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指导方法策略探究

2020-05-29 01:36孙兴芳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教师

孙兴芳

小学语文教材中展示出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其中对习作教学存在非常巨大的价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在理解知识与情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写作形成引导,在语文技巧的综合应用下能够充实习作内容,在解决现阶段的弊端中能够来引导习作教学的发展。而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善自身的指导方法,在习作知识的传授中能够去强调语文思维的形成,在多元的教学体系下能促使个人的语言能力有巨大的提升。本文以基础的指导方法为核心,围绕习作主题,以期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高年级的习作部分通过多种作文形式的综合,使学生能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进行习作学习。而习作通过让小学生进行自身语言的组织架构来完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启蒙阶段来进行习作指导教育,有利于语文能力素质的多面发展。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作文练习中调整频率与字数限制,使学生不将习作是为一项学习任务,从而在习作学习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以下从习作的指导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将习作教学的效果提升一个档次。

1 确定习作的目标与要求,深挖写作重点

对于习作这部分在考试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小学生更多地套用现有的模板进行写作,忽视了习作最初的教学意义。而习作目标更多地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做考虑,在写作技巧的运用、段落信息的分析等方面有所展示。习作的要求是督促学生语言表达的提升与思维的运用,在多次训练中来培养其综合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展开习作教学时确定其目标与要求,在创作能力上让小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更好地践行教学目标,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认知。另外,也需要教师深挖教学中的写作重点,让学生训练出抓住问题核心的能力,围绕重点进行写作叙述,做到不偏题、不离题,在习作的接轨途中来促进学生对自身观点的论述,对表达起到更好的训练作用。

举例而言,在六年级上册的“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教学中,已经明确了写作的主题,因而在一开始习作的目标与要求已经固定下来。比如针对“我的成长”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从个人的生理、心理与能力上的成长进行论述,从身高的变化、逐渐开始懂事到能够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诗句,成长这一主题展现出了多面性,因而其描写也是多样性的。能够让小学生观察自己这段时间相对于以前的改变,从其的写作方式、常用技巧等分析,观察成长的多面性影响,具体的写作方法就是根据中心意思进行论述,从核心概念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所以学生围绕这一中心意思写,变着法子进行写作,就能一直抓住写作的重点,文章更为切题,习作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2 修整习作教学计划,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小学生常常因为习作固有的字数要求而苦恼,甚至逐渐产生对写作本身的厌恶。因而,教师需要修整自身的习作教学计划,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教学计划来规划学生的习作学习路线,从理题、解题到论述,对习作中的环节进行针对性授课,使习作教学更为精准。此外,常態化的习作也逐渐不被小学生所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创新的方式来再度引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在简短的习作模式训练下来逐渐培养学生的手感,以积极性为核心,小学生能够对习作倾注更多的热情。在两者的整合下,分段落实教学目标,力求整体教学的新颖与有趣,无论是写作的过程,还是写作的结果,都要尽量地与常规的习作教学区别开,从而发挥出教学的效力。

举例来说,在六年级上册“学写倡议书”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将习作教学转变一个形式,不仅让学生模仿政府公文上的各种倡议,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对“太阳公公”等虚拟形象进行倡议:今天的光亮与热度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呢?今天是不是不要躲在云后面让孩子们见见你的脸呢?这样,学生对倡议的对象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将写倡议书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这一习作教学,也需要教师做出及时的规划,首先需要让小学生指导倡议书的一般格式,然后使学生逐渐明白写倡议书的具体语气,在写作对象与倡议对象的综合中使学生分清身份,尽力使自身的倡议更贴合实际情况来解决倡议中提到的问题。在练笔的流程中,学生对写倡议书这件事更为熟稔,写作教学的效果更好。

3 深化阅读拓展,积累习作素材

说起习作,阅读是基础积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硬性给出的习作题目给小学生带来了知识体量上的考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这一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这时候就需要阅读基础发挥出其功力。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与闲暇时间,需要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在战略上对阅读予以充分重视,经常去光顾图书馆与书店等,或是经由信息技术的途径来深化阅读学习。在长时间的阅读后,学生自然能形成深厚的阅读与习作基础,其写作素材更为丰富多变,能够应对处理绝大部分的状况。而小学生在习作中拥有足够的阅读知识储备,就不会在写作时出现脑海一片空白的情况。

举例说明,在五年级上册“____即景”的习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原有的课文中关于景色的描写进行联系,学习其写作手法。还能在填空出填写虚拟的事物,如诚实、善良等,教导学生从实际性的事情进行描述,运用比喻的手法来促进学生的写作发展。而若想使这一篇习作更为出彩,则需要小学生在平常中拥有足够的阅读知识,从各种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交织,将“景色”与情感完美交融,整体的习作教学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而强调学生的阅读学习,则可以让其从阅读中的色彩运用、词性综合中去学习这一部分,充分展现出阅读的成效。

4 积极展开习作批阅,进行多面评价

在习作的结束,自然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习作表现进行打分。常规的写作批改更多的体现在语句的通畅程度与整体结构等方面,整体显得比较流水化。因而,教师应积极展开习作批阅,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批语后能够产生更大的修改与学习动力,在积极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多面分析,让学生看到教师的认真态度,因而对写作本身能产生更大的重视。相对的,习作教学需要教师从平常的生活与语文整体教学出发,在遣词造句中完善学生的认知,对阅读内容做到积极吸收,进而使教学朝着良好的方向前进。

一般来说,针对五年级上册的“缩写故事”的教学,教师应该在客观角度上为小学生进行评价与修正。对于给定的“小马过河”、“丑小鸭”等故事,让学生进行简写,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写作脉络,从而能良好促进学习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批语中让学生调节形容词的比例,与综合句式的转换,在长难句的缩写中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习作的中心部分,在动词与名词的留存中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灵魂所在。而相对地,教师给予的评价应该展示出多面性,从教学的严厉态度到评价中的积极鼓励,使学生能够去更好的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而且还能根据教师的评阅去针对性调整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去避免问题的再出现。从而通过习作的综合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更正面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推荐策略去积极适应,使习作教学得到优化。

总结:针对高年级的习作教学,需要教师从理题与拆题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为议论性质的作文立意与表达打下良好基础。并通过清晰的教学思路,学生能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加强对写作的兴趣,在逻辑上培养学生明晰的思维观念。通过习作的推动,学生可以借此来宣泄情绪,针对自身的情感去调整学习过程,在纸面上从平常未有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来发挥出习作的作用。而教师在习作中给予的指导应该从学生个人的能力层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表现出的认真态度与对习作的观感,来使得习作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需要。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