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这一篇”把握“一整本”

2020-06-08 15:45罗凤琼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泥人张奇人评书

【摘要】本文以《刷子李》向《俗世奇人》的拓展教学为例,提出要善于捕捉“一篇”与“整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努力构建“1+1”或者“1+X”教材体系的教学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阈。

【关键词】《刷子李》 《俗世奇人》 “1+X” 整本书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指出:教科书永远都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内在的阅读需求。为此,部编版教材在编排中努力构建“1+1”或者“1+X”的教材体系,旨在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紧扣单篇与整本书之间的关联,形成从精读向整本书阅读的拓展。下面,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中《刷子李》向《俗世奇人》的拓展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把握,借助目录感知小说特质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先生写的描写普通百姓的小说集。整本书由一个个单列的普通人物构成,但这些单独成篇的文本有着共同的创作特点,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文本进行精讲细读,让学生形成“一叶知秋”的认识。

比如,教学《刷子李》时,教师应紧扣小说创作的三个核心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引领学生感受短片微型小说中情节紧凑、集中的特点,相机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如何将教学的关注点从原本的“一篇”转向“一本”呢?教师应该以书中的目录为桥梁,让学生对整本书的概貌进行体悟,并学会捕捉关键词句。首先,引导学生借助目录阅读整本书中的相关篇目,如《苏七块》《酒婆》《冯五爷》《青云楼主》《泥人张》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本书之间的情节和人物一人一篇,互不干扰。其次,组织学生对自己相对感兴趣的篇目进行猜测:这篇小说可能描写的是什么呢?有教材课文《刷子李》这一参照物,学生有的猜测《泥人张》主要描写一位张姓艺人捏泥人的高超手艺,有的猜测《张大力》一定是描写了一位力大无比的勇士的故事。通过借助目录这一平台,教师先让学生对整本书形成了整体性概括的了解,为激发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铺垫了情感认知的基础。然后,组织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与思考,通过猜测的方法对书本中相关的篇章进行定位和捕捉,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为后续深入阅读整本书奠定基础。

二、关注语言,借助评书咀嚼“津味”风格

语文学习的关键就是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内容都决定了作者所采用的语言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以传统地道的天津卫为背景,展现了独特年代下天津人生活的状态,因此这本书的语言洋溢着浓郁的天津味道。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天津快书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语言,夯实学生对小说语言的感知和积淀。

比如,教学《刷子李》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形象的基础上,选择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语段作为评书的内容。如先围绕着文本进行多维度、多形式地反复朗读,尤其是关注小说中与我们常态生活不一样的新鲜词语和语句,并相机感受这种表达的好处;然后播放天津快书的视频录像,让学生感受评书的动作、神态,并围绕评书表演说说自己的感受,思考如果围绕着课文中某一个段落说一段评书,自己应该怎么做;最后鼓励学生模仿评书表演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目,让学生利用评书进行迁移训练,说说其他小说中的内容,从而以评书的方式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教材中的一篇转移到整本书中的多篇上。

在如上教学中,教师所引入的“天津快书”就起到了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是借助评书引导学生快速关注并吸收课文中的语言;二是以评书作为一种跳板,从教材的一篇跳到整本书教学,更好地引领学生思考,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体悟形象,借助角色把握人物形象

通过这篇典型课文的学习,以及阅读目录之后的猜测,很多学生已经对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并不陌生,也知道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普通百姓中的绝活,因此所有的人物都在普通俗事之中彰显了一种独特的奇绝特点。作为小说创作的一个人物,刻画人物形象就成为了揣摩作者写法的一个根本,更是阅读小说时的核心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从课文入手,引领学生关注课文中刷子李在刷浆之前、之时、之后的过程,感受刷子李的人物形象特点。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自由默读课文3到6自然段,圈画出能够反应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并适度进行批注。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时,教师可以紧扣语段中“悠然摆去”“悠然摆来”“清脆”“鼓点”等关键词语,感受刷子李在刷墙时动作之娴熟以及胸有成竹的自信,并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想象刷子李独特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对人物的奇妙绝活和人物特点的感受之中。在进行梳理和总结时,很多学生发现作者使用了正面为主、側面烘托的方式,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相机从整本书的其他篇目中挑选出一个典型的篇章,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其他的语段,真正学会把握《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形象,从而实现从“教材之一篇”向“课外之一本”过渡。

四、揣摩对象,借助语段梳理情节脉络

在完整教学了《刷子李》之后,教师可以相机选择一篇在结构特点、语言风格上与其较为相似的文本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俗世奇人》中的另一经典篇目《泥人张》,让学生带着对课文学习方法的积淀,尝试以快速、分段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猜想情节,实现了“1+1”的教学效果。但在引领学生阅读《泥人张》时,有一位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通读全文,而是采用分段阅读、分段指导的方式。比如,阅读片段一,该教师组织学生猜测情节:面对他人的戏弄,泥人张会以什么方式来应对呢?先激活学生深入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在后续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印证或者反思,形成基础性的认知积淀;阅读片段二,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泥人张的手艺真是令人咂舌,比海张五更像海张五。当泥人张撑起大伞之后,又会发生哪些的事情呢?片段式的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一个部分之后,能够跳出文本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预测来推理后续情节,这是学生延续着作者呈现出来的文脉进行的猜测,更是依循着人物形象对小说的情节设置。在片段阅读之后,教师又将学生所阅读的片段整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触摸局部之后获取整篇文本的信息,满足好奇心。最后,该教师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教材中的《刷子李》和拓展的《泥人张》,在整体感知后提炼出其表达上的共性特征。这些共性之处将成为学生解构整本书阅读的钥匙,使学生在对比中明析这两篇小说在创作上的不同点。这样的梳理便于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来解构文本,从加深了对小说文体的再度认识。

由教材中的“一篇”到课外的“一本”,并不是一步就能跨出去的。如上教学中,教师选用了另一篇经典作品《泥人张》,作为由教材中的“一篇”到课外的“一本”过渡的桥梁,在提炼共性、辨析差异的过程中,为学生高效阅读《俗世奇人》奠定了基础。

推动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拓展已经成为当下部编版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走向,教师要善于捕捉“一篇”与“整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紧扣这种关联及时设置学习情境和策略,真正推动语文教学从精读向整本书阅读过渡。

作者简介:罗凤琼(1980— ),女,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泥人张奇人评书
我们班的俗世奇人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俗班奇人”——舞王李
蒙养山房评书法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论民间艺术的传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以“泥人张”为例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
我爱听评书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