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性要素

2020-05-26 14:12李文豪徐鑫姜美宇
锋绘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性跨文化交际曹操

李文豪 徐鑫 姜美宇

摘 要: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一昧地闭门造车显然已经无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有所作为。而跨文化交际作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已然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关于日本这一长期以来与中国关系微妙国家的话题也一时间发言盈庭。中国与日本不仅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两极,更是东亚的支柱性国家,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明确知晓两个民族性格特点,更要从中深刻剖析日本民族,在以后对日关系的处理上做出一定贡献,从而在东亚乃至国际事务中寻求主导地位。本文将从量为历史人物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对比中日交流的历史史实,最终得出民族性格的有关结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曹操;织田信长;民族性

历史人物之所以能够千古留名,不仅是其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品行,更重要的是其所处的历史大环境的需要。曹操和织田信长(以下简称信长)正是中日两国无论是历史命运还是个人风格都非常相似的伟大人物。虽然伟大人物固然有异同之处,但也只是历史大潮中的两朵浪花,并不能成为两个国家乃至两个民族的标准。前人主要从历史人类学与精神分析等视点进行了部分先行研究。本文将结合时间轴,以及不同空间等客观环境,首先从这两位历史人物为出发点,以中日两国交流历史为主线(邪马台国卑弥呼女王到日本二战昭和天皇时期),依据中日之间在此历史时期发生的史实来分析这两个相爱相杀的民族,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更为深刻的剖析。

1 “人生五十年”与“老骥伏枥”

一个家族能坐大,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内部统一,也就是组织度问题。否则即便坐拥再多领土与军队,仍会把大量精力用于内耗。在这一点上二者的做法颇有相似之处。被称为“尾长大傻瓜”的织田在震惊日本的桶狭间之战前便平定国内多次叛乱并统一尾张国,随后收服的几位得力干将,柴田胜家,德川家康,羽柴秀吉等皆是忠心耿耿。想必他们追随信长多年,或多或少都洞察出信长是一个心怀天下且眼光超前的杰出领导者,这在当时与外界交流不过的日本是不可多得的。如若后来明智光秀下尅上的事变没有发生,想必这位大胆的革新者定会促成日本历史进程中重要的转折点。有生方有死,壮士复何憾。盛者必衰也不是不无道理,“人生五十年”实为遗憾,但这五十年信长却也活得潇洒。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曾调侃:“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县长互打”。其实没有必要为这个做过多的争执。大家切入点不一样。例如作为日本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的关原合战,其重要程度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日本这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作为日本转折点的国战无可厚非。将其谓之村战,未免有些太过于草率,甚至可以说并不能在历史研究中立足。从数据上看,诚然如此,但过傲的心态就大可不必,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民国淞沪会战,20万日本“村民”也击垮了我80万国军。因此逞口舌之快实为肤浅。而曹氏家族之所以能做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自西周以来便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这种血缘纽带在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族中只要一位成员飞黄腾达,其他成员便可分一杯羹。可以说这一点是他实现曹世霸业的主要支柱。除此之外,曹操对之贤才亦是不禁让人称颂的一点,这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品行。但是两位“枭雄”在起家的过程中都走过屠民的歧路。从这种暴君行为来看称二者为英雄属实欠妥。

纵观二者自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可以说都不顺应传统的主流思想。两人从幼年时的放荡不羁,到成年以后在乱世中逐步开拓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曹操于偏离本真的儒家思想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法家路线;而信长也犹如一个穿越者,对新事物充满野心,力图开创新制度。但二者骨子里仍流淌着本土的血液,毕竟时势造英雄。曹操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原人可以说在他身上映射出了以和为贵、仁义为先、折衷调和的大国性格特点。信长凸显出的则是易走极端、实用主义、刚愎自用,可以说基本符合世界各国对日本民族的印象。

2 中日交流的历史

正是因为相似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两位相似的历史人物,我们不妨来大体梳理一下古代中日两国相互接触到过从甚密的邻邦这一历程,于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性,为得出民族性的有关结论打通疏豁大道。

中日有合法政府以来第一次交流发轫于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派遣使者觐见曹魏明帝曹睿(曹操长孙,曹丕长子)。

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名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

朝鲜半岛的《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中的记载:

