺凌的现状、社会认知现状、学校认知与治理现状、校园欺凌自身发展变化现状等。不同议题的框架分类及相应文本见表4。

表4 校园欺凌新闻评论议题呈现

续上表

议题分类文本说明特征型议题施暴者特征“一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少年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情绪不稳定,心理上不够成熟。”(《人民日报》2015年6月23日第005版,《遏制校园暴力须让教育丰润起来》)施暴方式特征“女生施暴多采用侮辱方式,施暴手段残忍。”(《中国青年报》2016年8月23日第006版,《校园暴力施暴者为何多为初中生》)原因型议题主体自身层面“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是暴力欺凌的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报》2016年8月24日第002版,《预防校园暴力需要课堂以外的努力》)家庭层面“被娇纵的‘邪恶宝宝’,当我们在家中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经常说‘都是你的’‘宝宝就是对的’,遂其心愿,妥协让步。”(《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13日第002版,《校园霸凌:被娇纵的“邪恶宝宝”》)学校层面“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存在沟通盲区或者交流不畅,导致孩子学坏了也未被发现。有的学校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精神塑造。”(《人民日报》2015年6 月23日第005版,《遏制校园暴力须让教育丰润起来》)社会层面“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多元利益冲突集中爆发,严重冲击着社会公众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27日第002版,《破解校园暴力之殇》)定义型议题受害者界定“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人民日报》2016 年12月12日第005版,《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校园欺凌概念界定“不是所有的校园冲突都是欺凌,对于校园里孩子们之间的冲突,需要一种相对客观冷静的态度,因为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欺凌’或者‘暴力’。”(《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2版,《不是所有的校园冲突都是欺凌》)校园欺凌相关概念界定“教育惩戒权还需明晰边界。”(《新京报》2017年2月25日第A03版,《教育惩戒权能有效遏制校园霸凌》)影响型议题对受欺凌者的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人民日报》2016 年12月12日第005版,《校园欺凌:不是过分的玩笑》)现状型议题国际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不是我国特有的,是由来已久的国际性难题,早在1950~1960年代就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引起关注。目前,印度、韩国、拉美地区的校园欺凌也较为严重。”(《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27日第002版,《反校园欺凌要用组合拳》)社会认知现状“在公众普遍的不满与愤怒之下,有一种声音很有市场,即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动用刑罚严惩校园欺凌者。”(《人民日报》2016 年6月14日第005版,《反对校园欺凌不宜只靠刑罚》)学校认知现状“当前,大部分学校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尊严教育都还相对缺失,对于校园伤害和暴力事件的深层次认识还远远不够。”(《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4日第005版,《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的恐惧》)校园欺凌发展变化“女生对男生的暴力、女生对女生的暴力,渐趋增长。”(《中国青年报》2015年7月27日第002版,《破解校园暴力之殇》)

三、结论与启示

从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的概念框架、隐喻框架、结构框架及议题框架等维度,对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的框架建构与呈现进行描述,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在校园欺凌新闻评论概念框架层面,新闻评论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评论来影响与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其中概念的生产是一种将相关议题引入传播场域的有效方式,是引起读者关注与思考的便捷形式。不难想象,“文化营养失衡”这一概念在校园欺凌新闻评论中被提出来,意指当前学校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心理道德教育严重失衡的现象,更能直接引起人们的深思。因此在新闻评论中,概念符号的运用,无论在文本表达还是意义释放上都为其锦上添花。

其次,在校园欺凌新闻评论隐喻框架层面,隐喻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当人们去尝试理解某一不在场的意义时(主体),往往会征用或挪用另一个事物(喻体),进而从一个概念领域来把握另一个概念领域。[4]基于此,可以说隐喻的使用有利于读者对议题的理解与消化。美国新修辞学创始人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认为,隐喻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观点”(perspective),因为当我们从喻体的特征体(character)角度来把握并理解主体的意义时,其实就是在提出一套有关主体的新观点,[5]如“欺凌其实并不可怕,夸大和化小才是把急症治成慢性病的昏招。”在这一疾病隐喻语境下,“夸大和化小才是把急症治成慢性病的昏招”,已经将对主体(校园欺凌)的观点借喻体(疾病)巧妙表达出来。因此在新闻评论中,无论是基于评论者观点的表达还是阅读者对议题的理解,隐喻显然是更直接有力的方式。

再次,在校园欺凌新闻评论结构框架层面,集中于3种结构类型,即从“事件”到“议题”的结构框架、从“舆论观点”到“评论观点”的结构框架及单纯议论的结构框架。不难看出,相关事件及社会舆论仍然是新闻评论的关注焦点,从事件及舆论切入,不仅能回应典型事件所引发社会现象与问题的争论,还能从公众的关注中引出评论者的观点,从而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更好地引导舆论,甚至引领社会价值取向。

最后,在校园欺凌新闻评论议题框架层面,当前议题选择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有不少议题尚未得到关注或者关注不够。例如在治理型议题框架下,当前的新闻评论更多地关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治理,而对于校园欺凌最直接参与者学生自治的关注明显不够。他治固然重要,自治也不可忽视。再如在特征型议题框架下,施暴者特征和施暴方式被更多地提及,而对于受欺凌者的特征呈现寥寥。在现实中,校园欺凌的长期隐蔽性主要是因为被欺凌者的遮蔽隐藏。因此,被欺凌者的特征呈现是将校园欺凌“弃暗投明”的一剂良药。

(责任编辑 陶新艳)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议题隐喻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患者失语”与“报道失衡”:医患冲突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