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的临床研究

2020-06-12 11:32朱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糖尿病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情况。方法 选取于2017年12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47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运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胰岛素3种药物,对比观察3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较高(P<0.05);且A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临床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西药处方治疗糖尿病患者过程中,为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胰岛素对糖尿病进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079-02

糖尿病这一代谢紊乱性疾病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1]。当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对人类身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且这一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患者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才能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现阶段,针对糖尿病,国内外主要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定期监测、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2-3]。为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疾病得到迅速恢复,对有效治疗方法的积极探究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遂该文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47例患者,主要探究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情况,目的在于在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过程中将治疗思路有效提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A组、B组和C组,各49例。3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28:21、27:22、21:28;3组年龄分别为(55.18±9.51)岁、(49.38±10.05)岁、(51.05±9.58)岁。影响组间比较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A组、B组和C组患者分别运用胰岛素、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3种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体重和血糖范围,同时存在较小的波动幅度时为显效;基本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然而依旧比正常水平高时为有效;没有控制住患者的血糖水平或血糖水平不断升高时为无效[4]。(显效+有效)例数/149=总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2.2  血糖水平情况比较

血糖水平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糖尿病主要包括4种疾病类型,即妊娠期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类型不同的糖尿病存在不同的发病人群和发病原因,然而具有大致相同的临床表现。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机体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遭到破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同时逐渐减弱β细胞的功能;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来讲,它指的是受妊娠期妇女相关激素不断分泌的影响,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5]。胰岛素属于一类蛋白质,机体的胰岛素β细胞主要对胰岛素进行分泌,参与人体利用和代谢葡萄糖的过程,并对人体的血糖水平具有调节作用,所以,临床在对糖尿病进行治疗过程中,胰岛素注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6]。

该文通过探究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情况,数据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空腹血糖(5.11±1.15)mmol/L和餐后2 h血糖(7.17±1.21)mmol/L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择药物过程中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胰岛素制剂进行合理选择,保证通过用药治疗能够持久而快速地消除患者的糖尿病过高和代谢紊乱情况。对于中短效胰岛素预混制剂来说,其有利于患者联合用药,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它具有相对频繁的应用状况。当前,临床常见的短效胰岛素虽然具有比较迅速的起效时间,但存在不持久的治疗效果,普通胰岛素、人胰岛素等为临床十分常见的短效胰岛素制剂。对于中效胰岛素来说,它只能够进行皮下注射,且存在比较缓慢的吸收速度,人低精蛋白胰岛素为临床常见的中效胰岛素。对于长效胰岛素来说,它存在比较缓慢的起效时间,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但是不能对最佳用药剂量进行确定。阿卡波糖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可以和α-葡萄糖苷酶与小肠内的葡萄糖苷酶进行竞争性的结合,进一步分解葡萄糖苷酶,使其成为葡萄糖,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同时阿卡波糖还存在抗氧化、调节血压、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二甲双胍可以对肌肉等外周组织在摄取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促进作用,使得无氧糖的酵解速度得到提升;对葡萄糖异生产生抑制作用;对葡萄糖在胃肠道内的吸收产生延缓和抑制作用。临床在对二甲双胍进行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其适用证和禁忌证,切勿使用过高的剂量,防止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情况,为减轻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需要尽量在进餐时或餐后用药,近年来,二甲双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7-8]。

综上所述,临床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运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当在临床中对胰岛素进行积极推广和应用。在临床西药处方治疗糖尿病患者过程中,运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胰岛素对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段丹丹.对糖尿病患者西药处方用药情况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59-60.

[2]  Park,Sunmin,Kim,Sunghoon.Women with rigorously managed overt diabetes during pregnancy do not experience adverse infant outcomes but do remain at serious risk of postpartum diabetes[J].Endocrine journal,2015,62(4):319-327.

[3]  周淑群.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临床分析[J].商情,2018(27):168.

[4]  王欣.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1014.

[5]  刘震,付正瑞.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临床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8(23):8-9.

[6]  张侠.浅析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31-32.

[7]  李敏.糖尿病西药处方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163-164.

[8]  徐洪波,房迎春,辛菲,等.西药联合用藥所致不良反应分析与对策[J].糖尿病天地,2018,15(6):66.

(收稿日期:2019-12-09)

[作者简介] 朱艳(1978-),女,山东曲阜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