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维度

2020-06-04 12:18张继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治理专业化现代化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彰显了专业化治理的重要价值。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专业化与大学治理现代化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推进大学治理的专业化,是我国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管理者队伍,以专业化为原则优化大学治理过程,遵循学术职业规律改进治理评价机制。在保障机制建设上,需要创新大学管理者选拔任命和考核机制,落实和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坚持推进大学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专业化;大学治理;现代化;学术本位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人类生命与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就自身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就我国而言,从疫情爆发到防控取得重大进展,这期间无论是病毒识别和医疗研发,还是社会风险和危机控制、公共卫生治理,乃至政府以及社会机构的组织治理,无不反映出专业化治理的力量与价值。治理专业化作为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现代性力量,对于今天日益复杂的大学治理同样有着重要启示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以专业化为视域探索大学治理的现代化。

专业化与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1.專业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力量

现代化理论是认识人类文明进步或人类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一般认为,现代化指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或者是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广泛的经济技术改造与社会改革,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新环境发展的过程。[1]但显然,人类社会发展并未止步于工业文明,信息化、智能化正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应该说现代化既标识着一个先进的社会结构形态,又是社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走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一个建构过程,质言之,现代化在本质上指代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及其持续变革。而在此过程中,专业化逐渐产生。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经由工业社会到达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社会演进背后是各种现代性力量的产生及其作用。其中,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主要现代性力量,从基于经验的简单化技术发展到复杂的现代科学技术,技术的产生、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开始逐渐走向分化和专门化,即技术越来越走向基于不同产业与行业、不同职业与岗位、不同科学领域与学科的差异化与精细化,专门的社会机构和专业人员群体不断生成,成为特定技术的主体,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垄断。专业化推动了科技发展,现代化的力量日益强大,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演进。由此,专业化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或工具。

2.大学组织及其运行的专业性要求治理专业化

高等教育是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分化出来的社会领域,大学则是建立在社会分化基础上独立的社会机构,这种独立性及其价值源自高等教育作为专门化、技术化存在的属性。质言之,大学的办学活动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大学必须在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知识活动规律基础上,以培养人的方式、发展知识的方式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从而确保高级专门人才的养成和科学创新等目标的达成。但是,如何认识、尊重规律并以有效的方式去践行之,而避免在不认识甚至忽略规律的情况下采取错误的办学行为,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与保障。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是高度复杂的专业性活动,而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现代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高度复杂化,又空前加剧了大学专业活动的专业性要求。在此条件下,针对大学专业活动及其组织结构的优化要求,须不断变革和创新大学制度体系,以适应大学功能与组织的变化,尤其需要深谙大学活动规律的专业人员,以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来对大学专业活动进行管理,即专业化管理。但是在总体上,大学的组织嬗变、结构优化、管理模式改进及生产效能的提升也正是一个大学现代化及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而且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大学组织嬗变的结果和要求,更是促使大学发生现代化升华的重要方式和推动力量。如果说,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指大学治理主体立足于大学角色、职能与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现实,以增强大学生产能力并持续提高产出质量为导向,以现代教育与管理科学及技术手段优化大学治理结构及其效能的过程[2],那么治理的专业化同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等共同构成了现代化治理体系。因此,专业化不仅构成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而且还是大学实施现代化治理的一套技术体系。

我国大学治理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根本上说,大学治理现代化反映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当前我国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大学治理现代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我国大学治理专业化相对缺失的现实,当前有必要将专业化治理作为大学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1.建设专业化的大学管理者队伍

大学治理主体涵括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本文主要从内部角度来分析各级管理者的专业化建设问题。因为在我国大学管理体制下,大学校级管理者、中层行政部门管理者和院系管理者在不同层级和维度上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而且现实中我国大学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主要是源于专职管理者治理能力的欠缺,而在本质上则是专业化治理能力问题,因而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

第一,对于校级领导来说,应具备实施专业化治理的基础条件。一是必须作为教育家,具有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和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基础上领导大学的能力;二是必须具有一定时限的大学从教经历,深谙大学教育教学的本质与逻辑;三是必须作为各自领域的知名学者,理解知识生产和学术职业发展的规律;四是具有足够的管理科学素养和大学管理经验。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的专业化是实现大学治理专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对于中层职能部门管理者来说,其作为学校顶层设计的主要执行者,要实施专业化的治理,各部门管理者必须具备充分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为具有科学实施院校研究能力的专家,能够科学决策。同时,职能部门管理者及其团队必须摆脱行政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转向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创造性地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改进服务技术,持续优化服务质量。

3.坚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实施与保障,大学内部学术权力由边缘走向中心,第三方机构在大学治理中独特功能的发挥,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层级行政权力作用方式的转变。没有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没有大学内部行政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型,学术本位的治理结构就无从建立。而现实中,恰恰是各级行政管理者始终难以从行政化运行惯习中解脱出来,导致大学管理模式转型的实效還存在一些问题。政治文明往往需要法治的规制才能跨向更高发展阶段,大学行政主义管理要转向专业化治理新模式,需要坚持落实高等教育法治化治理原则。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法治化来规范大学内外各利益相关者权责,是优化大学治理结构的必要途径,是我国大学实现“去行政化”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大学的核心自主权;在大学内部强化依章管理,在章程中载明各权力主体的权责,并设计好权责运行方式;在我国大学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尤其需要加强法治问责,以此来增强法治效力,真正实现有法必依,避免依法、依章治理流于形式主义。概而言之,治理法治化是我国实现大学治理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截至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专业力量是疫情有效防控的基础。在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专业化意味着治理主体以适合于大学组织和学术职业的方式行使各自权责,共同构建起学术本位的治理秩序,以保障大学知识生产与创新。总之,专业化治理已构成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之维,我国“双一流”建设要取得预期长效,必须重视大学治理的专业化建设。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重大委托课题“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A2017123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

[2]眭依凡.关于一流大学建设与大学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9(5):1-5.

[3]张继明.略论大学权力结构的差序格局—对大学治理语境下“权力制衡论”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5):47-53.

[4]陈先哲.学术不是锦标赛[N].光明日报,2019-05-07(13).

[5]王洪才.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1):12-18.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大学治理专业化现代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基于利益表达视角的师生媒介使用研究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大学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