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角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建探讨

2020-06-05 12:47吴志伟
中国民商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保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吴志伟

摘 要:就业即是从事某项行业工作,公共就业服务即是以政府组织建立的用于促进就业为目的公共制度。本文主要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进行深入探讨,笔者为中级经济师,目前就职于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此文便以笔者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词:公共就业;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社保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早年间已经形成全面覆盖态势,并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服务制度。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之前建设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渐由“手段行政化、功能单一化”改变为“服务标准化、业务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不断完善城乡公共建设服务体系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下面简单谈谈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一、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成效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也已初具规模,服务制度建立相对完善,功能持续提升。促进就业、缓解失业是人力资源市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进而使人力资源市场得到公共就业机构规范与引导,积极促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基层平台建设不断强化

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需进行全方位考虑,制定实践方针,确保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和谐规范标准进行构建,尽力服务当地劳动者就近、就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劳动政策对城乡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起到保障作用,使服务到位、管理规范、基础扎实、运作高效的四级劳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得到全面构建。实现机构到位、经费到位、制度到位、场地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六项基本要求。

(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不断深化

公共就业服务整体环境与条件得到改善,使城乡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制度建设都得到了顺利开展。从服务上来说,也实现了服务程序一体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功能多元化,用以高效的服务质量服务城乡劳动者,使公共就业服务窗口更加人性化、快捷化。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遇见的困境

(一)需加强服务针对性有效性

当下就业形势过于严峻,对当下公共就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想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就需要与时代接轨作出相应改变。当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无法进行合理化匹配,致使求职信息与招聘信息无法高效匹配,由此就出现“就业难”,“招工难”的矛盾体。

(二)进而规范服务工作方式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有覆盖面广,涉猎行业众多等特征,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丰富得经验积累,才能够轻松应对复杂局面与突发状况。

(三)还需提高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有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已建成了四级信息网络,但是在硬件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对于软件方面的开发也略显滞后,因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无法明确服务形式、无法有效共享城市间信息等,致使在实际拓展过程中就业管理与就业服务无法顺利开展,进而使得用人单位与城乡劳动者之间不能有效进行对接,从而降低为双方提供服务的效率。

(四)还需稳定公共就业服务队伍

在进行公共就业服务过程中,部分机构专员无法实时到位,使得只能借调其他部门人员或不得已招募一些编外人员。再有就是在服务队伍中身份、地位存在差距,即收入存在差距,也是影响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最后由于人员短缺经常会出现一个人身居数职,从而出现精力不足情况,使得服务质量得到严重影响。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促进标准化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以服务大众为准绳,所以应统一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工作规程,使服务标准优质高效,流程井然有序,项目更加齐全。全力打造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

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理所应当借助科技力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现有设备资源与技术成果得到充分利用,确保服务信息与其它系统间互通互联,并做到数据共享、网络互连、标准统一信息数据监测工作应积极开展,以综合统计与信息分析、信息系统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之上。从而提供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大方向决策依据。

(三)理顺人员的关系,促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升

公共就業服务平台人员应当及时补充,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定岗定责规定需严格遵循。当需要聘用人员时,对社会公开招聘,从素质、素养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人员待遇上应当按劳分配,以绩效为考量方式,按照岗位确定薪资。

相关部门应当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人员开展定期、不定期相结合培训方式,对工作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政策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严格要求持证上岗,确保打造出群众满意、服务质量高、业务技能强的公共就业服务人员。

(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配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公共就业平台要做好润滑剂,在城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做好协调,使得用人单位与城乡劳动者成功对接,这就是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是作为事业单位办事的原则,并且严格保证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坚持落实。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重点在于服务、人员管理方面,已经得到全面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主要还是与人打交道,在沟通过程中应做好万全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促使用人单位与城乡劳动者获得满意结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做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以此保障社会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王延群. 新形势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02-103.

[2]李岩.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和应对策略[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9:200-200.

[3]张灿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及改良对策[J]. 投资与创业, 2019:143-143.

猜你喜欢
社保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浅谈新形势下社保基金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