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口腔正畸科优化诊疗项目及感染防控管理

2020-06-05 00:45王宏伟齐素青张超回宏伟任素锋李磊张晶晶边佳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含氯交叉感染门诊

王宏伟 齐素青 张超 回宏伟 任素锋 李磊 张晶晶 边佳琦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2019)感染例数迅速上升。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人群普遍易感[1]。该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1-5]。随着疫情蔓延,感染人数迅速上升,邢台市也出现了确诊病例。口腔疾病诊疗特殊,高、低速涡轮手机、超声波洁牙机和水气枪等专科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水雾、飞沫和气溶胶,可能将患者口腔内病毒或细菌随喷溅弥散到空气中,经空气传播至其他患者[6-7]。若有潜伏期感染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诊并行口腔诊疗操作,可导致疫情蔓延。为保护好就诊患者,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河北省眼科医院(邢台市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认真学习感染控制知识、加强医护防控措施、优化预约就诊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工作。现将应急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1 组织应急培训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口腔正畸科全体医护人员集中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指南、专家建议、指引和工作流程。按要求排查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在近一个月内是否有过疫区接触史,每日2 次上报体温情况和是否有感冒症状。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的将该病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8],结合该科室诊疗特点,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根据需要,领取防控物资,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演习,提高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对负责本科室的导诊、保洁和保安等保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安排特殊时期的岗位职责。确保100%人员覆盖,考核过关后上岗。

2 优化正畸诊疗项目

口腔科的许多治疗项目需借一些专科设备。这些设备会产生大量水雾、飞沫和气溶胶,容易将患者口内的病毒或细菌传播到空气中。但正畸科部分诊疗项目可以不使用这些专科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飞沫和气溶胶传播途径。因此,科室集中力量梳理所有的诊疗项目,区分为疫情期间可以实施的诊疗项目和需要暂停的诊疗项目(表 1)。

3 分时段预约就诊和预检分诊

3.1 分时段预约

疫情期间,为避免患者集中就诊,防止交叉感染,该科室优化分时段预约机制。提前向社会发布相关提示,通过网络、电话妥善做好与预约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避免纠纷,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一般情况下,正畸患者复诊周期在1~2 个月1 次,弹性较大,非紧急和必要的患者可以适当延期错峰就诊。每名医生所负责的患者需间隔约30 min,每位患者可提前10 min到候诊区。

3.2 门诊大厅出入口处设立检查站进行初检

初检检查站由保安负责,职能包括:①采用手持非接触式测温抢测量进入大厅的人群,询问是否来自疫区,2 周内是否接触过COVID-2019确诊或疑似患者。体温正常且无疫区接触史者进入普通门诊就诊。引导体温高于37.3 ℃的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②规劝不必要的陪同人员进入门诊,对需要家属帮助完成就医的患者,限1 名家属陪同,以减少门诊人员聚集;③维持就诊秩序,门诊大厅入口处间隔1 m设置一隔离线,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排队徐缓进入;④提醒患者及陪同人员佩戴口罩进入,为没有口罩者提供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

3.3 正畸科门诊预检分诊区

预检分诊区由导医负责。有效的预检分诊模式,可以尽早筛查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在接诊治疗和疫情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9-11]。严格落实预检分诊管理规定,加强对患者的服务和引导。对每一位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均需登记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再次测量并登记体温。密切观察候诊人员有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维持候诊秩序,患者间隔2 m就坐。导诊护士引导发热、有呼吸道症状及有流行病史等3类患者至发热门诊。同时,在候诊区通过展牌和电视屏幕向候诊患者和陪同人员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相关宣教。

表 1 正畸科疫情期间可以实施的诊疗项目和需要暂停的诊疗项目

4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在COVID-2019疫情期间口腔诊疗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防御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口腔正畸科医护人员更应注意提高个人防护措施。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穿工作服外加隔离衣、戴圆帽、双层乳胶手套、和佩戴护目镜。同时还需要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穿戴、脱卸顺序[12]。隔离衣、防护面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在诊疗单位(椅旁)使用,离开诊室需脱下。隔离衣4 h更换1 次。防护面罩和护目镜用75%酒精或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因诊疗时医患距离过近,一次性外科口罩需要一患一弃,最大程度防止交叉感染。手表、手镯和手链在工作期间禁止佩戴。诊室要求,一患一室,多治疗台的大诊室需要间隔一台椅位安置一位患者。

在进行诊疗操作时,采取四手操作。医护人员将诊疗操作集束化,尽量减少接触患者[6]。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的要求做好手卫生:①接触患者前;②清洁、无菌操作前;③接触患者后;④接触患者血液、唾液或痰液等体液后;⑤接触周围物品后[13]。非清洁的手不接触口、鼻、眼等。若发生职业暴露,严格执行《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5 清洁与消毒

5.1 诊室地面及工作台面要求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每日2 次使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拖地,遇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清洁和消毒。工作台面同样采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至少30 min[14]。

5.2 空气消毒

空气要求:开诊前即提前通风30 min。诊疗期间保持分诊区和诊室内空气流通。中午下班及诊疗结束后紫外线灯照射,照射1 h后再开窗通风。

5.3 器械、设备及医疗废物管理

口腔器械一患一用一消毒。口腔器械使用后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时回收,统一交消毒供应室进行规范清洗、干燥、包装、消毒或灭菌处理。认真落实牙科综合治疗台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每次诊疗后,用75%酒精或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高频接触的椅位和工作台面,灯把手、按钮等处的贴膜一患者一更换。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接触患者的所有废弃物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双层封扎,标示清楚,并且采用含氯制剂喷洒消毒作用不少于10 min,再按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理[15]。

5.4 终末消毒

每天诊疗结束后,地面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拖地,工作台面75%酒精或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冲洗牙椅水路2 min, 1 000 mg/L含氯消毒剂冲洗痰盂。紫外线照射1 h后透风。

6 小 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处于流行期,人们对该病毒的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感染防控尚处于逐渐发现和不断认识阶段。医院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为保证患者就医安全,避免交叉感染,根据该科室特殊的诊疗特点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优化诊疗项目、分时段预约患者、落实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加强诊疗环境管理并做好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初步取得成效,为口腔其他科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含氯交叉感染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折痕
避免含氯肥料妖魔化 科学施用增效益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