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绿体rbcL序列扩增的天南星药材及其常见混伪品的分子鉴定研究

2020-06-08 06:39许贞刘春生胡小松隋丞琳崔秀梅侯凤祥顾选
环球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伪品种间条形码

许贞 刘春生 胡小松 隋丞琳 崔秀梅 侯凤祥 顾选

药材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苦辛,归肺、肝、脾经,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1]。天南星药材通常被加工成制天南星或胆南星饮片,具有化痰、息风止痉等功效,常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斜等症[2],临床需求量大。此外,天南星入药能够起到祛痰、抗炎以及散结消肿的作用,所以其常用于抗肿瘤药物组方之中。有研究表明,鲜天南星水提取物可对小鼠子宫纤维瘤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3],且不同来源的天南星外用对大鼠外伤性血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4]。由于天南星科植物众多,全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往往就地取材入药,本草记载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情况,导致中药材天南星的市场基原混乱,很难辨别。市场上,天南星主流基原为天南星A.erubescens,除正品天南星外,常有天南星科其他种类如半夏属掌叶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半夏Pinelliaternata、菖蒲属菖蒲Acoruscalamus、千年健属千年健Homalomenaocculta等充作天南星用或混淆使用。天南星科植物多有毒,毒性反应主要表现对口腔、咽喉及皮肤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5],且不同物种毒性强度不同。吴紫君等[6]研究结果表明,天南星科3种有毒中药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生品均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其中以生半夏毒性最强。因此,正品天南星的正本清源和准确鉴定对于用药安全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天南星真伪鉴别的方法除性状[7]外,还有薄层鉴别法[8]、指纹图谱鉴别法[9-10]、近红外光学鉴别[11-12]等方法。虽然传统的鉴别方法能够对天南星进行鉴别,但鉴别方法复杂,适用范围较窄,且结果易受到产地、采摘时间、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传统性状鉴别需要极大的工作经验积累,无法快速普及。因此,为保证中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亟需建立一种稳定、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自2003年首次提出“DNA条形码”这一概念,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飞速发展,为传统形态分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3-14]。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鉴定技术,可用于中药材的基原鉴定,并且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陈士林等[15]基于大样本量实验创建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体系,并提出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目前该指导原则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别中应用越来越广[16-17]。

本研究收集市场天南星正品及其常见混伪品,运用分子鉴定技术,采用叶绿体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大亚基(Ribulose 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rbcL)基因序列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数据库,通过计算种内、种间K2-P遗传距离及构建N-J树对不同样品进行鉴定,旨在对天南星药材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准确鉴别,为市场上的天南星药材的质量评价和用药准确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MM400冷冻混合球磨仪(德国RETSCH公司),各种量程的微量移液器(德国 Eppendorf 公司),高速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BIO-RAD T100 Thermal Cycler PCR仪(德国Biomerta公司),Bio-Rad型电泳仪,JY-SPDT型水平电泳槽(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BG-gdsAUTD52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广谱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TIANGEN),2×Taq plus per mastermix(含染料)(北京博迈德发展有限公司),琼脂糖G-10(赛百盛公司)。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材料

实验材料为植物块茎,总计13份,均来源于北京华邈药业有限公司,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春生教授鉴定为天南星药材及其常见混伪品,凭证标本保存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标本馆,其余各基原物种rbcL序列均下载于GenBank核酸数据库。材料来源及样品信息见表1。

1.3 DNA提取

取样品约20 mg,经球磨仪粉碎后,根据天根广谱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使用说明提取DNA,微量核酸定量仪检测所得DNA质量。

1.4 PCR扩增

采用30 μL反应体系:样品总DNA为2 μL,rbcL正反向引物(F-5′-ATGTCACCACAAACAGAAACT-3′;R-5′-TCGCATGTACCTGCAGTAGC-3′)各1 μL,2×Mix聚合酶15 μL,ddH2O补足。

PCR反应程序:95℃预变性3分钟,30个循环:95℃变性30秒,62℃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72℃总延伸5分钟。

1.5 测序分析

扩增产物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紫外灯下检验,在500 bp左右处出现单一、明亮、清晰的条带,剩余PCR产物由北京小师弟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分析。每个样品均采用正反双向测序,以保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

1.6 序列比对及N-J系统聚类树建立

使用ContigExpress及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及序列比对,MEGA 5.0软件对序列长度、变异位点、保守位点以及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种间种内变异特点的最小种间距离、最大种内距离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进而评估该序列用于鉴别天南星及其混伪品的可靠性。

2 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天南星科4个属8个种共21个样本,其中除了13号样品(Sample 13)未能扩增成功外,其余样品均获得测序结果。经过序列校正,对序列进行分析。

表1 样品信息表

2.1 rbcL序列分析

对实验样品(Sample 1~13)及GenBank下载的天南星及其常见混伪品rbcL序列进行分析,其中样品编号Sample 1、Sample 6~12为天南星(A.erubescens),样品编号Sample 2为三裂叶半夏(P.tripartite),样品编号Sample 3~5为虎掌南星(P.pedatisecta)。样品测序结果序列拼接后显示,rbcL序列长度约为580 bp。对样品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不同种碱基组成如表2所示。样本中G+C含量分布为43.6%~45.3%。G+C含量菖蒲(A.calamus)与其他7种差异较大,剩余7种G+C含量的整体差异较小,表明亲缘关系可能较近,但是种间未重叠,说明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

表2 8种天南星科样本rbcL序列碱基组成(%)

