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大走访”精准识贫治贫防贫

2020-06-08 02:59陈代文
当代贵州 2020年4期
关键词:贫困村攻坚精准

陈代文

铜仁市碧江区创新“五人大走访”工作机制,有效破解脱贫攻坚信息掌握不精准、政策执行不统一、问题排查不全面、难题解决不及时等问题,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精准识贫治贫防贫打下坚实基础。

铜仁市碧江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探索创新“五人大走访”工作机制,把现场办公会开到乡村基层,有效破解脱贫攻坚信息掌握不精准、政策执行不统一、问题排查不全面、难题解决不及时等问题,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精准识贫治贫防贫打下坚实基础。

“五人大走访”工作组由贫困村县级联系领导、乡镇包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组成,在走访时会同所在村民组包组干部、村民组长、帮扶干部,逐村逐组逐户开展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治工作。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由区乡村三级根据实际,能现场处理的现场拍板落实,不能现场解决的逐级研判处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政策有效宣传、矛盾及时调处、工作稳步推进。

问题在一线发现

发现基础信息不精准问题。通过开展“五人大走访”,对贫困户人口信息、致贫原因、健康状况、帮扶措施、就业就学、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现场核对研判。针对出现的人口信息存疑、政策执行跑偏等问题,实行一般问题现场解决、复杂问题研判解决、疑难问题上报解决。对一户一档数据存在逻辑错误、四卡合一公示牌填写不规范、档案资料佐证不力的情况,责令结对帮扶干部限期整改,实现客观有的、系统录的、墙上挂的、袋里装的、群众说的“五个一致”,确保脱贫轨迹清晰、脱贫成效真实。

发现政策落实有差距问题。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2类重点人群全覆盖走访,对出现短暂性困难的,及时通过民政救济、社会捐助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解住房面积和结构、医疗费用报销和子女入学开支情况,研判住房是否安全达标、教育医疗是否得到保障,对发现的问题,由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建立问题台账,逐一销号解决。

发现群众宣传不到位问题。按照党的政策好、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四个好”要求,查看结对帮扶干部是否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连心交流,用心用情做好讲清一个道理、算清一本账目、增强一份荣誉感“三个一”宣传引导工作。

发展在一线共商

共商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代表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商议产业发展方向和措施。结合全省坝区农业产业建设,推进“村社合一”全覆盖,大力发展果蔬、中药材、油茶、食用菌、生态畜牧业5大主导扶贫产业和白水大米、珍珠花生两大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经济”,作为长效产业有效补充,稳步实现增收致富。

共商优化环境方案。广泛发动群众实施“五改三化一维”工程,建设1056个智能垃圾收集清理点,设置6.5万余个分类式塑料垃圾桶、4135个果皮箱,垃圾统一清运至日处理量达650吨的海创垃圾焚烧发电厂用作发电原料。新建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413个村寨污水处理站,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共商乡村治理良策。积极探索“民心党建+X”模式,以村为单位成立农家书屋、搭建道德讲堂,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和基层司法所作用,开展“百名律师进驻贫困村参与脱贫攻坚”活动,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路子。深入开展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脱贫攻坚中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营造争贫可耻、脱贫光荣、整区出列、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干部在一线历练

压实干部工作责任。在34个贫困村组建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从全区各级各部门选派300余名优秀干部驻村,选派8名科级领导干部到深度贫困村担任支部书记。制定脱贫攻坚工作团团长、贫困村脱贫攻坚指挥长、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帮扶责任人工作责任清单,实行以组为单元落实包组责任制、以村为单元完善包村责任制、以乡(镇、街道)为单元明确包保责任制,各级帮扶主体职责明确、干有目标、做有参照。34个贫困村脱贫攻坚指挥长与区委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立下军令状。

锤炼干部工作作风。坚持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警示教育进村活动,全区43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到脱贫攻坚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上廉政党课,时刻绷紧一线干部纪律之弦。建立暗访督查机制,对县级干部帮扶走访情况进行暗访督查,实行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制度。制定脱贫攻坚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召回群众认可度不高、履职不到位、作风漂浮的干部,进行5天封闭式扶贫业务知识培训,情节严重者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以最严督查锻造一线干部过硬作风。

提升干部工作本领。全区各级干部积极参与和服务“四场硬仗”,深入实施新农合医疗保险、贫困生教育扶贫、贫困户保险参保、贫困户产业项目、贫困村集体经济、通组路连户路、农村垃圾处理、农村住房安全、农村安全饮水、太阳能亮化灯“十大全覆盖”工程,集中火力推进组组通公路、农村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安全饮水及人居环境改善等工程项目建设,抓好短、平、快产业和长效产业发展,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不断历练提升工作能力、增强为民情怀、丰富基层经验。

铜仁市碧江区委宣传部陈代文(左一)在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

关系在一线融洽

常态走访促互融。通过常态化开展“五人大走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500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干群鱼水情进一步筑牢。

宣传引导扶志气。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群众会、院坝会、文艺演出、文化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好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激活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同时,采取“政府培训+企业签约”的合作方式,组织用工企业积极参与农民技能培训,择优录用。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推动昆山用工企业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精准脱贫订单班、昆山班,定向招收碧江区内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100%安排就业,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强化服务解民忧。通过科技帮扶、送教上门、送医进户等多种方式,组织教育医疗团队进村入户开展义务帮教和健康体检等工作,让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便利。为群众免费提供证件办理、缴费报销、医保征收、保险缴纳等代办服务,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整合中药材、水果、蔬菜等10个领域70名三农专家组建三农行动专家服务团,到产业坝区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产业革命能手,满足群众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贫困村攻坚精准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