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点、链、区”: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2020-06-09 12:18彭金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衔接中小学

彭金菊

[摘要]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首先要找准“衔接点”,要辨析中小学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的科学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承上启下,合理运用小学教学情境导课,从教学方式上找到“衔接链”;最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从“学习科学”转变为“探究科学”和“运用科学”,找到衔接的“核心区”。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7-0085-02

现行的中小学科学教材是按照九年一贯制的课程标准编制的,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属于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在办学形式上九年义务教育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将面临许多客观的变化,一方面是初中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及呈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与小学的截然不同。对于这些变化,有些学生适应起来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心理上很难接受,掌握知识也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小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而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作为科学教师,笔者尝试着从科学学科的角度探讨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差异,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研究怎样做好初中科学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

一、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的主要差异

1.课程目标、内容的差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也导致了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切人点较低,难度较小,重视趣味性,探究的也只是一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初中科学课程则比较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科学教材的容量增加,如有时初中科学一节课的内容就相当于小学科学一个单元的内容,难度也不断地加深,在描述科学现象以及规律时,往往会数学化或者是进行定量说明。

2.科学素养培养的侧重点差异

在小学阶段,比较重视学生描述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解释说明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学生科学探究经验的积累,不重视学科术语的运用以及科学结论的得出。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对常见物体的观察,以测量为基础,对物体及其属性进行检验和定性描述,学会简单地}己录观察结果和测量结果,并以口头方式、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报告和交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简单实验的设计来进行科学问题的探究。而到了初中阶段,相关要求有了明显提高,比如除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外,还要求学生确保定量测定的准确性,引导学生通过变量控制法来进行问题的探究。初中科学的教学日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日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1.精准辨析中小学科学概念间的关系,从学科知识上找准“衔接点”

小学科学概念体系和中学科学概念体系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初中科学延伸和发展了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怎样将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帮助学生进行新概念的建构,是做好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关键点。

对此,教师不但要深入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小学科学教材,还要了解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并做好教材的分析和整理T作,对中小学科学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及教学日标进行分析和区别,帮助学生重新进行概念的建构。一方面,教师应让学生通过白己原有的知识概念来对所学的新概念进行同化,切实完善概念体系;另一方面,若是学生以往的经验无法进行新知识的同化,那么便必须进行概念体系的重现和改造。

2.合理运用小学教学情境,从教学方式上找准“衔接链”

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从小学科学的教学方式“入”,再由初中科学的科学探究“出”,承上启下,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好奇心是最好的教学“引子”,在教学的引入环节,教师很有必要退回小学的教学场景中,不妨设置游戏、魔术、悬疑片等各种情境,吊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一点一点地给出你的“菜”,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例如,在教学“阳光的传播”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也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在影子的形成上的应用。于是,笔者教学时就利用学生学过的影子设置情境引入新课。上课时,笔者请学生欣赏2014年央视春晚的一段视频“创意舞蹈——符号中国”。待学生欣赏完,笔者告诉他们刚才欣赏的舞蹈其实就是演员用自己的肢体影子完成的表演,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在投影仪的灯光下给大家表演一段影子戏。本节课通过视频、动手表演影子游戏的方式再现了小学的学习情境,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和小学息息相关,并带着好奇心进入新知识的探究状态,顺利地從小学的影子过渡到初中的光在固体、液体、气体等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教学中。

小学科学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创设与小学科学教学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他们熟悉的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利用知识与经验去顺应同化所学新知识。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撂究,从学习方式上找到衔接的“棱心区”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为主,要求学生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进行简要的描述,小学科学主要是从科学现象中学习科学知识;而初中科学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建立猜想,从设计实验方案到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并得出科学结论,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有效的教学和学习,都是基于学生已有的发展区进行建构的,它不是推翻重建,也不是随意地突然拔高,要符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智特点和生活体验。作为初中科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科学教材体系,做好学生的学情诊断,以小学教学情境人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做好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基础点在于教师对中小学科学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比对分析,关键点在于教师基于学情的因势利导和层层深入,核心区是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衔接中小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