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0-05-29 18:40王亚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疲劳康复护理脑卒中

王亚宁

【摘 要】:目的 观察家属参与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114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序列随机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以两组不同阶段家庭功能评分和疲劳程度评分为对比参数。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出院后不同时段FAD、FSS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数据一一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和脑卒中病患照护的能力,促使患者身心状态得到优化、预后得以改善,应用前景可期。

【关键词】: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脑卒中;家庭功能;疲劳

腦卒中这一威胁中老年群体的脑血管疾病已被大众所熟知,伴随着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康复护理在脑卒中预后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亦被广泛认可。然而,患者发病后自我照护能力不可避免地下降,加之脑卒中后疲劳、功能障碍等的发生,势必会加重家庭负担,促使大部分照护工作转移至家属肩上,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康复效果。现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4例入选者中男性59例,女性55例,年龄为49-75岁,均龄为(63.05±1.38)岁,以就诊序列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7例,以独立样本分析法对两组上述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在住院治疗期间开展常规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如科普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强调康复训练对日后自理能力恢复程度的影响,介绍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规劝患者遵从医嘱、坚持训练;解答患者的提问,发放科室自制宣传单页,做好患者与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1.2.2 研究组

在护理工作中分阶段开展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住院期间。①健康知识科普。在日常护理中注重脑卒中知识的普及,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予以科学解答,同时每周播放一次宣教光盘或视频资料,要求家属共同学习脑卒中后居家康复的照护技巧。同时,为方便联系,建立病友交流群,定期在微信群中或公众号平台推送相关文章,供家属学习和参考。②日常照护示范。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日常行为、习惯和健康意识息息相关,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床旁示范相应的护理技巧,由家属观摩并学习。日常照护工作涉及饮食、用药、排便、皮肤清洁、康复训练管理等,在护理过程中应强化细节指导。③心理疏导。在安抚患者的同时,应对家属的负性心理予以关注和疏导,对患者家庭遭遇表示同情,强调家属所持有的情感力量对患者的重要意义,鼓励家属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难,并给予其更多的帮助。(2)出院之后。建立微信管理平台,同期入组患者及家属可在微信平台上与护理人员沟通,同时观看推送康复视频,由护理专员进行维护,定期将健康指导的实用性文章、短视频等推送给患者家属,要求家属定期反馈患者康复进展。此外,开展电话随访,了解患者个体康复事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3 观察指标[1]

以两组不同阶段家庭功能评分和疲劳程度评分为对比参数,参数统计节点为出院即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家庭功能评分测定工具为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分值范围为60-240分,得分与家庭功能成反比,疲劳程度测定工具为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分值范围为9-63分,得分愈高提示疲劳程度愈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不同时段FAD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见表1。

2.2 对两组不同时段FSS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失语、半身不遂、吞咽障碍等症状,致残风险极高。对于每一个脑卒中患者而言,在短时间内均难摆脱对家属的依赖,这其中包括情感的支持以及日常生活的照护、康复的督导和协助[2]。笔者认为,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则需掌握基本的能力和知识。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者而言,需要家属督导患者反复练习咬合动作、鼓腮动作,逐步恢复口腔肌、面部肌肉群的功能,降低肌肉萎缩风险;用餐前,指导患者练习空口吞咽,逐步过渡至低头式吞咽,侧头式吞咽。同时一定要遵守细嚼慢咽的原则,且用餐后及时漱口将残存的食物渣滓清除,若需强化颈部肌肉力量可尝试后仰颈部、前屈颈部。在用药管理中重点对患者服药的次数、剂量、品类等进行监督和指导,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在排便的管理中,需要警惕便秘的发生,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刺激胃肠蠕动或按摩腹部,通过反复训练憋尿或中断式排尿法预防失禁,在皮肤的管理中需要警惕长时间维持同一体位而造成压力性损伤或褥疮,在康复训练管理中一方面需掌握良肢体位摆放的技巧,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叩背咳痰的方式缓解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一方面需循序开展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尤其是偏瘫患者,应通过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如厕等逐步恢复自理能力,并开展专项训练恢复臂力、腕力、手指肌力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和脑卒中病患照护的能力,促使患者身心状态得到优化、预后得以改善,应用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吉琳. 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居家护理需求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7.

李国平,胡玲,程艳华,等.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1):5-7.

猜你喜欢
疲劳康复护理脑卒中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