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管理策略探析

2020-05-28 02:36宋雪琪
决策探索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控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

宋雪琪

【摘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各高校师生陆续返校复课,高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国家相关防控措施为基础,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分析了疫情影响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应解决的工作原则与具体的策略方案,以期为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可鉴之策。

【关键词】新冠肺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策略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继续好转,高校师生陆续返校复课,高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疫情影响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现有的防控与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备

一直以来,高校的公共卫生安全及其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处置能力建设,始终都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经过长期建设,我国高校基本已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预案),但其完整程度与有效性依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性极强,而专业医疗及疾控系统对其特性与传染治疗机制缺乏充足的研究,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案尚不完善,对其他单位的预防指导存在不足,导致高校现有防控与应急处置机制针对性不足、有效性缺乏驗证等问题。

(二)校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减少人员的流动是防范疫情传播与扩大的有效手段,但随着师生的开学返校,必然会产生一定规模的人员流动,广大师生在乘坐、转乘与候车时,都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若后期学校的健康监测措施未能及时发现该类人员(特别是症状较轻者及无症状感染者),那么随着师生集中返校与陆续展开的学习生活,个别在返程途中被感染的人员极易再次传染周边的人员,最终导致校园内疫情的暴发。

(三)高校师生个人健康防护观念、能力欠缺

在高校通识性教育体系中,很少包含有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这也就导致广大师生对于类似问题的认识多来自于网络媒体与影视作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期与高校寒假相重叠的影响,出现了校方关于疫情的科学解释与健康防护教育工作缺位的问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度与重视度较低、认知出现偏差以及个人健康防护观念、能力不足等问题。此外,受假期延长、校园封闭式管理以及校内严格防控措施实施等影响,返校后的师生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配合学校防控管理或者产生恐惧、压力等心理问题的情况。

二、高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工作的原则

(一)科学防控原则

高校应以科学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中,科学防治是重要内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应在教育行政部门与属地疾病防控机构的指导下展开,要相信科学、依据科学,做到科学防控,坚持“非必要不聚集、不外出”的总体工作思想,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根本工作目标,科学研判疫情态势,结合最新发布的权威防控指导意见分类制定校园内个人防护、群体防护、场所防护的科学方案,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终运用科学的力量战胜疫病。

(二)政治性原则

高校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在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时必须坚持政治原则,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疫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将师生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好师生教学、生活的实际需要。二要激励引导校内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压实压紧校内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做好监督工作,严明工作纪律。三要做好思想引领与舆论引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增强抗疫信心,不信谣、不传谣,及时总结宣传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与感人事迹,传播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三)统筹协调原则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内容版块、多个主管部门,如遇到部门间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等情况,极易导致在某些防控细节中出现一些突发问题,继而造成严重影响。疫情防控无小事,应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原则,坚持全校防疫“一盘棋”,严格服从国家防疫指示,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系的工作网,此外,还要建立起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联系工作网络,从整体出发,统筹制定学校的各类预案与工作制度,最终达到整体统筹、及时协调、密切配合、迅速行动的工作要求。

(四)刚柔并济原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校在压实压紧各级防控责任的同时,也应看到师生群体身份与需求的特殊性,在落实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的“刚”性防控责任与举措同时,应结合高校自身教学科研的特色与实际情况,对师生的教学安排、生活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文宣活动等方面予以“柔”性解决,避免“一刀切”。此外,在严格执行防疫管理的同时,做好解释、安抚以及与家长联系的工作,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知情权,用心做好思想教育引领工作,以获得广大师生群体的理解与支持,刚柔并济、和谐有序地推进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管理策略

(一)建立标准化隔离区与疫情突发处置预案

高校应在属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与参与下,选取具备独立隔离条件的宿舍楼或在操场设置临时板房,设立标准化的隔离观察区,对发烧、咳嗽等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应根据疾控机构的要求协助转运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建立疫情突发应急处置预案,如在入校后发现确诊病例,应立即报告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管理部门的要求与建议,采取全校停课、封闭等措施,并配合疾控机构对疫点开展消毒、疫情接触调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实行校园分区管理,设立快速体温监测点

高校应在校园内实行划区划片管理,保证教学楼、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域内未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和其他闲杂人员进入,设置人员单向行走路线,并在人员分流及必经的节点、宿舍楼入口、教学楼入口以及校门处设置体温监测门等快速体温监测设备,对经过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此外,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应予以封闭或限时限流开放,继续对校园、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除正常参与教学和工作的师生、员工外,其他人员谢绝入校,学生进入宿舍须核验身份。后期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再做逐步恢复开放的安排。

(三)围绕思想与心理做好特殊时期的学生工作

1.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稳防控的关键。要坚持政治性原则,疏导学生对于疫情防控的消极悲观情绪与恐惧心理,提振师生对于战胜疫情的信心,提升其对谣言的辨识能力以及对校园防控工作的认同感与支持度,牢牢抓住、紧紧依靠辅导员与广大学生党员这支队伍,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和校园广播做好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突出最新防疫形势、研究进展以及个人卫生防护提醒等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留心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对于思想偏激、散播不当言论、鼓动他人拒绝配合防疫工作的同学,耐心做好引导,必要时应及时向学院汇报。

2.开展特殊的开卷考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指导要求,各高校都已经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学工作,在学生返校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开展网络教学,并安排一定量的开卷考试或者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自学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与检测假期网络课程教学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宿舍人员彼此间的交流机会,一定程度上也可充实宿舍封闭管理期内的学习生活,这种形式的开卷考试不仅能够兼顾封闭管理与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而且推广实施起来也较为方便,适合各高校推行实施。

3.重点关注心理异常建档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重点关注之前出现过心理异常学生的情况,封闭的宿舍管理与严格的防疫管控制度有刺激心理异常学生产生新的或者加重心理问题的可能,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根据原有记录,展开摸排与测评,对于已返校但难以适应防控管理要求的学生,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确有需要的可以阶段性调整到人员较少或独立房间居住。设立心理支持热线,为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提供支持鼓励与疏导减压。此外,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里发布心理学系列科普知识,指导广大师生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的通知[R/OL].(2020-1-27).[2020-02-2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8/content_5472795.htm.

[2]周体操等.陕西省2004—201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4):570-572.

[3]刘生明.新形势下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24-5025.

[4]毛文娟等.返校开学后学校疫情防控的对策研究[J].河北師范大学学报,2020(2):25-28.

[5]刘伟泽等.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信行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320-323.

[6]黄军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4):620-621.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防控策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与防控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