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切牙短根畸形患者骨性错和轴倾度的临床分析

2020-06-12 09:07杨阳余智爽段晓媛吴伟丽邓怡姚激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6期
关键词:切牙牙根骨性

杨阳, 余智爽, 段晓媛, 吴伟丽, 邓怡, 姚激

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云南 昆明(650106); 2.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

短根牙又名短根畸形(short root anomaly,SRA),指上颌中切牙和前磨牙有正常的牙冠形态,但有不正常的短而饱满的根的情况[1]。影像学表现为牙齿根部短小且圆顿,可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健康牙齿中的生理牙齿根冠比(root-crown ratio,R/C)对于男性为1.63,女性为1.55,但对SRA 影响的牙齿只有1.1[1]。目前关于短根异常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SRA 伴随综合征型或全身疾病通常为全口多个牙位同时受累,而非综合征型主要表现为双侧上颌中切牙受累,偶会累及其他牙位[2]。非综合征型SRA 的诊断应排除其他已知的根缩短原因。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SRA 患者矫治时需要更加慎重。有研究者认为,短根畸形SRA 可能影响牙齿的长期稳定性,并使正畸治疗方案复杂化[3-4]。正畸牙齿移动引起的牙根吸收可能会对恒牙的根冠比率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短根畸形(SRA)患者中有加重牙根吸收、牙齿松脱的风险[5]。因此,临床医生可以根据R/C 值决定患者的最佳正畸治疗方案。 本研究拟对昆明市人群中非综合征型短根畸形(short root anomaly,SRA)的患病率及与骨性错和上中切牙轴倾度分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患病特点和高危因素,为SRA患者的正畸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 年1 月~2019 年7 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CBCT 数据库系统随机抽样选取1 000 例。SRA 组患者纳入标准[6]:①R/C ≤1.0,双侧上中切牙同时受累;②上中切牙存在正常的牙冠和牙根形态(除牙根长度),根形无明显的改变。排除标准:①影像学资料不清晰不易于观察测量;②存在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和修复史;存在牙根内外吸收;存在上前牙牙列缺损;③存在严重牙周炎导致前牙移动;④存在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导致全口多数牙齿短根畸形;⑤年龄<14 岁。

对照组为非SRA 患者中随机选取的100 例患者。

1.2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均运用CBCT 机(NewTom VG,QR s.r.1,意大利)对颅颌面部进行扫描,获取牙颌面数据。扫描时,受试者端坐放松,面中线垂直于地面,眶耳平面和地面平行。所有受试者均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拍摄。将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先全景片初筛后,重建平面经过牙齿最大长轴,在矢状视图中进行毫米测量,并使用相应的冠状和轴向视图来确保参考线的正确定位。每次由两名医师定点测量,得出结果A 和结果B,明确诊断SRA。为了保证可重复性,结果A 和B 进行组内相关系数(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后,取平均值。

将CBCT 的Dicom 数据导入Dolphin imaging 11.0 软件生成Dicom 数据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对SRA 组以及对照组性别、骨性错以及上中切牙轴倾度进行分析。

1.3 测量指标

1.3.1 CBCT 测量指标[6]①A:为矢状视图唇舌向方向上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的连线;②牙根长度(R):为中切牙牙齿最大长轴上根尖点到A 的垂直距离;③牙冠长度(C):为中切牙牙齿最大长轴上中切牙切缘到A 的垂直距离(图1)。计算R/C,双侧上中切牙同时R/C ≤1.0时,纳入SRA 组。

Figure 1 Variables measured in th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图1 CBCT 测量指标

1.3.2 头影测量指标 ①ANB 角,即鼻根点与上、下牙槽座点所形成的角。Ⅰ类骨性错:0° ≤∠ANB ≤5°;Ⅱ类骨性错:5° <∠ANB;Ⅲ类骨性错:∠ANB <0°。②U1-NA,即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NA)交角。根据恒牙期上中切牙唇倾度U1-NA 正常参考范围22.8° ±5.7°[7]和测得的患者中切牙轴倾度,将患者分为唇倾型、腭倾型和正常唇倾度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RA 患病率的性别差异

