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学习成效分析

2020-05-26 14:14姚静宋梅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成效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姚静 宋梅珠

摘 要:我国的大学新生具有国际化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需求,但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有待提高。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培养本科生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尤其是学术英语写作能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学生通过科研论文写作实践巩固了所学的科研论文写作知识,形成了基本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术英语写作习惯,为以后的科研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成效

中图分类号:H319.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5-0154-0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比过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现象在重点大学尤其明显。经过基础阶段的教育,大学新生已基本具备运用学术英语进行读写的认知水平,具备选修国际化课程的英语学习能力,并能够进一步参与基本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与活动。对近年网络新闻报道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本科生已在国际期刊发表过数百篇英语学术论文,有的论文甚至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1]。然而,因欠缺学术论文写作专门训练,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术规范、论文结构和语体方面都存在问题[2]。目前四六级考试类型的写作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双一流”理工高校英语教师要按“金课”标准,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生的學术英语学习需求[3],打造学术英语写作金课。

笔者所在高校已于2018年春季学期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将传统教学、网课学习及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培养本科生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尤其是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是高等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对该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对于在全国同类高等院校推广本科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基本情况

《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学术英语写作的基本知识、策略和技巧,熟悉科研论文撰写的结构特征和一般规范、方法和策略等,提高学术英语写作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使学生增强学术和科研素养以及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一般英语论文写作和研究性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一般英语论文写作包括段落写作、短文写作的结构特征以及方法、策略和技巧等。科研论文写作包括学术英语写作的特性、语类、过程和格式等。同时,还配合教学开展学术英语论文阅读和学术英语写作应用等实践教学活动。

2018年春季学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授课对象为2016级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计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0学时(包括翻转课堂8学时);线上学习12学时,线上学习占比33.3%;辅导4学时。1.5学分。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讲座、网络课程(网课)学习和翻转课堂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以互动性、实践性和研究性活动为方式和手段,把大量时间用于学生的小组讨论、个人陈述、模拟和实践等活动,开展学术英语写作的实际应用,如撰写和陈述等。

翻转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督促学生围绕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充分收集、了解并掌握相关教材和线上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就相关教学内容、问题探究或项目研究等,以个人陈述和小组汇报等形式在课堂上分享研讨成果,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内化和修正知识并提高学习、思辨和交流技能。

网课学习中,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开展网课学习,让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和具体要求在coursera开放课程平台的Writing English at University课程注册成为正式生或旁听生,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检验,使网课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所选取的网课名称为“Writing in English at University”,主要讲解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授课单位系瑞典隆德大学大学语言与文学中心。该网络课程科研与写作密切结合,突出科研资源的利用和学术语言的应用,重点讲解写作规范和资料引用,旨在提高学生基于专业学习的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

《学术英语写作》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课程学习的整体结果以及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参与程度、翻转课堂、平时作业、个人陈述、小组汇报和网课学习等方面的考核;教学设计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比例,以便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终结性评价包括课程结业考试和大学英语期末统一水平考试两个方面的考核。学生最终的期末总成绩包括:大学英语期末统一水平考试(50%)、课程结业考试(20%)、平时成绩(10%)、网课学习(10%)、科研论文(10%)。

三、案例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学习,最后的科研论文写作大作业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具备了一定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科研论文是本课程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占最后总成绩的10%。教学第11周布置该项作业。要求第13周完成初稿。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做统一口头反馈。经修改,第15周完成二稿,教师课上面批,对普遍存在问题统一口头反馈。再次修改后,第16交终稿。现以我校2016级化工与化学学院一名男生(A)、环境学院一名女生(B)及土木工程学院一名女生(C)等3名同学为例,追踪其科研论文写作练习过程,以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一)案例一

学生A英语基础较好,英语口语水平较高。出勤率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够按时、很好地完成各项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开学初的调查显示,其有科研经历,但自我感觉比较粗浅。曾用中文撰写过8 000字左右的有关高性能酚醛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的科研论文。

学生A的科研论文终稿得分10分。论文题目为“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Phenol-modified Organosilicon Resin”。内容与选修该課程前科研工作相关。论文按照IMRaD(绪论—方法—结果—讨论)结构展开,摘要包含B(背景)P(主要研究工作/研究目的)M(方法)R(结果)C(结论)要素。特别是在摘要中明确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gap(不足)。绪论部分按照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创立科研空间)结构展开。科研方法和结果清晰、明确,但图表下方未做明确文字说明,参考文献作者姓名格式有待修正。

从学生A在教学周第13周完成的初稿上所做的修改可以看出,学生A对摘要做了要素分析。在绪论部分明确了gap。研究方法部分,意识到宜使用过去时态。在研究结果部分,意识到既可以使用过去时态,也可以使用一般现在时。在讨论部分根据课上学到的讨论部分写作包含要素及老师的再次提醒,意识到需要指出所作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工作建议。此稿与16周提交的终稿比对发现,学生A除图表处未采纳初稿上的修改方案外,其他地方都按照初稿上的修改想法做了完善。参考文献因皆为中文文献,在初稿中皆为中文,经教师课上反馈,终稿中做了翻译。

