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2020-06-08 10:43赵博宁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高职

【摘 要】本文阐述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学生课堂研讨学习、课后学生巩固学习等方面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型,并以教学内容“用游标卡尺检测工件尺”为例,从课前教学活动、课堂活动、课后教学等环节论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职  机械测量技术  混合式教学模式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151-03

当前,在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技术应运而生,为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有效地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融合起来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机械测量技术课堂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文拟分析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型,并以教学内容“用游标卡尺检测工件尺”为例,论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是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在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用到,比如普通车工实训、数控车工实训、钳工实训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公差以及测量部分的基础知识,更要熟练掌握基本量具的使用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量具对零件进行检测。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涵盖公差和测量技术两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公差内容抽象难懂,是教学难点;测量技术部分以学生实践为主,设备操作使用是教学重点。

机械测量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熟练使用量具的技能。由于测量工具以及检测仪器的缺乏,加上仪器更新快且成本昂贵,造成实践教学薄弱,无法系统开展实践教学。二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由于教学设备以及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抽象难懂,久而久之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三是忽略了技能的考核。本课程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因此考核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操作技能,而目前采用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仅考核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忽略了技能的考核。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一)将枯燥乏味的被动接受课堂转变为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课堂。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叠加性和课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慕课、微课等生动的教学资源加入到课堂之中,让枯燥的课堂转变为形象的、生动的课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拓宽学习空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能通过课本和课堂上的教学来学习知识,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将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学生在上课前就可以进入课程学习平台预习课程,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观看相关视频,学习相关知识点,完成相应的任务,还可以在论坛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课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教学平台上的资源复习和巩固课堂上的内容,教师则可以对学生的提问和见解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对学生的困惑给予解答。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在线教育终端app纷纷出现,而处于新时代的学生对这些新生的学习手段趋之若鹜,因此网络技术教学平台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些网络技术教学平台,恰恰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载体。这些优质的教学平台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教师的工作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中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课后以学生巩固和教师总结为主。课前和课后教学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课中教学在理实一体化实验室进行。

(一)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且课堂课时有限,因此在课前这一阶段,教学活动非常重要。教师的主要活动有:制定预习任务单和课堂教学任务单,发布任务单、学习课件和视频,与学生讨论交流和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主要活动有:查看学习任务单,观看视频和课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预习体会或者疑问。在课前,教师设计预习任务和学生预习任务中的微视频非常重要,如学生提前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就不必花大量时间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课堂上学生只需运用测量仪器完成任务即可。

(二)课中学生课堂研讨学习。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面对面进行。教师的主要活动有:对课前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对课程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层次讨论、对学生课堂讨论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学生活动主要是:听讲共性问题的解答、重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分组讨论重难点的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完成课堂上的任务,最终进行评价总结。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引导和答疑作用,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主要采用引导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三)课后学生巩固学习。课后阶段主要是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以填空题、选择题和简单题为主,以巩固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完成课后作业,也可以以文档的形式在教学平台上提交到作业区,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查阅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可以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的评价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掌握的知識进行复习。

四、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以“用游标卡尺检测工件尺”教学内容为例对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探讨。

(一)课前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包括三部分:一是制定教学目标并上传发布。教学目标为:能收集了解轴尺寸公差定义及卡尺结构原理等信息,能与组员共同制订检测方案,会用卡尺测量工件尺寸,能检查和纠正工作差错,能对不足和进步进行较为客观的自评和互评。二是制定教学课件和微视频并上传发布(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三是制定课前学习任务单并上传发布。

课前学习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学习平台下载视频《用游标卡尺检测工件尺寸》并观看。二是观看完视频和学习课件后回答下面问题:

(1)若量具误差+0.1,测量值20.1,那么实际尺寸是多少?

(2)針对任务1,完成以下表格填写

学生活动为:在线观看视频和教学课件,完成课前教学任务单的任务,提交课前任务单内容到作业区,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疑问或者体会。

(二)课堂活动。教师活动包括五个方面。其一,解答课前学习的问题:若量具误差+0.1,测量值20.1,那么实际尺寸=测量值-量具误差=20.1-0.1=20。其二,讲解重点、难点,即讲解轴与孔的定义、尺寸的定义、偏差的定义、尺寸公差的定义、示范游标卡尺的使用。其三,布置本次课任务。选用卡尺检测连接轴长度及直径尺寸精度,并出具检测报告。其四,巡视,观察学生讨论,提取问题。其五,交流、总结。

学生活动包括:其一,听教师讲解并领取本次课任务。其二,分组讨论并拟定检测步骤。分析检测要求、制订检测方案、检查量具、检测零件尺寸、记录检测结果、检查和纠正检测结果、展示成果。其三,小组检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单独检测。通过查看计量器具的使用手册和教师示范,完成检测任务并填写检测报告。其四,小组检查检测结果。检测结束后,要对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即检查检测方案是否合理,检测项目是否已经完成,量具使用是否规范、读数是否正确,根据检测数据对零件的合格性的判断是否正确,如发现有不合理的予以改正。其四,展示成果。其五,评价。包括:自评,即学生自己填写评价表;互评,即展示成果后,学生互评。

最后,教师点评,表扬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给予综合评价。

(三)课后教学。教师批阅课后作业并反馈给学生,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完成作业并上交。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与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重点是学习过程的考核,而机械测量技术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测量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非常适用于机械测量技术的考核。课程考核分两大模块,即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分别占60%和40%。过程性考核包含学习态度、预习情况、实验技能、实验报告、课后测验和应用创新考核,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终考试。学习态度方面主要评价出勤、任务参与积极性,采用“教师评分+线上系统评分”方式。预习情况方面主要考核线上教学视频和课件学习情况、预习效果,采用线上测验、线上系统评分方式。实验技能方面考核操作规范性、故障排除能力、实验速度、准确性等,采用教师评分方式。实验报告方面考核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采用教师评分、课后测验实验知识点、线上系统评分的方式。应用创新方面考核掌握程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能力,采用“教师评分+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期终考试对实验操作进行现场考核,采用教师评分方式。

实践证明,对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机械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峰.《机械测量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

[2]文翠芳.浅谈中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教学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14(9)

[3]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

[4]谢茂森,张家录,钟嘉明.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3)

[5]李必新,肖文君,刘万松.中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研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业,2018(12)

[6]项聪,骆雪超.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实践探索,2005(10)

[7]盛先锋.高职院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路径[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12)

[8]强军.“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2018LXB0180)

【作者简介】赵博宁(1981— ),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方向。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