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长辛店地区2016年-2018年8430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

2020-06-05 13:17臧红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疾病谱院前急救

臧红梅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北京丰台长辛店地区2016~2018年的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及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院前急救疾病在性别,年龄中的分布情况及不同发病月份因素对院前疾病的影响。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收集长辛店120急救站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市120急救网络长辛店急救站受理的急救收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疾病谱,发病年龄,性别,月份、初步诊断等相关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的2016~2018年长辛店急救站843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4313例,女性3617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4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50.14%。院前急救出诊月份,冬、春季高发于夏、秋季;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创伤(包括车祸和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急性中毒包括醉酒和自杀等。结论 本地区院前急救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且急危重症呈上升趋势。需以疾病谱为依据,合理布局医疗资源,明确院前急救工作重点,开辟急危重症专项绿色通道,加强急诊急救多中心团队建设,促进院前院内急救服务无缝衔接,提高长辛店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信息和科学管理化(包括急救站点分布,急救人才梯队,急救设备建设)。

【关键词】院前急救;疾病谱;绿色通道建设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02

为了解北京市丰台长辛店地区2016~2018年的院前急救服务需要,提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急危重症绿色通道的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网络布局,促进院前院内急救服务无缝衔接,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和急危重症绿色通道提供规划科學依据,本研究收集了北京丰台长辛店地区(城乡结合部)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30例院前急救患者病历资料,分别对患者疾病谱、性别、年龄、分布情况、不同月份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6年~2018年长辛店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病历,共计8430例。

1.2 方法

收集2016~2018年院前急救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及疾病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 果

(1)在8430例院前急救病历中选取40岁以上的病历4227例做年龄、性别分布比较见表1。

从性别,年龄分布分析男女比1.30:1,70岁之前男性院前急救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70岁以后院前急救发病例数性别相差不明显。

(2)院前急救发病例数的月份分布情况。

2016~2018年按月份院前急救发病总例数分别为2793、2859、2778例,三个年度院前急救发病例数的月份分布情况,(见表2)。

(3)长辛店地区2016~2018年院前急救病因及疾病分布情况(见表3)

3 讨 论

(1)长辛店地区位于丰台西南部,面积58平方公里,居民7.9万人,属城乡结合部,从2016年至2018年院前急救疾病谱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为主占(49.1%),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统计数据基本一致[2]。不同年龄、性别、及因素院前急救发病例数的变化亦证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创伤在院前急救疾病谱排序占第三位,仍有不断升高趋势,与城镇化建设,交通业发展、人口高度集中、群伤突发事件及院前急救特点密切相关。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之一跌倒所致外伤亦呈增长趋势。除创伤外,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重要因素[3]。

(2)心脑血管疾病在长辛店地区仍是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未来十年仍呈上升趋势。急救专业人员要高度重视,提高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加强专业培训学习提高。把握转运时机,并做好病情评估,严密监护,积极参与本地区医疗中心绿色通道建设。在急危重症救治的最前沿,利用最精准的专业急救,充分发挥急救团队的作用把病人安全及时送到准确的医院接受院内救治。时间就是生命,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3)各个国家情况不同,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有所差别[4]。即使在中国,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院外急救患者的疾病谱也有差异,掌握一段时期本地区院外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情况,每月院外急救患者的分布情况。有利于科学合理细化布局急救资源,为急救网络站点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区域医疗中心建立多条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时间。现代医学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急危重病人救治水平的提高,同时衡量一个地区的整体医疗水平往往也是看其危重病人的处理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急救意识也不断提高,对急诊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院前急救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通过通信(急救电话)、交通(急救车)、急救人员缩短了患者与医疗救治的时间和距离,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王琼涛.彭清臻.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2,18(1):31-32.

[2] 徐惠梁.上海市院前急救病种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8,10(1):30-32.

[3] 牛天平.曹云华.王兴权,等.兰州市25992例院外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和防控对策.中国急救医学.2009.29.(4):1002-1949.

[4] 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等.广州市2008年度院外急救调查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2):67-72.

猜你喜欢
疾病谱院前急救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2013年晋江市14周岁以下新农合住院儿童疾病谱分析
青浦区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
漳州地区院前疾病谱的分析及救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