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话语中的和谐原则

2020-05-29 01:36周乾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讲话话语一带

周乾

和谐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经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传统文化整体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并贯穿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话语作为一种社会交往工具和活动,在和谐原则的影响下表现出其独特性,同时也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和谐原则的指导和约束。因此,和谐作为指导行动的重要思想和原则,在当代中国话语的传播和实践过程中,影响着当代中国话语(政治话语)的发展和完善,使当代中国话语体现出中国发展特色,本文从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入手,分析在讲话中所涉及的高频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谐原则”中的体现

1 引言

作为传统文化,和谐原则在当代中国话语的传播和实践过程中,影响着当代中国话语的发展和完善,话语作为交际传播工具,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关系中,通过语言和其他渠道进行一定的社交活动(施旭,2017)。在具有中国特色和谐原则的指导下,话语传播和交往活动发展地更加得体完善。当代中国话语倡导整体、和谐的世界观,在政治领域中,政治话语是一种反对和支持特定行为的方式,是政治领导人的政治行为,因此在政治进程中会显现出某种直接功能。(Van Dijk,2002)明确对自身身份的认知,宣传国家、民族、组织政治思想和理念,从而形成舆论导向,建构民众心理,连接着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和谐发展(汪少华,2017)。

2 “和谐”作为指导行动的重要原则

2.1 和谐原则

多样性与统一性:任何事物都有其个性与共性,古人用“和”与“同”来界定和谐的概念,强调事物之间互补,和谐的本质在于个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张士英,2006);不苟同:和谐不仅具有多样性,还具有不可调和性,不随波逐流去苟同别人的错误意见,有自己的见解,孔子认为,真正的强者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他们不随波逐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适度中庸:和谐就是适度、中庸,《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对立统一: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必然以“和谐”的方式解决,这种思维方式被称为“和谐的辩证法”。

2.2 和谐原则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和谐原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和谐原则以“和”为核心、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和日常方式,是在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中所创造的,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

3 中国话语与和谐原则

话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传播过程中也受和谐原则的指导和约束。VanDijk(2002)认为,话语是指“语言使用如何影响认知和社交、社交如何影响人们说话、观念如何控制语言使用的社交。”(Van Dijk,2002) 施旭教授则认为,话语是人们运用语言及其他手段和渠道所进行的具有某种目的和效果的社会交往活动。(施旭,2017)话语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明确对话群体和社会活动。当代中国话语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坚持维护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伦理,倡导整体世界观,走和谐发展道路。

4 中国政治话语的和谐原则体现

作为话语的重要分支,政治话语可以被界定为为了达到某种特定一致或共识的政治对话,它是一种逐步形成的规划未来合作的集体行动。(Chilton,2004) 国家领导人讲话是政治话语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语集合,讲话中蕴含着国家对某一事件的整体看法,对某一合作的希望,也体现国家的价值观念。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 2017 年 5 月 14 日至 15 日在北京举行,是 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本文以习近平重要講话为语料,分析讲话中高频词中与和谐原则的关系。在关于“一带一路”的讲话中,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对一带一路,以及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视,也是对中国和谐思想的重要体现。

从话语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者将话语作为社会交际事件,审视话语的言说主体、内容、媒介使用、目的效果、文化关系、历史关系。(施旭,2017)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内容部分,分析讲话内容中涉及的高频词汇及其与和谐原则的逻辑关系。

作为中国主办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诸多国家参与其中,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各个国家地域、政治、经济、思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国家之间向着国际合作的总体趋势发展。合作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讲话汇总提及最多的词语,“国际合作”,“合作项目”,“合作平台”等。在全球化的今天,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只有扩大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战略”“发展平台”“创新发展”“共同发展”…… “发展”一词也被提及1次,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习近平在讲话中点明“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将“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紧密结合,强调共同发展,即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开放”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系列讲话中提及 23 次。强调“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是丝路精神的核心之一。“一带一路”的目标要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贸易交流,金融、贸易也在讲话中被多次提及。讲话中还 19 次提到了“人民”,体现了习近平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博大情怀。他谈到,“我们期待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纪工程”。

5 结论

和谐原则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等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已经形成了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哲学理论体系,经过发展及传承,对当今发展仍有深刻意义,与话语、中国话语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意义的和谐原则体系,指导着社会实践,尤其在政治话语中得到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政治话语的使用及传播。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讲话话语一带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雷人话语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雷人话语
讲话慢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