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案例分析

2020-05-28 09:45张冰洁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体育

张冰洁

【摘 要】随着新课改推行,小学体育学科逐渐受到重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锻炼主要在体育课堂中完成,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并基于教学改革背景,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游戏化教学问题做出思考,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见解,为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素养的提高作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一、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被逐渐凸显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校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教学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调查发现,体育教师自身对体育课堂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了教学模式方较单一,教学组织随意,大多数体育教师选择让学生自主活动,学生的课堂纪律相对较差,长此以往,学生便丧失了学习兴趣。随着近几年来新课改的推行,学校方面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依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为根本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体育游戏化教学方式也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并广泛应用的,本文基于此进行探讨。

二、案例过程及分析

我还记得,有一个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很内向,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上总是喜欢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玩石头子,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差,如果和其他老师交谈了解到了他的实际情况,于是在课堂中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于是我与这个孩子进行多次沟通,发现他不仅是由于家庭原因特殊,而且加上身体素质差,所以对体育课并不是很感兴趣,最主要的是他认为体育课很无聊,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简单的体操动作,要么就是自由活动,没有什么学习兴趣。针对他所谈到的这个问题,我对课堂进行了改进,积极的学习体育教学新理念,以游戏元素融入到课堂之中打造体育游戏化课堂,并且经常与他进行交流想法,不断的改进课堂的不足之处,融入了许多趣味游戏,比如踢毽子、木头人、跳房子,还有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等等我,组织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等游戏活动,我发现班级中的体育课堂参与率大大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而且,在长期的游戏化教学中,我发现该学生体育课表现的越来越积极,性格也变得大胆起来,开始与同学和老师交谈。

三、案例总结及反思

(一)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活动中,大多数老师只是簡单教学或者自由活动,但实际上学生内心会有所抵触,比较厌烦这种枯燥无味的活动模式,此事就要求我们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设置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例如篮球、足球、跳绳、健美操等等,激发小学体育活动的活力。像我校在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之后,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大多数学生都可以主动的有意识的去挖掘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学习相关的运动知识,提高了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二)明确体育教学任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要有合理得当的课程内容安排,在备课时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运动相互搭配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运动负荷来相互配合,交替运动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3]。

比如,运动负荷强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可以与不和强度较低的项目相互搭配,其中耐力长跑、攀登等属于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及运动负荷量较大,可以与踢毽子或者是投掷等项目相结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锻炼时,尤其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不应该设置过量的运动负荷要相对适宜,而且整个过程要充满趣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接力游戏赛”,设置适当的运动负荷,融入了游戏教学理念,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获得愉快的课堂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长跑能力明显提升。

(三)融入民间体育游戏元素,充分提高课堂活力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还可以融入民间体育游戏元素,民间体育资源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我们要担负起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担子”。在体育活动中就可以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例如拔河、踢毽子、跳房子、木头人、丢手绢等等,这些体育游戏学生在假期时候与同伴经常玩耍,在体育实施民间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够潜移默化的传承民间体育文化。

(四)确定体育活动兴趣小组,便于管理与组织

为了更好的组织小学体育活动,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此时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为主划分不同的兴趣小组,当然还要考虑到多种因素,比如学生的性别因素,在划分小组时要全面而合理。以班级为单位依据兴趣划分小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游戏化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既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要重视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徐玲玲.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8(30):79.

[2]陈泰民.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作用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207.

[3]赵卫华.小学体育游戏中“度、效、结”策略的运用[J].体育师友,2016,39(04):9~10.

[4]杜中峰.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07):84~86.

猜你喜欢
体育课运动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不正经运动范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