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2020-06-12 11:32王茜耿慧明戴元成韦朝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足

王茜 耿慧明 戴元成 韦朝华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血清脂蛋白(a)和hs-CRP水平在诊断2型糖尿病足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射阳县某糖尿病专科医院2型糖尿病足患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检测各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CRP)。结果 糖尿病足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足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足组HbAlc、LPA、CRP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炎症程度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系,进一步可说明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反映糖尿病足严重情况。因此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针对其特点,降低脂蛋白a的水平,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足;血清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055-02

糖尿病足病(DF)是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溃疡甚至坏疽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最终是以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为结局的疾病。有糖尿病足史的患者相较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病死风险更高[1-2]。目前研究表明,脂蛋白a是糖尿病足血管病变重要诱因,其原因可能是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可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进一步可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2型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应激性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应机体炎症的一个敏感指标,在机体存在炎症或损伤时,hs-CRP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正常水平的1 000多倍。因此,该研究选取射阳县某医院2型糖尿病足患者40例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期为糖尿病足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射阳县某糖尿病专科医院2型糖尿病足患者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各40例,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足诊断符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IDF顾问组发布的诊断标准。其中糖尿病足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5±3.5)岁。糖尿病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5±2.7)岁。所有入选对象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等。实验前所有患者4周内均无服用降脂药物和利尿药物。

1.2  临床检查

所有检查对象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均使用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采用统一建立的Epidata数据库,由专业人员采用双录入,并抽取部分数据进行效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足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足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糖尿病足组HbAlc、LPA、CRP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见表1、2。

3  讨论

该次研究结果可知,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清中FBG、TG、LDL、ApoB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足组患者血清中的HbAlc、TC、HDL、ApoA1、LPA、CRP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指标均明显升高,其中糖尿病足患者糖化血红蛋白、LPA和CRP升高更为重要。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血浆脂蛋白,由载脂蛋白A和球蛋白组成。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发现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脂蛋白a水平受药物、饮食及环境影响较小,血漿水平主要受遗传基因决定,且人体大部分时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水平。因此,其可以更早、更好、更有效地预测心血管事件。脂蛋白a增高是微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如饮酒、高血压等。目前研究表明脂蛋白a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蛋白a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以肢体末端疼痛、溃疡甚至坏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最终是以足部溃疡、截肢和死亡为结局的严重并发症。而其中的脂蛋白a的水平决定了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进展情况。根据研究显示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脂蛋白a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这与该文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同时证明了2型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应激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的生化指标,其指标上升说明机体存在炎症和组织损伤,虽然C反应蛋白无特异性,但比较糖尿病足患者组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因此说明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存在着慢性炎症[3-5]。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炎症程度与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系,进一步可说明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反映糖尿病足严重情况。因此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针对其特点,降低脂蛋白a的水平,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4,5-8.

[2]  吴东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和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3]  陈凡,冯璞.糖尿病患者CRP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程度及糖代谢的关系[J].河北医学,2017,23(10):1605-1608.

[4]  李桂玲,赵水平.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8,16(5):664-668.

[5]  胡华丽.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及血脂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54-255.

(收稿日期:2019-12-08)

[作者简介] 王茜(1996-),女,江苏盐城人,本科,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通讯作者] 韦朝华(1998-),男,江苏盐城人,本科在读,医师,研究方向:慢性病防控,E-mail:17826257236@163.com。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足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做好六个方面促进糖尿病足康复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