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2020-06-10 08:09朱冬梅
小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举例直观平行四边形

⦿朱冬梅

在课堂上,我们对于推理能力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误区,对教材中有关于推理内容的研读比较肤浅。同时,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未能紧密联系合情推理,促就学生对推理活动的参与水平较低。针对这一种情况,为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要准确把握好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认真审视学生推理能力发展情况。

一、在直观中增强推理感知

推理,要以已有事实为切入点,结合对事实的感悟进行判断、猜想。而直观情境,能够加强学生对事实的感知,唤醒学生探究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推理活动。对于直观情境的设计,要保证其所使用材料的科学性、可信性。同时,要具备一定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此外,对于直观情境中素材的选择,要尽量提供多个同类型素材,更便于学生展开归纳推理行为,顺利推理出相关结论或规律。

在直观情境具体设计时,可结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一节课教学内容,以PPT形式为学生直观呈现9个不一样的图形。接着,在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下,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哪两个图形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梯形呢?”问题导向下,学生们将开始认真观察这9个图形,当对图形有了一定认识以后,会主动推理问题答案。有的学生会说道:“①和⑥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梯形。”还有的学生会说道:“④和⑨也可以。”整个过程,通过观察图形,学生们将产生推理欲望。通过推理,深入感知到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点。

二、在讲授中鼓励大胆猜想

猜想,是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知识讲授空间,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再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一样的猜想,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其次,在课堂上,要避免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猜想付诸实践,依靠自己的猜想完成推理学习,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我们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学生们的猜想有些是不合理的。面对学生不合理的猜想,不能一味嘲笑,要给予正确引导。

三、在举例中进行合理验证

推理,往往是一种猜想,而猜想往往需要得到相应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可顺势得出某些结论。对于验证,有逻辑证明、举例证明两种方式。小学生认识水平往往较低,更适用于通过举例证明推理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在对学生举例证明进行训练时,可先为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示范,点拨学生,再鼓励学生自主寻找能够验证某一结论的例子。

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规律的验证,可先为学生出示:12×3+15×4-96这样一个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为学生简单示范不含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接着,可鼓励学生继续举例证明四则混合运算算法。这时,有的学生会用15×4+12×3=96这个变式来验证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这个猜想。在学生举例验证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学生是分步算出两个积,有的学生是选择同时算出两个积。这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举例对比,大胆推理验证哪种算法更为简单。通过举例验证,学生们的推理能力核心素养将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在生活中展开推理训练

在对学生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要重视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推理。将其融入到课堂上,既能够唤醒学生对推理活动的热情,又能够锻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慢慢养成良好思考、猜想、验证的学习习惯,主动对某些生活现象作出推理判断。

我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核心素养,立足课本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向学生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

1.在一个操场上,一共有3名同学,如若每两人要握一次手,那么他们一共要握几次手?N名同学呢?

2.有一辆列车,这辆列车需要临时停靠23个站台,那么这辆列车可以发售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上述问题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需要进行推理。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学生们将主动通过推理归纳其中规律。

综上可知,核心素养背景下,愈加重视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推理能力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要重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有推理的欲望。同时,要尝试在类比、举例、生活化教学中,对学生推理能力进行训练,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猜想和合理验证行为,通过合情推理认识更多知识,实现知识视野的拓展。

猜你喜欢
举例直观平行四边形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乘法公式应用举例
简单直观≠正确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学会最常用的习语,让老外眼前一亮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