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校高一新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

2020-06-08 10:37汤朝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希望心理资本自信

汤朝霞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普通高中学校高一新生心理资本现状。采用张阔等编制的心理资本问卷对一所普通高中高一新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1)普通高中学校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总均分高于理论中值,其中希望维度的平均分最高,韧性维度的平均分最低。(2)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在自我效能和韧性两个维度上也存在性别差异,且都是男生高于女生。(3)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同学整体心理资本水平存在差异,在自我效能、韧性、乐观三个维度上也存在差异,且都是实验班同学得分高于普通班同学。(4)不同籍贯的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韧性、乐观三个维度上也存在差异,外省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情况以及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得分都最高。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资本;自信;希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6-0009-04

一、引言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其中健康生活的基本内涵是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其中健全人格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1]。

作为一名高中心理教师,我时常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听到学生们缺乏自信和希望的声音。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偏下的高中,生源不是特别理想,大多数学生进校之后不够乐观,自信心严重不足,对于未来也缺乏目标与希望。在新高考背景下,需要学生有生涯规划的意识,但是谈到未来,学生们大多一片茫然。如何提升本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他们在新高考背景下可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些现实的困境与目标,恰巧与“心理资本”这一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4年,路桑斯(Luthans)從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积极心理资本概念,简称心理资本。这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力量,是促进个体成长和行为绩效提升的重要资源。

路桑斯在2006年对心理资本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以获得成功;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以取得成功。概括为四个维度: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并不是单独地对个体或者组织产生影响,而是协同发挥作用,其协同发挥的作用远大于这四个维度单独发挥作用之和,并且心理资本是可以测量、改变和开发的[2]。

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企业员工的研究、探求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关系,相应的测量工具比较少,且多是针对企业员工而编制的。心理资本在学校领域的研究不多,针对高中生的研究更少,研究内容涉及高中生心理资本现状,与学习、心理健康等的关系,以及干预研究、提升策略等[3]。

高中阶段是特殊而又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重要影响的时期。高中生生理快速成熟,心理却相对落后,内心世界丰富且封闭,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高中生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社会信息的侵入、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种种矛盾与冲突,如自信缺失、人际关系失调、悲观等[2]。高一新生适应问题突出,更需要老师、家长等为其提供更多的心理资本培养策略,帮助其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拟探究本校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现状,为后续制定和实施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45份,回收有效问卷743份,有效率99.73%。其中男生421人,女生322人;实验班379人,普通班364人;本市学生455人,本省外市学生156人,外省学生132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张阔等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共26个项目,包括四个维度:自我效能(1,3,5,7,9,11,13)、韧性(2,4,6,8,10,12,14)、希望(15,17,19,21,23,25)、乐观(16,18,20,22,24,26)。该问卷对每一题目的评价均按Likert式七点量表进行,其中8,10,12,14,25为反向计分。

本次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是0.873,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81~0.795之间。

(三)统计方法

问卷均以无记名的方式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我担任主试,分批次在一周内对被试进行施测,被试在网上填写并提交问卷,施测场所为学校电脑课室。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处理。

三、结果

(一)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整体状况

研究数据显示,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总平均分为4.52,标准差0.76,总分及各维度分数见表1。由表1结果可看到,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水平整体上高于理论中值(问卷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理论中值为4分),其中希望维度的平均分最高,韧性维度的平均分最低。

(二)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本次调查中男生421人,女生322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的整体心理资本水平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和韧性两个维度上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且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三)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水平在不同班级上的差异

本次调查中实验班379人,普通班364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整体心理资本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韧性、乐观三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实验班同学得分高于普通班同学。

(四)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水平不同籍贯的差异

本次调查中,学生籍贯为本市455人,本省外市156人,外省132人。通过方差分析,对其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4。

