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20-05-29 09:34伍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分析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

伍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前数学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将会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深远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因此,本文将围绕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详细分析在数学教育中,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和因素,并提出促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独立思考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04-0251-02

1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重视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当前小学群体进行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独立思考能力薄弱的现象,只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提升学习效率[1]。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积极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授课。当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升,从而主动探究各种数学问题,提升解题能力。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还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意识,加深对数学理论的学习,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合理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求知欲也将会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价值,体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将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而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自身的应用能力、推理能力也将会大幅度提升,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

2   影响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因素

在数学教育中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因素具有多样性,教师应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影响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各种因素,规范教学工作,落实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工作[2]。第一,教学形式因素的影响。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他们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还是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学生能力的判断依据。很显然这种判断手段是不客观的,而且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心理,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错误的认知,只是盲目的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缺乏自身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严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第二,教学体制存在的阻碍因素。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注重升学率,学生家长也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业繁忙,一天上课和学习的时间高达12个小时。对小学生来说,正是身体和心智发展的黄金时期,其精力是有限的,传统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还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3.1  合理设置问题清单

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合理设置问题清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意识到,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定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和优化,避免采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体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以及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而积极采用问题清单导学的手段,将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前,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导学问题,让学生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完成独立思考以及学习,通过这一手段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导学问题,如“混合运算是什么意思?”“在计算时出现乘法和加法时,应怎样去区分计算的先后顺序?”“计算题中有乘法和乘除法时,要怎样进行正确计算?”通过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导学问题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问题清单完成自主学习及探究,最终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而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也应发挥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思考情况,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保障。

3.2  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

其次,教师要积极地采用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存在差异,在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时,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评价。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同,也将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及学习的空间[4]。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构建所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素材,落实个性化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及研究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还要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通过教学评价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3  體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实现一切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针对传统教学手段,由于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了学生思维固化,严重遏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就应改变这一教学手段,积极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5]。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加法的教学时,教师将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并进行研究讨论,并且还要积极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手段进行授课。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然后再让学生继续往下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通过这种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有着独立思考的空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4  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落实家校共育,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后教学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课后环节中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这就体现出家长引导学生的重要性。由于部分家长在帮助学生处理问题时,会直接的解读问题,给出正确答案,导致学生存在一种依赖心理,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6]。为了处理这一问题,教师应和学生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在辅助学生课后作业时,体现出自身监督作用,避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引导形式,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要求教师能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让学生对各种问题具有浓烈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融入学习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数学教育工作中,合理设置问题清单、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等。通过这些手段,落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为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清海.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9).

[2]李晶晶.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3]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9).

[4]任瑞娟.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22).

[5]王艳丽.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8(2).

[6]魏世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培养分析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