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停课不停学”的最美担当

2020-05-28 09:38贾宪章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配角居家

贾宪章

在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停课不停学”在各地中小学校陆续推开。于是,以网上课堂为主要载体的“居家学习”“居家成长”也就当仁不让成为当下的一种教育刚需。毋庸置疑,“停课不停学”是学习方式变革中的一次意外之举,学生突然拥有了以前不敢奢想的学习自主权和时间,在足难出户的窘境中自然一时难以适应;突然要把“教”变为“学”,把“控”变为“推”,把“管”变为“伴”,家校同步,教学重心的陡然转变,教师更是一时难以适应。可在种种焦躁、忧虑、困惑相互交织的不适应中,家校合作必应超常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成为“停课不停学”的最美担当,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自学品质和自学能力的提升。

聚焦“如何教怎么学”群策群力,“无配角意识”让家校协作成为“停课不停学”最美的行动。面对“直播时反复掉线”“孩子学习中时常走神”“师生无法及时互动”等“水土不服”的状况,家校协作一改原来“一热一冷”的单主导状态,特别是一些原本一直处于沉默执行状态的家长,也和教师一样纷纷发声,针对“如何教怎么学”中不同的困惑和疑难及时发出解惑请求、发表破解意见、提出中肯建议,主动承担起了原本学校努力演绎也不见成效的角色职能。“水土不服”的难题激活了“无配角担当”,面对“网上学习条件缺”“媒体技术盲”“学生交流控制难”等一些让家长心累、教师心忧的难题,一些热心家长、骨干教师即知即助,用主人翁的担当和作为及时化解“停课不停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保障科学的教学方案有序推进,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呈现。“无配角意识”擦亮了家校合作的魅力面孔,有效提高了家校协作能力,让一些原本困扰家长、教师的难题得以轻松化解。

紧扣“怎样做不跑偏”各抒己见,“愉悦式平台”让家校沟通成为“停课不停学”最美的声音。由于疫情突发,面对“停课不停学”的种种要求,一些学校和家庭难免会出现一些“跑偏症状”,或者用“固有思维”看待非常态的学习,或者不顾实际生硬执行上级要求,或者狭隘地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在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和及时矫正种种不当做法的同时,家校沟通更应开启“愉悦式平台”,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各抒己见,及时探讨,及时提醒,及时规范。为便捷沟通,互相推荐网络对话软件,互相介绍优质交流群;为愉悦沟通,纷纷尝试“情绪控制妙招”,主动学习“网络亲近热词”;为深度沟通,教师和家长自觉体验上课学习、下课休息等各种环节的实际节奏,在有限的家庭空间里开展一些家人能够参与的游戏和活动,让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实际依据……有效的沟通才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焦虑,凝聚家校智慧,真正激活家校联动机制,让“五育并举”切实成为“停课不停学”的重要准则,把疫情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立足“疫情德育课程”同步实践,“向心性自觉”让家校互动成为“停课不停学”最美的课程。在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事迹、先进人物,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良好素材,给学生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提供了试题、供给了学习资源。家校互动应不约而同地将其视为一门鲜活的“德育课程”,在居家生活和线下学习中创新活动方式,明确教育主题,并加以深入实践。同时,家校也应清晰认识到眼下的防疫经历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契机,通过相关课程设计和引导,教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和判断。可以和学生一起看“灾难大片”,读“疫情名著”,提高他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并实践如何将疫情中的世界万象整合为崭新课程,给予学生最直接的感受、体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观念,养成良好习惯,涵养社会责任;可以和学生同步构思如何创新德育主题,引导学生结合防疫经历,思考当国家面临突发重大事件,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应该怎么做,在实践中去理解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骨血相连等,在灾难和不幸面前,共同完成这场特别的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

在灾难面前,家校合作应是风雨同舟的完美诠释,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的条件下,把疫情、把灾难变成“别样的课程”。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配角居家
再渺小也要发光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你很次要,不可缺少
微生高的往事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