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胡女形象浅析

2020-05-26 10:50胡睿
青年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胡人歌舞唐诗

胡睿

“胡”在古代中国专门指中原王朝北方边境地区的邻人,西汉时匈奴人自称为“胡”。《汉书·匈奴传》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6]其后胡的范围由于民族迁徙有所扩大,魏晋以后“胡”字应用更加广泛,但是在唐代,“胡”主要是用于称呼西域少数民族和西方外国人[7]。

唐代的胡女妆容奇特,装扮别致,不同于中原女性。元稹有诗:“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加上她们迷人的乐舞,给长安城带来一股浓郁的异国风情,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根据《全唐诗》中的描写,主要有从事歌舞的和商业的胡女,以及少部分胡妇的描写,这之中也有交叉,据史料可以看出,许多胡女是兼有歌舞、卖酒以及其他服务共通的。

一、歌舞的胡女

在唐代,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最集中的反应在胡人的音乐与舞蹈上。胡人女性中的乐者、歌者、舞者的形象,成为了唐诗中胡女形象的重要部分。

首先,胡乐在唐代极为流行,王建《凉州行》中说:“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可见当时胡乐之普及。胡乐的普及与胡女的传唱演奏这一媒介分不开。唐诗中在描写胡乐的同时,也表示了诗人对于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的胡女的同情。如李贺郡笔下对胡女乐者的描写:“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诗中的胡女在安静的夜晚吹笛子,笛声悠扬,胡女望着家乡的方向不禁流下眼泪,表现出胡女对家乡思念之深。再如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王昌龄的《胡笳曲》:“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很多边塞诗人借胡乐也表达自己远离家乡的苦楚,如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此诗写作者去边塞与老友欢聚宴饮的景况,但是在酣畅之余,胡女的琵琶也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发出“琵琶一曲肠堪断”的感叹。他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也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另外,唐代胡人女性以其姣好的身材、美丽的外貌以及动人的舞姿,在大唐的生活中广受唐人喜爱,许多文人雅士都会在诗歌中描写胡姬妙曼的舞姿和形象。如李端的《胡腾儿》:“帐前跪作本音语,拾襟搅袖为君舞。……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胡腾扬眉动目动作飞旋,舞步看似如醉如痴,实则缓促应节,刚柔相生。白居易的诗也有描写:“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诗中胡旋女在鼓乐声中急速起舞左右旋转,诗人不禁发出“人间物类无可比”的感叹。类似的诗句还有元稹的:“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胡旋舞传入内地后,风靡一时,在宫廷尤为流行,长安人人学旋转,学胡舞成了一时的风尚。

二、酒肆中的胡女

自古以来,文人与酒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商业繁荣,胡女经营的酒肆里不仅有美酒佳肴、还有貌美如花的胡姬的陪伴,吸引力众多文人雅客。

首先,胡女美丽的容颜、别具一格的装束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文人的喜爱。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想必和胡姬这样的陪酒不无关系,如《前有一樽酒行二首》:“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酒肆中的美味佳肴、胡姬美丽容颜,都是驱动李白写下如此豪放的诗歌的原因。他类似诗句还有很多,“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

另外,酒肆中的胡姬也为是骚人墨客的心灵港湾。在酒肆中与胡姬饮酒的诗人们并不都是快乐的,有些诗人身处边塞思念家乡,如王建《塞上逢故人》:“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有些诗人郁郁不得志,寻求精神的宽慰,如如施肩吾的《戏郑申府》:“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再如杨凝《从军行》:“汉卒悲箫鼓,胡姬湿采旃。如今意气尽,流泪挹流泉。”

三、唐诗中的胡妇

除了歌舞酒肆的胡女外,唐诗中也有极少部分对胡妇的描写,如李白《横吹曲辞·幽州胡马客歌》:“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入射鸟兽,花月醉雕鞍。”诗中胡妇脸红如赤玉盘,她们也能翻身下马射鸟兽,也擅长风花雪月醉在马鞍上。可以看出这些胡妇也像男儿一般豪迈,会狩猎会喝酒,这样豪放的性格也是中原男子认为她们独特的原因。杜甫的诗中也有描写胡妇能干的诗句:“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也有表现胡女离别状态的“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可见连年征战使得胡人多离别,此诗也表现了对胡妇的同情。

总得来说,描写胡妇的诗歌很少,但是从为数不多的诗句里我们也能看出胡妇大方能干,无论从外貌上还是行为举止上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窈窕淑女,唐诗对于她们的描写表现出了不同于中原妇女的特色。

结语

总之,从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胡人女性对于唐代社会影响非常大,无论是外貌额妆容服饰,还是日常的娱乐生活,胡人女性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在唐诗中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因为她们貌美如花、舞艺高超,为文人墨客消解了苦闷、带去了欢乐,另一方面也因为她们热情豪爽的天性符合了唐朝盛世人们开放并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胡女为唐朝带来的歌舞酒肆,丰富了大唐的社会面貌,使得唐朝这个包罗万象的时代,展现出别样的异国风情。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刘康.盛唐诗歌“胡化”现象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14.

[3]周丹.唐诗中的胡姬形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4]崔筠.唐诗中的胡人形象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1.

[5]赵娜.唐诗中的胡姬形象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9.

[6]施丁选注.汉书.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第489頁.

[7]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23页.

猜你喜欢
胡人歌舞唐诗
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进藏西人眼中的藏族音乐与歌舞
破山剑
塞翁失马
唐诗赏读
歌舞欢庆“三月三”
春蜂
看大唐歌舞
略论胡人在南方丝绸之路民间艺术交流中的价值
《全宋词》中的胡人文学形象分析
唐诗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