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20-06-05 09:14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情生物学习题

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学 段 娜

一轮复习重在打基础,二轮复习则是素养提升关键期,也是高三备考的攻坚阶段。总体而言,二轮复习具有学科内知识综合性强、习题训练时效性强、能力提升针对性强等特点。提前筹划,制定策略,减少无效和低效环节、确保备考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立足学情,准确把握备考切入点

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教师要立足学情开展教学。为此,我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以问卷中两个典型问题为例说明。

问题1:你认为目前对你来说最难的题型?(选1 个)

A.实验设计 B.新材料信息题

C.语言表达题 D.图表曲线题

从这个问题的反馈(图1)可以看出,通过一轮复习,学生能力提升明显。但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实验设计依然是难点,这反映出在二轮复习中需要投入时间继续重点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复习。此外,另外三个能力模块还需要针对性提升。建议以问卷结果为载体,明确具体学生的薄弱模块,进行跟踪记录,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指导。

问题2.你努力学习生物学科的原因?(选1 项)

A.高考科目 B.感兴趣,觉得生命科学很好玩 C.以后想学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

学生反馈的结果(图2)令我不胜欣慰。在三个选项仅选择一项的前提下,学生在高三努力学习生物学科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高考备考,有28.48%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而努力学习,甚至有7.59%的学生明确表示以后想学生命科学相关专业。这说明教师在二轮备考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开展教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系列学情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制定备考策略。

二、科学备考,深刻理解核心素养

理解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仅靠阅读新课标内容去望文生义,而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生物学学科本质的基础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的基本素养,更是高中和大学的重要衔接。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一个直接目标是帮助学生顺利考入大学,大学对选拔人才需具备素养的要求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参考。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之前需具备的基本素养。新高考模式的变革催化课程改革的加速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二轮复习课堂的出发点依然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要“渗透”给学生,而应是教师设计课堂的核心,是教学效果评价的根本。

三、多管齐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一)合理化设计问题

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是注重过程,打造高效课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原理表明,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时,输入量=同化量+粪便量。教师的教学如同输入量,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课堂同化量。要减少课堂中的低效环节,通过合理的问题导学,增加课堂的思维量,把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

(二)交流化丰富课堂

要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举手回答和教师提问回答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适时捕捉并充分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勇于探究的能力。

(三)规范化演示课堂

以思维导图形式设计板书。二轮复习更需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生成,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基础知识,教师的演示很重要,用教师的规范带动学生的规范。

(四)模型化构建课堂

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是高中生物学常用的模型。教师可从不同模型构建角度给学生设置课堂任务,引导学生体会建模方法,学会运用模型,缩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构建模型间的差距。如复习“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时,可以借助数学模型帮助学生解决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进而深刻理解密码子概念。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以用实物构建各时期细胞物理模型,绘制各时期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变化数学模型曲线图,画出减数分裂配子形成过程概念模型图,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五)概念教学常态化

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的科学教学,应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帮助学生建立起日常生活经验、头脑中原有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2019 年全国Ⅰ卷选择第3题,将一株质量为20g 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问其增加的质量来源。这个题目其实是取自《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2017 版)》关于概念教学论述的一个实例。设计课堂活动时,可定期基于章节以头脑风暴形式说出相应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深概念理解,建议以概念微专题形式进行积累总结,再以概念为主线进行知识梳理,构建模型。

(六)课堂设计科普化

高中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普性质。从学科知识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用学科知识解释生命现象,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命观念。二轮复习打破章节限制,建立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联系,促进了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高考“应用性”的考查要求在高考真题中落实度逐年增加。教师的课堂设计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合理情境,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学活用。对课堂的科普化处理有助于实现备考过程和高考真题的接轨。

(七)课堂安排精细化

高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承,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教给学生,因此,二轮复习不可忽视回归教材、理解概念的重要。此外,还要细化正课、自习课堂时间安排,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整理时间。

四、联系实际,自主原创训练习题

高考题就是在一个个模拟的情境下,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的练习也是如此。教师要立足学情,结合核心素养进行习题组编。习题量要少而精,严格控制难易梯度,把高质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

注重原创试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通过改编高考题,实现知识的进一步整合;深挖教材,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的科学家访谈栏目、STS 栏目内容都可以命题;多阅读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并进行习题原创;陈阅增先生的《普通生物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原创习题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研读《课标》,挖掘其中的素材。

原创习题时,建议多以我国科学家的成就为背景原创习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五、培养兴趣,科学助力生涯规划

二轮复习作为高中和大学的重要过渡,培养兴趣,在达成社会责任目标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科学地做好生涯规划。此外,鼓励学生增加生物学阅读。利用阅览课阅读生物学杂志,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中,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生物学学习兴趣。

在每次调研考试结束后,引导学生从核心素养角度深入分析、正确认识自身学情,如因审题出现问题,其实是反映出需要提升获取信息能力,而不能简单归结为不细心等。随着复习的深入,尤其是到了遗传学和实验设计专题时,个别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甚至部分同学依然会有畏难情绪……教师需要适时抓住契机开展学科德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猜你喜欢
学情生物学习题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