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5-29 18:40叶莉宋斌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准确率

叶莉 宋斌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60例作为资料,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22例,恶性38例,均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单一及联合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度。结果: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准确率为63.33%,敏感性为68.42%,特异性为54.55%,磁共振成像为71.67%,76.32%,63.64%,联合诊断为93.33%,94.74%,90.91%,联合诊断均显著高于单一影像学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影像学检查中联合乳腺钼靶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及准确率,实现良恶性鉴别,利于早期治疗,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乳腺钼靶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乳腺导管原位癌;准确率

当前临床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是由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变导致,易在乳腺导管内恶性增生,因此需重视尽早诊断,明确良恶性,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而由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早期肿瘤体积小,诊断难度较大,需借助影像学技术获得肿瘤影像信息进行诊断,其中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应用普遍[1]。为进一步获得丰富的乳腺及肿瘤影像信息,可联合其他影像技术综合分析。为此,本次研究对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診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60例作为资料,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22例,恶性38例,符合《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相关标准[2]。其中患者年龄在25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1±3.84)岁,病程0.5年至7年,平均病程(3.23±0.45)年,绝经前28例,绝经后32例。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严重感染患者等。

1.2 诊断方法

1.2.1 乳腺钼靶X线摄影 选择全数字化乳腺X线钼靶机检查,扫描中为全自动曝光系数,采集×10影像版,进行轴位摄片、斜位摄片,详细观察肿瘤,分析形状、病灶组织及邻近组织钙化情况,针对钙化需明确钙化大小、分布及密度等。

1.2.2 磁共振成像 选择Avantol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器进行检查,协助患者取俯卧位,采取相控阵线圈,IDEAI序列:TR8200ms,TE35ms,视野32cm×32cm,矩阵320×192,层厚4mm,层间距1mm,采集2次;T1WI序列:TR400ms,TE7.8ms,视野32cm×32cm,矩阵320×192,层厚4mm,层间距1mm,采集2次;SE-EPI序列:TR6000ms,TE62.5ms,视野32cm×32cm,矩阵128×128,层厚4mm,层间距1mm,采集4次;动态增强扫描:TR4ms,TE2.1ms,视野37cm×37cm,矩阵352×320,层厚1.4mm,层间距-0.7mm,翻转角12°;对比剂钆双胺注射液经肘静脉注射,剂量0.1mmol/kg,流率2ml/s。结束后追加速率相同15ml生理盐水。

1.3 统计学处理

将SPSS17.0作为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为卡方检验,表示为构成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1可知,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准确率为63.33(38/60)%,敏感性为68.42(26/38)%,特异性为54.55(12/22)%,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为71.67(43/60)%,敏感性为76.32(29/38)%,特异性为63.64(14/22)%,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3.33(56/60)%,敏感性为94.74(36/38)%,特异性为90.91(20/22)%,联合诊断均显著高于单一影像学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如今我国女性肿瘤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以乳腺肿瘤性疾病较为多见,如乳腺导管原位癌作为常见肿瘤类型[3]。临床认为发病与饮食、环境、遗传等密切相关,多认为其为癌前期病变系列,若尽早诊治具有较高的痊愈率,避免病情恶化发展为乳腺癌[4]。但由于此时症状无明显,触诊难以感知,存在较高的诊断困难,而且病理活检作为侵入性操作,难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影像学诊断中钼靶X线可观察乳腺腺体致密程度对钙化影响,磁共振成像度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分辨率,且可通过动态增强成像实现病灶定位,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联合两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可实现疾病尽早准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5]。联合诊断均显著高于单一影像学诊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是准确检出良恶性的有效措施,实现尽早治疗。

参考文献

唐晓雯,赵玉年,庄姗,等.DWI-MRI联合X线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30(08):548-552.

张艳霞.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对早期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3):1927-1930.

赵晓峰.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6):57-58.

李贤华,王兵.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有效性[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02):64-66+71.

李晓君,姜鸿南,张建新,等.钼靶X线联合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9):31-33.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