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2020-05-23 20:21沈安江张瑞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关键词:资源分配国土空间规划风景园林

沈安江 张瑞峰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若干条例,并结合当前更加重视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社会形势,探求如何在原有国土空间规划体制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体现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优劣侧重。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土地空间发展思路和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设计和方式的重大创新,对促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述也是以此为前提,以国土空间规条例为前提来进一步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于体制下的新形势。根据过去十年的发展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将城市农村及生态区域的发展方向大致分为:城市园林景观改造与升级、风景人文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生态资源的修复与养护、开发价值较低的城乡村落的解决办法、非合理性区域的型结构性整改等。

【关键词】风景园林;国土空间规划;资源分配

1 国土空间规划综述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发展改革委还按照开发内容,将国土空间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类。时至今日城市的发展也已经从沿海开放性高的港口城市向内陆覆盖面广的中心枢纽型城市相转变,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将限制开发的区域划分为农业主产区和生态功能主产区,按照模式形成城市周边的乡村景观。

2 体制下的风景资源分配

2.1 分配特性

由于中国特有的自然人文空间分布特性,及社会体制的特殊性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空间规划”,不简简单单的是“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统称也不仅是通过协调空间布局来影响政策,而是从空间角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约束,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促进转变发展的规划体系。其核心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进行“多规合一”及在城市及区域发展从面向生产空间的规划建设到面向运营空间的运行管理演进中,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实现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2 宏观政策下的未来发展侧重

而从经济发展以及过往的宏观角度,并结合国家政策去看待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园林资源分配的未来大致侧重。随着我国过去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城镇的人口比例已经从二十年前的30%上升至现今的60%。这是因为中国即使相对较小的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会有农村人口的流入,大量的农民从成为了市民支撑了配套设施的投入建设。但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收官阶段,乡村大量年轻人口已经外流小城市也不会有新生代的流入。所以现如今城市之间的“虹吸效应”已经十分明显,景观园林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日益凸显。大城市处于生态建设资源饱和状态,并且随着人民对自然生态需求水平的提高,需要进行大批量的城市园林觉景观资源的规划升级。部分三四线城 镇低于作为城镇进程推进的产物面临着风景人文资源的匮乏,而还有一大部分乡村都有这良好的风景人文资源的先决条件却急待开发。

3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风景园林

3.1 城市规划发展

将传统的绿地系统和水系统中的“蓝”、“绿”空间视作相对独立的用地类型,公园城市理念被认为是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人居环境观和城市发展观。在以城市为首的各地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城市中的绿深度融合的理念得以强化和提升。其实当今很多人对公园城市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公园城市并不是简简单单让城市看起来像公园一样美丽。更重要的是要去结合城市的整体风格,通过一系列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让城市当中的楼宇和环境草木相融合,以达到从园林中生长出的城市一样。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更好地接触大自然。再者便是城市当中绿化改造与建筑翻新升级的问题。

3.2 风景人文资源整合

园林景观是一个具有包涵自然和文化景观特征的广阔区域,分布集中,它包括荒野地区,农村和特色地区。在转换和空间范畴上比保护区概念更加广泛自然。其目标是通过改善经济和人类生活条件,促进区域间和城乡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将这些地区的旅游导向自然、历史文化景观和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景观空间的概念和風景名胜的成因甚至可以看作是风景名胜概念在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拓展和思想拓展这使得风景规划实践从以往特定自然保护地类型和局部空间区域的局限中,获得了向更广大的国土空间拓展的实施条件。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政策下,不但要着眼于当下的规划设计更重要的是放眼于未来,能伫立长期发展的设计布局。环城市乡村景观带不同于以往城市郊区乡村的递进关系,而是每块的区域设计各有特色可以最大程度上整合地方风景人文资源。布局体系是以城市为基准中间穿插蓝绿空间;外侧农业空间于自然保护地相分离;村落更多的聚集于生态空间于自然保护地,其中村庄落地的基准是历史及文化资源;减少农业空间村落并将城市集中建设区扦插其中;其余空间为生态区域。这种布局的城市乡村体系更有助于长期的文旅资源的良性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以打造更加现代高效长久的环城市乡村园林景观体系。

4 结语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下,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现在大多数的规划设计从业人员已更快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在过去几十年的规划体系之下,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素养。为了适应目前的空间规划需要,必须从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充分采用新的制度,技术等放弃习惯的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跟踪未来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规划者和景观设计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和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家政策所带来的机遇、世界与时代需求对个人提出的挑战与机遇。守正出新,躬耕不辍。

参考文献:

[1]吴岩,于涵,王忠杰,国土空间规划之绿地生态空间规划

[2]李迪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景观设计科学与行业的困惑及机遇

[3]戴菲,邱岳,毕世波,陈明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动态分析

[4]陶楠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园林研究

[5]风景园林杂志2020.1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园林

作者简介:

沈安江(1996.02.10),男,汉族,江苏宿迁,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资源分配国土空间规划风景园林
基于深度Q学习的工业多任务资源分配方案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理论的特种设备检验资源分配研究
新时期下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化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