2.2 遗传距离分析

使用MEGA5.0软件基于K2-P模型计算各样品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样本中最大种内遗传距离为0.2%,种间遗传距离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种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3%~9.2%。其中,中药天南星的正品来源天南星(A.erubes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东北天南星(A.amurense)种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小,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近;天南星属与菖蒲属种间遗传距离最大,显示其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2.3 基于rbcL序列的天南星及其混伪品变异位点分析

结合测序结果,运用DNAMAN分析软件对GenBank下载序列与样品序列的rbcL序列变异位点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除天南星(A.erubescens)种内存在1处变异位点外,其余种内均无变异位点,说明rbcL序列在同种内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基于rbcL序列的种间变异位点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一共存在56处变异位点,其中菖蒲属(Acoruscalamus)变异位点最多,其次为千年健属千年健(Homalomenaocculta),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远,而天南星属与半夏属变异位点较少,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近。

表3 8种天南星科样本种间遗传距离

注: 编号1为天南星,编号2为异叶天南星,编号3为东北天南星,编号4为东台南星,编号5为菖蒲,编号6为虎掌南星,编号7为三裂叶半夏,编号8为千年健。

2.4 基于rbcL序列的天南星及其混伪品N-J系统聚类树构建

测序结果经过软件处理后,使用MEGA 5.0软件基于rbcL序列对天南星及其混伪品进行系统聚类树的构建,结果如图1所示,在天南星N-J系统聚类树中发现,同种不同样本严格聚为一支,且节点处支持率极高,证明天南星rbcL序列在种内具有高度保守性。且天南星正品来源天南星(A.erubescens)、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东北天南星(A.amurense)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市场常见混伪品严格区别。显示rbcL序列对正品天南星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具有很好的鉴别能力。

3 讨论

天南星科药材种类繁多,植物分布广泛[18-19],植株及块茎形态多有相似,难以辨别[20],药材性状易混淆,故而导致市场上用药比较混乱。且天南星科中药多有毒[21],毒性各有不同,因而品种不清导致的混用极可能造成用药安全隐患。本实验采集市场天南星正品及其混伪品,旨在将其明确区分。

目前关于中药材鉴定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传统性状鉴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远红外、指纹图谱等方法操作复杂。而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DNA分子鉴定技术与传统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可大大提高药材鉴定的效率。且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鉴定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中药材的真伪问题,符合中药材鉴定简单、精确的特点,有明确的判断标准,能够实现对中药材及其基原物种的准确鉴定。目前,已有多种基因片段被作为植物的通用条形码而广泛使用,如ITS 2、psbA-trnH、matK、rbcL等[22]。生命条形码联盟植物工作组推荐将编码rbcL和成熟酶K(Maturase K,matK)的基因作为陆生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23]。Newmaster 等发现rbcL能够鉴别同属85%左右的物种,认为rbcL在植物类群中可作为DNA条形码候选序列,具有较好的鉴定效率[24]。

表4 8种天南星科样本变异位点分析

注: 编号1为天南星,编号2为异叶天南星,编号3为东北天南星,编号4为东台南星,编号5为菖蒲,编号6为虎掌南星,编号7为三裂叶半夏,编号8为千年健。

注:编号1~3为天南星,编号4~6为异叶天南星,编号7~9为东北天南星,编号10~12为东台南星,编号13~14为菖蒲,编号15~17为虎掌南星,编号18为三裂叶半夏,编号19~20为千年健。图1 天南星及其市场常见

混伪品rbcL N-J树(Bootstrap>1000)

目前,关于中药天南星的DNA分子鉴定已有报道,刘利平等[25]考察了4个DNA条形码(psbK-psbI,matK,rbcL,atpF-atpH)对天南星及其易混品的鉴定能力,结果表明atpF-atpH序列和psbK-psbI序列较为适用,rbcL的鉴定成功率仅为41.67%。

本实验中选择了较为常用的3种DNA条形码进行扩增比较,包括ITS、psbA-trnH和rbcL。由于收集的样品来自市场,样品表面难免存在真菌污染的情况,实验过程中在采取ITS通用序列扩增测序时发现因真菌污染导致扩增成功率不高,峰图杂乱,甚至测出真菌序列,鉴定效率较低。在对rbcL序列与psbA-trnH序列使用通用引物对其进行扩增时发现,psbA-trnH引物对序列进行扩增时出现扩增失败率较高的情况,故而本实验主要采用叶绿体rbcL序列对天南星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别研究。实验过程中发现rbcL序列具有易扩增、通用性好、Blast比对简单的特点,且其鉴别效率高,可完全将天南星正品与其常见混伪品分开。

本实验结果表明rbcL不仅可将天南星及其混伪品准确区分,且在实验条件下扩增成功率92.31%,测序成功率100%,鉴定成功率100%,效果均高于前人研究(扩增成功率88.16%,测序成功率96.88%,鉴定成功率41.67%)。通过对比前人实验,发现前人实验材料大多为天南星属植物,而本实验主要涉及多个属种之间样品的鉴别,故而推测rbcL序列对于鉴别同属不同种物种效率较低,对于不同属种之间的鉴别则表现出较高的鉴别效率。另外,前人所用实验材料为植物叶片,实验材料所选用的植株部位不同,鉴定效率可能也有所不同。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且扩增叶绿体片段的引物是通用的,便于实验操作,采用叶绿体片段序列进行植物物种鉴定可避免污染(如真菌),大大提高鉴定效率,在植物物种的分子鉴定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伪品种间条形码
三峡库区支流花溪河浮游植物种间关联及影响因子分析
种间距离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土壤理化性状及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小蓬竹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
创意条形码
红花伪品及其染色物的检测探讨
种间嫁接对连作障碍土壤上咖啡生长及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①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
有趣的条形码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近红外光谱法青皮药材真伪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