二十年 夏五月 倭女王卑弥乎 遣使来聘。

从这一段时间来看,中日两国处于交流起步期,日本有了一个合理有力稳定安全的政府,而中国对日本的印象也不再是野蛮荒芜的犯人流放之地。最著名的交流高峰就是隋唐时期(约公元6世纪至9世纪),而日本正处在大和、奈良、平安三个时代的交汇期。这个时期的交流方式以派遣留学生,留学僧以及访问使团渡海为主,学习内容则主要是国家制度以及文化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化革新”。自7世纪初开始,至9世纪末,唐朝接待了十几次日本遣唐使团,期间吸收了大量文化,建筑,制度,生产等涉及诸多方面先端学识。可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前所未有。在这个时期,为中日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鉴真和尚曾五次东渡日本,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结合日本联合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对清的掠夺和侵华战争来看,日本其国野心之庞大,行为之霸蛮,这种态度的转变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句话曾被日本军方用来瓦解中国军民的斗志,就是不承认在宋元崖山海战之后的任何华夏政权(蒙元、朱明、满清、民国),这时一直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自隋唐以来借着佛学东渐的契机,大量吸收中华文化,以正统自居。只是三分人性还没学会,七分兽性早已根深蒂固,日本也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民族,却不知究竟何为“文化”。当时的日本军方无非就是认为中国的王朝不再是汉人掌权,而汉人经过蒙元满清等近乎400年的统治不再是“汉人”。这种无聊的华夷之辩,孔夫子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只要接受了中原文明,不论地域或血统,皆是中国人。实质上,这是文明和非文明的差异,这种华夷之辩,早在1500前就被一对母子打破了观念。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竭尽一生,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改革,穿汉服,改汉制,习汉字,迁都中原,变革就要带来流血,公元496年,孝文帝长子元恂太子反对改革被赐死,年仅十五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司马光:2015)。被万国(包含日本)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拿少数民族当一家人来看。野史记载隋唐皇帝都带着点儿鲜卑血统,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支撑西魏政治经济军事的大将军,相权将权相结合)。西魏算是鲜卑王朝,再加上当时的贵族门阀频繁通婚,隋唐时候的顶级门阀带着少数民族血统也不过分。所以,因为血统问题来否认大半部中国历史是极其荒谬的。近现代的中日以及東亚各国史学家一致认为这种“无华夏无中国无汉人”的史学观是错误的。

那么,日本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日本单方面自觉文化经过千年发展可以与中国并驾齐驱,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时保留着本国文化特色(大化改新吸收隋唐文化,明治维新吸收西洋文化,二战后吸收美国文化)。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这种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觉醒更是达到高潮,日本的国风文化,一般指平安朝中后期(10世纪初~12世纪中叶)的日本文化。与奈良朝(8世纪)及平安朝前期(8世纪末~9世纪末)大量吸收、刻意模仿中国文化,带有明显唐文化影响痕迹的唐风文化相较,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中出现了异于中国文化的日本特色。因此,“国风文化”意即日本式文化。其形成对以后日本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而且深远(范闵仙:1991)。这种文化自信力使得在中国强压下存在的日本“翻身农奴把歌唱”。

第二: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和日本的有识之士对中国清楚的认识,元日战争中元军战败导致日本膨胀,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日本按照当时的年号将这两次战争称作“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也用凶徒来称呼元军,而江户时期的大日本史称为元寇。在这两次战役中北九州成为了主战场。由于元军东征失败,这一史实在后世也屡被提及。例如“神风”这一词即来源于元日战争时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使得元军东征告吹,后来也用于日军空军的“神风特攻队”。

3 岛国根性与虫子意识

综合两国交流的历史事实来看,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在制度,文化,甚至某些国民精神都与中国极为相似的国家。但到了近代,一直崇尚强大中国的岛国日本转而走向对外扩张,对中国倒戈相向,这其中的发展历程与思想渊源值得让人深思。下面,将从“岛国根性”与“虫子意识”这两个关键词的解读对这一思想的来源以及发展进行展开。

第一,岛国根性顾名思义,即岛国这一特殊的环境条件,给这个地区民族带来的一种深远的影响,并由此发展成为这个国家的人民的一种国民性。在日本民族中体现出来的则是狭隘而排他。在文明早期不仅与其他国家接触甚少,由于山川阻隔,地区之间亦鲜有往来。

