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优化浅析

2020-06-05 12:47李珊珊
中国民商 2020年4期
关键词:融资担保法治建设营商环境

李珊珊

摘 要:政府部门在全面深化改革“放管服”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优化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从法治建设、融资担保、扩大劳动力供给等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高效优化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法治建设;融资担保;劳动力供给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所担负的角色也越发重要。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优化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这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维护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营商困境

(一)法治困境

中小企业虽规模小、人数少,却具有小而精、小而专的特点,有一套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并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优势。而目前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和法律规范尚不完善;加之一些中小企业主素质不高、知识有限,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不足,,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很多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欢迎,但也很快会被其他企业迅速模仿,甚至超越。但往往因知识产权的维权成本高、耗时长、证据不足而诉诸无门,无法有效维权。

(二)融资困境

央行2020年数据显示,一季度向实体经济增发人民币贷款7.25万亿元,全国4000多家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到6%。國务院第88次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金融支持: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这一系列的政府政策,均表明针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积极向好,很多的中小企业仍就感到“融资难”。

一方面源于信贷机构的信贷偏好,对处于发展初期、效益一般、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因其信用调查成本高,贷款风险控制难,单笔贷款金额小、收益低,信贷机构“不爱贷”;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中小企业组织架构不完善、流程分工不明晰、企业发展不规范等自身问题也无法有效满足信贷机构冗杂、繁琐的贷款条件,导致中小企业被信贷机构拒之门外。

(三)劳动力困境

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在其营业成本中占比较高。受通货膨胀、房价攀升、物价提高、工资增长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劳动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在制度法律层面上,社会劳动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劳动合同法》落到实处,劳动者法律保护意识不断觉醒,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

除常规劳动力,中小企业面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有限、企业管理不规范,人才晋升路径不明朗等原因,无法对高素质人才形成有效吸引。

二、我国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一)加强市场法制化管理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联动,依法保护中小企业主的知识产权,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注册准入、行政执法、纠纷处理、行业保护等长效机制;推进专利技术、商标注册、版权著作等知识产权内容的行政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侵害案件的查处力度和打击力度。为中小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支持、政策普及等服务,切实做到让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人得到有效保障,让侵权者付出惨痛代价。

此外,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管家”的积极作用,维护公平、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对违背市场规律、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坚决打击,防控市场风险。

(二)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

由政府牵头,在地方财政资金中设立专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账户,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配套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共享、争议处理、信用评级及恢复制度。

应定期开展中小企业资信情况信用审核和打分评级工作,设立中小企业资信“黑名单”,根据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情况,选择合格的担保对象,为信用良好、具备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担保,做到守信奖励、失信惩戒。

(三)保障中小企业劳动力供给

政府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用工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劳动力引入政策,扩大中小企业的劳动力供给:积极推荐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给予社会保障援助,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子女教育、长期居住等问题;开展专项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工作,提高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打造重点面对中小企业的用工市场和线上平台,定期举办招聘会,及时发布中小企业用工信息。

同样,政府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应向创新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倾斜;定期组织中小企业主参观学习行业先进企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合理替代劳动力要素。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产权清晰、决策灵活,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其长久发展意义重大。而营商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机构协调等多项工作,政府各部门需通力配合,多项举措共同发力,才能将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尚卫东,孙志伟.我国营商环境规制建设的反思与创新探究[J].中国市场,2020.

[2]王耀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尹鑫蕊,王颖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0.

[4]吴香兰.如何解决中小企业人员招聘难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8.

猜你喜欢
融资担保法治建设营商环境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论高校法学院系与新农村在法治建设中的耦合互动
以“五个常态化”为核心的供电所法治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党法治建设的新贡献
关于国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梳理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背景下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研究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