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对幼儿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
——如何做好观察记录

2020-06-10 08:08⦿顾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植区种子植物

⦿顾 怡

一、种植区的设置及种植区的优点

种植区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幼儿在此可以探究、构建对生物生命的基本理解,例如外形特征、生命周期、栖息环境、变异性、差异性以及相互依赖性等科学知识或概念。从活动程序来看,播种时幼儿可了解不同类别的种子,了解点种、苗种等方法,习得种子萌发的条件等;管理时可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对比与分类植物的不同部位和功能;采收时可交流果实成熟度的判定标准、收割方式、食用部位等。只有幼儿学会观察、预测、实验等这些技能才能掌握植物科学知识。同时,活动以护持、引导幼儿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对现象的质疑及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贯穿始终。

(一)种植区的创设,有利于发展幼儿认知水平。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思维多以直接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进行活动,由于年龄小,孩子们的感官刺激很小,而种植区展示在孩子面前的便是一个多彩的、真实的世界,里面的东西摸得到、看得见、闻得着,是孩子们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积累得到的认知概念,而非靠语言和视觉图片来间接认识。种植区有助于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的科学信息、直接经验,并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和概念。

又如让孩子了解“植物”的概念,有“根、茎、叶”三部分组成。何为根?何为茎?何为叶?教师如果利用图片在集体教学中讲上半天,才能让孩子获得“一知半解”的经验。如果让孩子们到种植区真实地面对植物,孩子们会在观察、比较中获得这些概念,还会产生探究的欲望,为什么不同的植物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植物会落叶,有的不会。随着种植区植物的增多,孩子们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在种植区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把三粒黄豆按上、中、下的顺序用线系好,放入水中,让最下面的一颗完全浸入水中,中间一颗刚好碰到水面,最上面的一颗裸露在空气中,没有水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发现最下面的那颗黄豆腐烂了,最上面的那颗干瘪了,只有中间的那颗黄豆发芽了。通过观察、比较,孩子们了解了发芽与空气及水之间的关系,掌握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理解了空气、水和种子发芽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二)种植科学化,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从而发展幼儿探究能力,是我们对于“种植科学化”的定义。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实践工作:

第一,在实验观察区中自主探究我们发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有目的的创设实验观察区。持续开展主题类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关注植物本身的生长过程中,运用观察、记录、猜想、分析等方法,探寻其背后的奥秘,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探究经验。孩子们创设的“水里的空心菜”,孩子们在对空心菜连续的生长观察中,发现植物并非只能生长在泥土里,水分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物质。大四班的“蘑菇生长记”,让孩子们见识了神奇的“菌棒”,了解了蘑菇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找到了“菌棒里的蘑菇总也长不完”的原因。他们不断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继而进行猜想、查找资料、验证,从而解决问题。他们不断的建构已有经验,探究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

第二,在科学活动中建构经验种植园是研究活动的根据地。我们充分利用种植园,开展了“种植前、种植中、收获后”的一系列认知、观察和探究活动。如组织幼儿在种植前对劳动工具进行认识;感知泥土的特性;观察种子的外形特征等。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对比和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了解与植物共生的昆虫及其他动物;对植物生长进行记录与测量等;收获后引导幼儿对果实种子进行观察、对比、收集、再加工等等。当孩子对四季豆的茎进行观察后,我们加以语言组织,使幼儿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自己寻找资料查询,寻求教师帮助等,他们知道了什么叫“藤蔓植物”,哪些植物又属于藤蔓植物,还发现同一种植物在向上攀援的过程中,茎都是朝着相同的方向卷曲攀爬的。孩子们在观察蚕豆后发现,蚕豆外壳上多了一些像“芝麻”一样的小黑点,为了弄清这些黑点的来历,他们展开了新的探究活动。他们询问有种植经验的张爷爷,求助于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最后找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并且在爷爷的帮助下开展了一次喷施农药的杀虫行动。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进行预设活动,同时还特别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适时生成新的科学探究活动。幼儿的经验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不断得到建构,科学探究能力日益提高。种植童话化,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如何让幼儿学会观察并记录?

(一)设立种植区角。由于幼儿园活动场地有限,不能在户外进行种植,但为了让孩子有更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在班里都设立了种植区,运用盆栽的方法种植一些蔬菜,如葱、蒜、土豆、萝卜、白菜、豆角、黄瓜等,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等。小朋友们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选择土质肥沃的土壤,一起制作精美“花盆”,用来种植植物。

(二)组织幼儿在泥土里进行种植,还尝试了水养大蒜、洋葱等蔬菜。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发芽方法,如有的将种子放在水中发芽后再放入土中养,有的把种子直接种在土里,但总体发现大蒜、洋葱容易在水中发芽、生长,长势良好;但黄瓜、豆角等种子在水里不容易发芽,而这些芽长出来后很可能会发霉。老师可以根据刚才发生的情况快速组织幼儿进行新一轮的发芽实验,将黄瓜、豆角等种子用湿布包裹,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种植兴趣。

(三)观察与记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管理,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其生长变化过程,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种植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和坚持性。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曾总结为放手要大胆、观察小心、耐心的等待、适时的指导。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四下看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

第一,做好标签。家长、教师帮助孩子将带入园的材料做好标记,尽量做得详细些。同时教师和家长鼓励孩子,主动将自己带来的材料介绍给班上其他的小朋友。

第二,合理分工。根据幼儿平时的能力差异,好次搭配,分成小组,小组之间轮流负责。

第三,引导观察。老师和家长平日里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利用双眼去观察植物表面的特征,有手去触摸植物表面的纹理等等。孩子们在长时间的照料植物的过程中,逐渐会养成了自觉和不自觉的观察习惯,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自然会不断提升。

第四,勤加记载。幼儿每天早上到达种植区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哪些变化就记录下来。只有让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才能让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头脑中生根发芽,进而指导孩子进行实践活动。由于幼儿自己不会写字,所以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来描述,或者通过口述给教师,由教师帮助记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哪种植物喜欢水,哪种植物喜欢阳光……

(四)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巧妙利用各种农作物的果实、茎、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计划地引导、支持、鼓励幼儿进行有趣的探索活动。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各种植物种子做发芽实验等。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

(五)分享并交流喜悦

1.在班上开展种植区成果交流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互相评价,分享成果,展示自己。

2.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进而对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大力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当果实成熟之后,所有幼儿一起欣赏,由教师拍摄作为记录,然后用植物果实、茎叶制作精美的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三、总结阶段: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培养科学意识

孩子们亲手进行实践种植活动,尝试在泥土和水里的不同种植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从而发展了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种植后,老师就跟幼儿一起讨论形成了种植活动实录。通过孩子们的努力,种植区里的蔬菜绿油油、水灵灵的,可爱极了。孩子们脸上的愉悦、自豪与满足,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结出果实的情况并不理想,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结果,有的瓜刚长的很小就夭折了,有的只开花了,并没有结果。我们询问了农民家长,也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盆栽的蔬菜瓜果不结果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盆栽种植普遍缺少的哪些微量元素。

(二)无法和其他植株传粉。虽然我们进行了人工授粉,但由于技术不高,再加上管理中打顶不及时,坐果率不高。

(三)由于我们选择的是盆栽,盆多是我们自制的,不是很大,植物根系生长受限制,吸收的养分不足以供应结果。

(四)教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如果遮蔽不好,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四、结语

种植区里有喜有悲,我们更关注的是种植里蕴藏的教育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间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种植区的创设正是实现这样教育的一种途径,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种植区种子植物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基于波段增强的DeepLabv3+多光谱影像葡萄种植区识别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