“固有日本人移住の有様は無論集団的なものでは無くて、三三五五といった極少数の人々によって為されたであらう事は当時文化過程から推察し得られる事でも有る”。

在国民性格这一方面又与西欧诸海洋型国家有着明显区别。具有冒险精神和进取心的海洋国家通过殖民扩张累积了大量资本的三巨头—英、法、荷—均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发轫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位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日本却还在为国家统一进行着内部战争。除日本人自身性格因素之外,不得不说也有中国这一强大的陆地国家的影响。中国在向日本带去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将大陆型意识形态传到日本。再加之多山、环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人介于海洋性与陆地性之间的民族性格,因此日本学者山崎正和自称“海岸民族”可谓一针见血,也可以说日本是深处海洋中的农耕文化。而单从大陆与岛国的环境来看,相似的制度、文化在有些方面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在乱世也能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屯田制”被推行开来;与此相对的日本战国当时势力众多,也不乏割据一方的大大名,因此为了满足频繁战斗的需要,脱离农业生产而专精战斗的高素质常备军成为客观的必要条件,“农兵分离”也应运而生。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的生产方式,日本人对于外界缺乏必要的认识,即使脱离外界也能勉强生存下去。与此同时,由于腹地狭小,他们始终怀有失去领土的不安以及扩张领土的梦想。直到地理大发现之前,日本国家层面的建设基本还是以中国为蓝本,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陆性的国家意识,包括早期官僚制度以及通过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来对武家进道德层面教育,尤其后者相比之西欧成熟的宗教体系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要追寻到岛国环境封闭,企图发展必定要向周边先进国家寻求进步之道,即海岸国家的形成。这一点到江户时期开始有所转变,他们将学习的范围延伸到另一半球,也正是从此刻开始日本海洋国家的性格开始凸显,对外扩张即是其重要表现。

第二,虫子意识。从地图上看日本就像爬行在东亚太平洋上的一只虫,腹地狭小,环境闭塞;加之台风,地震频频造访,使得这个岛国上的民族自古以来便拥有根深蒂固的“无常观”“危机感”以及忧患意识。日本人看待这个世界就像一只虫子,自然界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即无常观。因此日本人在享受生活方面也有着自己的方式,洗浴文化可谓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而这种生存环境给日本人带来不安定生活的同时,却给他们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必需的生产资料,这一观点也是日本人恩惠心理的肇始。时至今日,日本人饭前饭后都要郑重地感谢大自然所予的恩惠。其次,这个民族可谓每天都生活在不安之中,总是在对比中寻找自我。日本人是很情绪化的,他们很难学会自己思考、自行努力和自我改革(本澤ニ郎,张碧清,2002)。即钟摆式摆动现象。例如日本盛行的“优劣说”。明治早期在强大的西方国家冲击下,文化“劣等说”逐渐抬头,大刀阔斧地施行文明开化,甚至人种改造计划。而明治中后期的日本已然成为强国,于是“国粹主义”、文化“优等说”逐渐盛行,日本学者芳贺矢一在《国民性十论》中提出十个褒义关键词来概括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国内情绪也逐渐狂躁,可以说这也是之后走向军国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

综合国土环境以及对现实的不安,日本人滋生了侵略扩张的想法。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法则早已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福泽谕吉认为日本文化劣等的根源在于日本的“岛国根性”,因为正是“岛国根性”限制了日本人观察问题的视域,使日本人偏重权力和具有很浓厚的对权力的服从心理(福泽谕吉,1931)。虫子羡慕飞鸟便蜕变成蝶,眼界日益开阔的日本也开始“向往”大陆。日本在历史上没有被异族征服过,这不但使国民对于自己清白的国土感到真的爱情,而且更影响到国民的性情上可以使他比被征服的民族更要刚健质直一点(周作人:2005)。帝国主义在日本被称之为所谓的“大陆政策”。其实本来由中国的儒学,印度的佛教,本土的神道教主导的国民性格,好巧不巧加入了德国人军国主义因素。如此复杂的交织也不是千字万字即能阐明,因此只可谓清谈而已。

4 结语

古人已逝,史书永存,今人仍在,却在为到底怎样妥善处理中日关系而上下求索,纵观中日史书,还是汉宣帝给出了答案:“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逃不过王道御国不存,霸道御国不长的规律。中国要牢牢抓住中日共处儒家文化圈这个良好的基础,以仁义礼智信孝悌争其民心,以天下大同仁为己任晓其民意。但跳梁小丑之流即使再强大也要挫其锐气,在事务处理中要坚守原则,这时候就需要国家的领导者们寻找属于中国的处理方式。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意识。对待这一出入相友的国家,遇物持平是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应具备最基本的素质,亦可为映射本国文化之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晔著;李立,刘伯雨选注.后汉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15:1.

[2]金富轼著;杨军校勘.三国史记·上[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9.

[3]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四[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5.

[4]范闵仙.也谈日本国风文化的形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5]小木鉄彦(日).日本国民性に就ての一考察[J].史苑,1928(1).

[6]本澤ニ郎(日);张碧清等译.小泉纯一郎面面观[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

[7]福澤諭吉(日).文明論之概略[M].日本:岩波文庫,1931:1.

[8]周作人.周作人论日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9]牟成文.从日本传统文化看日本狭隘民族使命观的形成[J].世界民族,2005,(4).

[10]安玉萍.重新看日本人的“島国根性”[J].文学界,2012,(5).

猜你喜欢
民族性跨文化交际曹操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