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康复的效果分析

2020-06-08 07:54袁凤辉薄建颖梁晓慧孟杨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处方脑梗死评估

袁凤辉,薄建颖,梁晓慧,孟杨

(开滦总医院内科,唐山 063000)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梗死在脑血管病患者当中的比率高达75%[1],脑梗死发生后遗留偏瘫的患者高达80%[2]。目前,虽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活率已经大大提高,但是,急性期过后较大比例患者会出现语言沟通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下降等多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或死亡[3]。

老年综合评估(CGA)能够从多维度全面、系统地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从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制定系统的诊疗计划,以保持老年人的最佳生活质量[4]。CGA 作为现代老年康复体系的核心技术[5],已经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6]、冠心病患者[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CGA 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康复,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抑郁水平,同时能够降低医疗花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16]。本研究将老年综合评估应用于指导制定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6 年2 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5 岁的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其资料中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评估干预组各150 例。对照组中男性96 例,女性54 例;年龄(72.74 ±5.67)岁。评估干预组中男性102例,女性48 例;年龄(73.92 ±4.25)岁。两组患者在干预前CGA 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年龄≥65岁;(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7]的诊断标准,经磁共振成像(MRI)或者颅脑CT 得以确诊;(3)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70 分为纳入标准;(4)有相对固定的陪护人员;(5)能完成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住院时间<14 d;(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存在其他对运动、感觉、认知存在影响的疾病,例如关节病、严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发症等;(4)严重认知障碍及意识障碍,无法完成问卷;(5)伴有血液病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3 研究方法 评估干预组住院第1 天均完成CGA 评估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18]。对照组给予常规老年脑梗死对症治疗,评估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CGA 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治疗。制定CGA 干预处方:(1)焦虑抑郁处方: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患者多进行健康有益的交流,多参加社交活动,作为临床医师,要多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力帮助他们,讲解康复成功案例,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便秘处方:对于便秘患者,仔细查找出现便秘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知道患者多吃有益身体健康的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进行治疗。(3)认知及情感障碍处方:加强与患者及陪护家属的交流,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病情,加强巡查病房的力度,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尿失禁处方[19]:对该类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包括定时排尿及控制排尿冲动;指导患者正确收缩盆底肌肉,使两次排尿之间间隔时间延长;床边放置便携式马桶,方便患者二便,减轻尿失禁患者的思想负担。(5)营养障碍处方:加强与患者交流,及时掌握造成患者营养障碍的主要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以消化道疾病为诱因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知道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口腔疾病为诱因的患者,及时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以情绪不良为诱因的患者,及时加强心理疏导;以肢体活动功能障碍为诱因的患者,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应协助翻身,使用翻身垫等压疮防护用具预防压疮。(6)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处方:指导看护家属为无法进行主动活动的患者进行床上被动功能锻炼,包括上下肢各个关节部位的抬高、外展等活动,每个关节活动10 次,2 次/d。(7)用药管理宣教处方:了解患者所有服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告知家属一旦出现不良药物反应及时就医。(8)听力障碍处方:能够及时进行诊治的耳部疾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诊疗;如果不能够解决的听力障碍,与患者交流时可以采用手写等方式进行交流。研究对象住院2 周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

1.4 CGA 效果评估标准 两组入院时和干预2 周后生活质量使用SF-36 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和精力、机体疼痛、总体健康8 个方面,所得分数越高,表示各方面情况更为优异。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通过正态性检验,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其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力、机体疼痛、总体健康各项得分均有所提升,但是评估干预组治疗后各方面得分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得分(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常伴有功能衰减现象,包括躯体、精神、心理、社会等[20]。因此,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治疗必须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治,CGA 满足了这一需求。老年脑梗死患者在承受极大的身体病痛同时,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情绪,心理健康受损,因此,他们需要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护理。研究表明[21],全方位个性化的照护服务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情绪及营养等状况。老年综合评估能够指导制定诊疗计划,从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22]。

本研究发现住院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其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力、机体疼痛、总体健康各项得分均有所提升,但是评估干预组治疗后各方面得分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这与薄建颖[23]、段永丽[24]、梁晓慧[25]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采用CAG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照护,与传统的照护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结合老年综合评估进行的全方位个性化的照护不但关注患者的躯体病痛,而且关注了患者的精神状况。在有针对性的提高患者躯体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社会角色功能,促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处方脑梗死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人间处方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处方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