研究组1 000 例CBCT 影像资料共有27 例SRA 患者,SRA 患病率为2.7%。在27 例患者中,男性共6 例,女性共21 例,女性的SRA 患病率为3.67(21/572),高于男性患病率1.4%(6/428),SRA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33)。

2.2 SRA 与骨性错

表1 SRA 患者和对照组骨性错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keletal malocclusion in SRA patients

表1 SRA 患者和对照组骨性错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keletal malocclusion in SRA patients

SRA:short root anomaly

Group Controls SRA Total Skeletal malocclusion Class Ⅰ47 6 53 Class Ⅱ29 7 36 Class Ⅲ24 14 38 Total 100 27 127 χ2 P 8.7100.013

2.3 SRA 与上中切牙轴倾度

根据恒牙期上中切牙唇倾度U1-NA 正常参考范围22.8°±5.7°[7],将100 例对照组上中切牙分为唇倾型21 例,腭倾型28 例和正常唇倾度型51 例,27 例SRA 组上中切牙分为唇倾型6 例,腭倾型18例和正常唇倾度型3 例(表2)。SRA 患者与对照组上中切牙轴倾度型别构成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P<0.001)。SRA 患者上中切牙轴倾度以腭倾型为主。

3 讨 论

3.1 测量方法的选择和误差

口腔硬组织的X 线测量通常由全景、根尖片或CBCT 等来评估[8-12]。大多数关于R/C 值的研究都是使用全景片进行的,其相对便宜,易获取[8,10,13]。但是全景X 线片在测量的准确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拍摄角度会影响牙齿的绝对线性长度,R/C 值在多根牙测量上有很大的误差[12]。本研究选择了CBCT 进行测量研究,增加了R/C 值测量的准确性。

表2 SRA 患者和对照组上中切牙轴倾度分布Table 2 Distribution of axial inclination of the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in SRA patients

临床用于测量R/C 值的方法有两种,不同点在于冠根分界点的确定。第一种方法是测量临床R/C 值[10],冠根分界点是牙槽骨顶点;另一种方法是测量解剖R/C 值[12],冠根分界点是釉牙骨质界中点。临床R/C 值的缺点在于,牙槽骨顶点会随着增龄性和病理性改变而变化,如被动萌出不完全的患者临床R/C 值较高,而牙周病患者的R/C 值降低,不能反映真实冠根比。而解剖R/C 值是基于牙齿解剖结构的测量,不依赖于牙槽骨的水平。因此,本研究使用了改良的Lind 方法,即解剖R/C值[2,12]。

3.2 SRA 患者的患病特点分析

3.2.1 SRA 患病率 SRA 的患病率因种族[9-10,14]而异,且与性别有关。本研究所选人群中SRA 的患病率为2.7%,比Apajalahti 等[2]与罗军[15]的研究结果稍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且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pajalahti 得出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的研究结果相同。本研究中SRA 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和男女在冠长和根长的解剖发育不同有关[16]。

3.2.3 SRA 与上中切牙轴倾度 贾刘合等[20]研究中发现上颌中切牙的短根牙最多,27 颗中有11 颗(40.7%),表明上颌中切牙出现短根牙的几率很高,临床治疗时应当加以重视。本研究对SRA 患者上中切牙的轴倾度进行探究,SRA 组与对照组非SRA 患者上中切牙轴倾度型别构成有差异,SRA患者上中切牙轴倾度以腭倾型为主。徐志明等[21]研究结果显示,少年期错畸形人群上中切牙冠越腭倾,牙根越短,R/C 值越小,根尖唇侧牙槽骨越薄。本研究发现SRA 组与对照组非SRA 患者上中切牙轴倾度型别构成有差异,提示SNA 与腭倾型存在一定关联,临床应对腭倾型患者,尤其为年轻恒牙者,针对性分析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切牙牙根骨性
上颌前牙区牙齿美学研究进展
正畸力对临时支抗装置接触牙根引起牙根表面损伤的影响及其修复过程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骨性Ⅱ类均角成年患者上颌中切牙与切牙管位置关系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38例切牙管囊肿的X线三维影像学分析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