表4结果显示,不同籍贯高一新生整体心理资本情况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自我效能、韧性、乐观三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在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韧性、乐观维度上,均是本省外市得分显著高于本市学生,外省学生显著高于本市学生,但外省学生和本省外市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维度,外省学生显著高于本省外市,外省学生显著高于本市学生,但本省外市学生得分和本市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整体状况

从结果可以看出,高一新生心理资本整体处于中等偏上(4.52>4)的水平,其中希望维度的平均分(4.87)最高,其次是乐观和自我效能维度,韧性维度的平均分(4.29)最低,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4]。十五六岁的美好年华拥有较好的心理资本水平是正常的,但其实总分和各维度也只比中间值高一点,所以总体状况只能说一般,不算特别好。当然,因为调查是在开学前两个月内完成的,所以一部分学生还处在适应期,这可能会对结果有所影响。另外,韧性维度得分偏低,说明高中生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复原力不够。因此从心理资本角度出发,培养高一新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更是我校的实际情况。

(二)高一新生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

在性别方面,男生和女生的心理资本总均分以及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均分存在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p<0.001)的水平,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4]。整体上,男生的心理資本水平高于女生。从生物遗传上来看,一般情况下男生更高大,更有力量,在应付一些事情时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从社会发展层面来说,男女分工不同,社会期许不同,社会对男生的期许高,男生承担的责任更大,男生对任务的控制感更强,所以男生在社会期许和承担更大责任的过程中,需要更高的自我效能,而且这一过程本身就能培养一个人的自我效能[4]。一般情况下,女生感性思维比较突出,加上高中生还处于青春期,女生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容易受环境影响,挫折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其韧性水平不如男生高。

(三)高一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班级上的差异

学校划分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初衷是因材施教,也就是常说的分层教育。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学生在总体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但是有研究指出,学习成绩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更有积极意义,成绩好的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主观评估,接下来内驱力更足、行动力更强[5]。

高一进校分班的主要依据是中考成绩,所以实验班的同学整体中考平均分肯定是要高于普通班同学的。同时,一个班级的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也至关重要,两个月左右,班级氛围已经对学生有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用心学、对未来有信心、乐观面对生活等。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验班的同学,也就是学习成绩更优异的同学在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更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自我,以取得成功,同时他们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也会有更积极的归因。

(四)高一新生心理资本在不同籍贯上的差异

关于籍贯(出生地)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较少,结合近年来本市学校的一些发展特点,以及对周围同学的一些了解,本次研究考察了不同籍贯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情况。本次调查中,学生籍贯为本市的有455人,本省外市156人,外省132人,可以看到本市学生占了61.2%,但是从总体心理资本水平和各维度均分来看,本市学生的得分都是最低的,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东莞市有超过 600 万外来人口,很多人虽然不是东莞户口,但基本都多年在东莞生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在本市入学,尽管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中考招生还是会有区别,例如2019年中考分数线,我校第一志愿本市户籍607分,随迁子女要637分,30分的差距不是小数目。因此对不同籍贯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探究,其实可以细分出诸多方面的要素,其中之一就是成绩。在对不同籍贯高一新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行事后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韧性、乐观维度上,均是本省外市得分显著高于本市学生,外省学生显著高于本市学生,但外省学生和本省外市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随迁子女之间是不存在差异的。所以,籍贯不是本市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对高分)在其高中阶段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更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然这只是针对我校的情况,后续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而且可以对不同籍贯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展开更多的研究。

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不仅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高中生将来适应社会培养积极的心理能力,对提高其对将来生活的适应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调查结果可以为提升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注:本文为东莞市教育科研2018年度规划课题《高中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干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GH298)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行为与研究,2017,15(2):145-154.

[2]赵俊. 高中生心理资本调查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基于常州市S校的个案[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薛茜,薛义荣.心理资本与高中生心理资本现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4):50-52.

[4]杨小江. 高中生积极心理资本、情绪智力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学,2017.

[5]马翠霞.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积极心理资本与生涯发展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东莞,523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希望心理资本自信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