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气象部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0-05-25 03:00王培月王丽
中国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建设

王培月 王丽

[摘 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是财政部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项改革措施,也是落实党的“八项规定”要求。财政部从“规范—意见—评价—报告”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此项工作的政策。如何建立和实施内控已经成为各单位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文章以QZ市气象局内控体系建设情况为例分享实践经验与思考,为基层气象部门内控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内控;体系建设

1 QZ市气象局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果

QZ市气象局系中央直属三级预算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直属单位1个,下属四级预算单位8个,全市人员编制数133人。2018年以来致力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具体建设过程如何开展以及成果情况总结如下:

(1)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成立内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亲自抓,并建立了由计财、纪检、审计等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协同推进内控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制订详细的内控实施工作方案,明确控制目标、实施范围、实施原则、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等。

(2)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全面普及内控常识。组织开展宣传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各单位负责人对单位内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 “第一责任人”意识,有利于引导各单位实现从“要我控”到“我要控”的思想认识上的转变。主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邀请专家授课全面普及内控常识;派员参加针对性专业培训,掌握内控体系建设实施程序和要求。

(3)组织调研申报课题,增加上级督促压力。为了解决“外缺压力,内缺动力”问题,更好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 2018年专门成立调研组,通过制度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式对全市气象部门内控现状进行全方位调研,重点关注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完善对策措施及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并在其基础上,成立专门课题组向省局申报内控体系建设课题,有效增加上级督促压力。

(4)认真查找内控缺陷,评估风险完善措施。分析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评估风险,研究完善措施,逐项分析风险来源和风险影响程度,全面梳理单位各类活动的业务流程,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做到风险点不落项、内控环节全覆盖,完成风险控制清单。

(5)用心构建内控体系,践行管理初显成果。

第一,设计内控体系框架,践行内控管理行为。通过了解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管理结构,从风险管理导向的关键环节入手,全面综合梳理,进而思考分析,设计内控体系内容框架,把研究过程中达成的防控措施,转化运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通过预算前期“一体规划”、资金下达启动“分解联动”、预算执行“过程监控”、审核机制“无缝对接”、财务研判“辅助参考”、报账审核“严守防门”等一系列方式践行“主线+核心”的内控管理行为。

第二,制定一个基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规范。依据现行的指导性法律法规,制定一个基本制度,创造沟通合作纽带,有序引导单位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并对践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在单位现有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上,有效运用内控方法,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包括9个单位层面和6个业务层面)。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选取资金支付重点领域,梳理风险点和业务流程,重建管理链条,科学设计管理流程,制定一套财务核算中心标准化业务流程(包括核算中心内控工作手册、风险清单和凭证审核要求)。以重点领域率先开展为着手,进而完成一套内控操作手册雏形,有待后续完善,力争做到以点带面实现全面风险防控。

第三,思考解决管理盲区,运用软件促进资源共享。单位内控体系初步完成后,如何整合横向、纵向指导性文件,并推动制度执行,这是一个管理盲区。为此,单位通过不断思考,决定引用电子书编制软件,将国家政策依据、上级指导性文件、单位内部管理规范、重点领域业务标准化流程以及各类风险控制文档收集归纳分类,制作内控体系工作手册电子书下发,人人共享,目录一目了然,方便查询按需下载,不仅全面、全员普及内控常识,还很大程度上释放财务人员繁重的工作压力。同时,使单位内控管理有章可循,间接促进制度根植于脑,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 基层气象部门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在这之前,本省气象部门暂无内控体系建设先例,因此,QZ市气象局是在摸索探寻中前进,过程实施困难重重,结果虽有收获,但仍不够完善,需要不断更新、优化。而在摸索过程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对于基层气象部门内控体系建设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是气象基层单位规模小,尤其是县级单位,有些单位甚至不到10人,且职能比较单一;二是由于人数少,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内控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岗位责任制,难于实行有效的岗位分离,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也难于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的制约机制;三是内控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单位领导缺乏内控理念,大多数人认为内控是财务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四是精通内控建设的人才短缺。笔者对上述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提出四点建议供参考。

(1)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行。气象部门有自身的行业特点,顶层应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一是人才培养很关键,可逐级培养内控人才。即:国家局培养省级人才,省级培养市级人才,市级培养县级人才,从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以上级为主导,联合建设通用的内控体系范本。内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基层人员少、人才短缺的单位,自行完成体系建设不现实,上级可统一召集各地人才组成建设小组,完成一套通用的内控体系范本,自上而下推动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稳步实施。

(2)强化内控意识,构建良好控制环境。每个单位的内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文化,影响干部职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内控规范宣传,进一步强化内控意识,尤其是“一把手”的意识,做好牵引和推动作为,从而创造良好控制环境。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内控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必须配备与职务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迫切需要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培养相应的协调能力;同时,内控涉及内容丰富,需要主要参与者掌握相关辅助应用软件,比如跨部门流程图需要用vision软件完成,电子书需通过easychm软件完成。因此,加强业务培训,能够使内控建设更好地、更全面地贯彻落实。

(4)注重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内控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不断更新完善、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人控”远不如“机控”,信息化才是最终落地手段,部门有通用的财务业务系统,基层难于实现信息化,建议顶层应将内控思想和理念嵌入系统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管理习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結论

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内控体系是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和进行日常管理的根本和灵魂。而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正确的管理理念与科学的方法,更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认同,才能做好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试行)[EB/OL].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212/t20121212_713530.html.

[2]郝建国,陈胜华,王秋红.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际操作范本[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