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

2020-06-12 11:32张小英陈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综合护理心脏病

张小英 陈兰

[摘要] 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号奇偶数分组,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各60例。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5.86±1.32)mmol/L、餐后2 h血糖(9.65±1.54)mmol/L、收缩压(128.86±11.21)mmHg、舒张压(79.69±3.65)mmHg、抑郁评分(14.59±2.33)分、焦虑评分(16.85±1.3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指导效果显著,可改善当前心理状态,降低血压、血糖值。

[关键词] 综合护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107-02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均属于慢性疾病,各項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同时合并存在。为了稳定患者病情,还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降血糖、降血压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健康行为[1]。同时由于该类疾病均属于长期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便需通过长时间服药控制病情,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对此需为患者建立一个长期个性化、系统化、全面化的护理指导方案,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当前血糖、血压水平值,缓解内心不安、紧张感[2]。而该文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面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时,采用不同护理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号奇偶数分组,分为两组。纳入入标准:①患者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②患者能够完成正常语言交流,思维正常、神志清楚;③患者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 mmHg,空腹血糖≥5.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

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62.74±4.39)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0.38±2.64)年,高血压平均病程(12.28±3.98)年。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2.59±4.4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0.27±2.22)年,高血压平均病程(12.67±3.53)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主要措施:

(1)心理疏导护理: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均属于慢性疾病,病程加长,在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严重时还可影响治疗效果,对此还需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了解其实时心理变化,必要时展示以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梳理对康复自信心,定期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该次试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3]。

(2)运动护理:为了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耐受性、年龄,合理选择运动方案,主要以跳广播操、打太极拳、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但由于患者存在心脏病,对此还需注意运动时间和频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糖。

(3)饮食护理:紊乱的饮食习惯,可增加血糖、血压值,对此还需拟定规范化、科学化的饮食指导,保持高维生素、低脂、低盐、少糖、高蛋白等饮食原则,每日食盐量<3 g,以免摄入过多引起血压升高,鼓励其多食用清淡食物,为了降低血糖水平值,还需嘱咐患者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机体胰岛素敏感性,且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以免发生心血管疾病[4]。

(4)病情监测:①监测血压:加强患者血压变化监测,根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原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②监测血糖:低血糖容易导致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引起脑组织功能性失调,脑组织糖原储量减少,为了防止突发低血糖,还需嘱咐患者身上准备好含糖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③用药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用药态度,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药规律和习惯,且在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抑郁评分、焦虑评分。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6]:以50分为基线,若患者当前焦虑/抑郁状态也严重,分数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值和血压值

观察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

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均与高血脂有关,糖尿病存在代谢功能紊乱,对血管紧张素敏感,再加上血液黏度高,容易造成心室血流不畅,再加上血管阻力过大,可引起高血压,由此说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三类疾病属于相互影响性疾病,若疾病控制不及时,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此还需加强临床护理指导,从而提高治疗的实效性和持续性,缓解患者当前焦虑、抑郁等情绪,稳定血糖、血压水平值,促进病情康复[7]。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宣教,集实效性、个体性、系统性一体护理指导,该次主要进行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疏导、病情监测,其中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当前心理状态,助于紧张、焦虑、不安、抵触等情绪,提供有效护理,促使患者对相关疾病更加了解;通过运动疗法和饮食护理,能够在保证营养情况下,减少不必要成分摄入,避免食盐、糖类的摄入,纠正日常中不良饮食习惯,且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利于稳定血压、血糖水平值,降低血糖水平值;通过病情监测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机体当前异常之处,从而加以处理,控制病情持续性恶化,提高治疗效果。分析该次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让其明白、了解疾病,改善患者“无知”状态,从而有效减轻内心压力,缓解不安、紧张感,且通过患者配合,利于各项血糖值、血压值的稳定,在强化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周到、细致、深入的护理指导。除此之外,综合护理还能够潜在增强医務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周到、细致、深入的护理服务,降低血压、血糖值,改善预后,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够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将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值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预防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代谢紊乱,利于获取满意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瑞俊.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2018,15(9):189.

[2]  蔡忠香,鲁小庆,王念,等.基于自我效能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24):28-31.

[3]  刘丹,张丽明,林秀华,等.风湿性心脏病伴糖尿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血糖控制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6):143-144.

[4]  王艳.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6):155-156.

[5]  张锦华,李阳,吴侠,等.微创临床路径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9,10(1):59-61.

[6]  李少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5,56(3):336-337.

[7]  罗霞.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J].当代护士,2015,65(5上旬刊):37-38,39.

(收稿日期:2019-12-11)

[作者简介] 张小英(1989-),女,福建三明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综合护理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