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2020-05-23 15:05薛亚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德育教育重要性

薛亚静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状态下,外界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中职教育内容中不被重视的部分,但其对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道德修养;重要性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在理想信念方面,他们思想上不求进取,职业理想模糊;在纪律卫生方面,他们厌学、懒散、纪律性差;在心理障碍方面,自卑心、逆反、盲从心理严重;在行为意识方面,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行为后果;在勤俭自律方面,劳动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在礼仪交往方面,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懂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会使用礼貌用语。

造成中职学生这样的德育现状是有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自身原因,又有客观的社会和家庭原因,其最主要的是因为中职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表明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重要性,刻不容缓!

二、德育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1)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们了解革命战争年代,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用生命报效祖国;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想进一步缩短我国与一些发达西方国家的差距;让学生们从现实出发,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这就是最具体、最朴实的爱国主义表现。

(2)德育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纵观古今,哪一位名人不都是从小受严格的道德教育才能成就美名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先生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求他的弟子严谨治学,而且还要求他的弟子要为人忠厚,以德为先,最终才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佳话,这充分说明了“树人”的重要性。现代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才是上品,德才兼备是精品”。也就是说为人要德育为先。

(3)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在我们的德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廉耻心,即自尊心,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修养,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有利于“三观”教育。古人语:“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不为。”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加强德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4)德育教育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意义

我们国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仁、义、礼、智、信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展。道德本身是一种自律,孔子讲慎独,君子之道,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任何人,而是要内省和自我检视,这样的道德追求,一定需要教育最为途径,才能真正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三、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1)从礼仪教育入手,化抽象为具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可能太抽象,因为他们根本无法透彻理解祖国和人民这两个词所包含的内涵。如果我们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让他们先从文明礼仪做起。比如面带微笑;路头路尾、校内校外,见人主动打招呼问候:“老师好!”“叔叔、阿姨好!”……再如与人交谈要正视对方,为班集争光等。文明礼仪内容虽然很广,却就在学生身边,具体而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情感。用文明礼仪改变学生不良习惯,教育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家长,爱学校,爱家乡。用这些具体形明的东西让学生的爱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发展。

(2)从互动开始,让学生参与

我们现在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以“训斥、告诫”等方式出现。这样“满堂灌式”的说教方法,很难取得好的德育效果。德育教育也要让学生参与,与老师互动,与同伴互动。比如让学生找出他们身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判,充分发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内在动力,从中不断地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互动活动为学生的道德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老师再关注研究学生中的典型、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在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让学生能补充深化和理顺自己已有的道德经验,对社会现象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参与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认识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心理成熟及群体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3)回归生活,走出社会

德育要回归生活,眼下的德育,我们称之为“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对象如“笼中之鸟”,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德育无异于让学生在床上练习游泳,一旦下水,结果可想而知。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把青少年学生与鲜活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回归生活,从“隔绝”的校园转向直面“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外部世界。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既有鲜花又有荆棘的现实生活,才能具有浓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交通规则,防灾避险反迷信等问题。

德育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学生未来的发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对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德育要改造的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素质品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之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冯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职业素养[J].职业教育,2019,18(20)

[2]赵赟.浅析中职学校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1(2021)

[3]耿加进.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汉字文化.23(2020)

[4]闵鹏.论中职教学管理中的德育."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06(2020)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德育教育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