(二)案例二

学生B英语基础较好,但英语语音外貌有待提高。出勤率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够按时、很好地完成各项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课上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较多。学习上遇到问题,如课上难点和写作作业教师反馈意见等,会在课间或课下主动与教师沟通解决。开学初的调查显示,她参加过大一的科创,学习该门课程时正在参与大二的科创,主要负责查阅文献。写过一篇5 000余字的中文的介电弹性体方面的综述和一份3 000余字的中文的甲烷氧化菌方面的立项报告。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多带学生练笔,因为平时输出少。

学生B的科研论文终稿得分9.5分。论文题目为“Design of Methanotrophs Enrichment Device and Optimization of PHB Extraction Method”。内容与选修该课程前科研工作相关。论文按照IMRaD(绪论—方法—结果—讨论)结构展开,摘要包含B(背景)P(主要研究工作/研究目的)M(方法)R(结果)C(结论)要素。绪论部分按照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创立科研空间)结构展开。科研方法和结果清晰、明确。但摘要部分gap不明显。

学生B将初稿、二稿和终稿一并上交。从学生B对初稿的修改中可以看出,她根据老师课上的集中反馈,注意到字体、字号、格式上的要求、作者姓名写法及对关键词的要求。二稿采纳了一稿的修改意见。在对二稿的进一步修改中,学生B按照教师课上的集中反馈和一对一面批意见,进一步修改了格式,如,题目中实词首字母大写,段首空4格。并意识到,摘要部分要指出gap并给出研究重要结论等。在终稿中,学生B采纳了二稿的大部分修改意见,并修改了论文题目。难得的是,终稿中参考文献部分,作者姓名的写法非常规范。但摘要中gap仍不够明显。

(三)案例三

学生C和学生B在同一个班级学习该门课程。但因来自不同院系,两人平时接触不多。学生C英语基础较好。出勤率高,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够按时、很好地完成各项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尊敬师长,网课中,每次得到教师在线反馈后都会第一时间回复。开学初的调查显示,她参加过大一科创,科创项目为无人机测雪荷载。曾写过2 000余字的中文的论文。建议教师将课件和学习资料发到群中,便于大家课后学习。

学生C的科研论文终稿得分9.5分。论文题目为“Digital Photography Based 3D Reduc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now”。内容与选修该课程前科研工作相关。论文依据IMRaD(绪论—方法—结果—讨论)结构展开,摘要包含B(背景)P(主要研究工作/研究目的)M(方法)R(结果)C(结论)要素。特别是在摘要中明确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gap。绪论部分按照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创立科研空间)结构展开。科研方法和结果清晰、明确。讨论最后提到了所做研究存在的局限,但未给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从学生C在初稿上所做的修改可以看出,学生C记录了教师课上的统一反馈:注意字体、字号、格式、题目实词首字母大写。论文按照IMRaD(绪论—方法—结果—讨论)结构展开。讨论部分需评价所做研究的重要性,给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正文中引用的地方,必须做标注,相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具体信息。此稿与16周提交的终稿比对发现,学生C除讨论部分未给出未来研究建议外,其他地方都按照初稿上的修改想法做了完善。

四、讨论与结论

从以上三个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科研论文写作练习过程可以看出,以往的科研经历对科研论文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科研论文写作实践熟悉了科研论文写作格式和规范,能够运用传统课堂、网课及翻转课堂上学到的重要的科研论文写作知识,如论文基本结构:IMRaD(绪论—方法—结果—讨论);摘要宜包含B(背景)P(主要研究工作/研究目的)M(方法)R(结果)C(结论)等要素,且B(背景)中需明确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gap;绪论部分按照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创立科研空间)结构展开;讨论部分对所做研究做出评价,指出其局限性,并给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此外,学生通过完成初稿、二稿及终稿,经历了从阅读文献、选题、开展科研、打草稿到反馈、修改、编辑及校对一套完整的科研论文写作过程。

该课程通过科研论文写作实践帮助学生巩固了科研论文写作知识,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学术英语写作习惯,为以后的科研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课程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课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备受学生的喜爱。2018年春季学期该课程即将结束之际,面向选课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接受和欢迎。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体现了英语作为国际化学术语言的工具性特征,符合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地位、发展战略和办学目标,适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要求,适应大学生提升国际化交流能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需求,能够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支撑[5]。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基础教育阶段逐步扩大学术英语写作教学规模。

参考文献:

[1]姚静,韩光.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2):70—73.

[2]蔡基刚.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论文写作问题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4):37—43.

[3]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35.

[4]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7(1):21—28.

[5]张为民,张文霞,刘梅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研究,2011(5):13—14.

Abstract:The Chinese freshmen have the demand for learning internationalized courses and academic exchange. However, their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needs to be enhanced.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course for the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adopts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The course is aimed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s cognitive academic English competence, especially their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Case studies show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research article writing knowledge by writing research articles themselves, build the basic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form good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habit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academic English; teaching of writing; blended teaching mode; learning outcome

(責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学习成效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学习成效关系分析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