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空腹血糖指标的价值研究

2020-06-12 11:32余秋凤余虹张忠金陈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血糖糖尿病

余秋凤 余虹 张忠金 陈丽娟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空腹血糖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两组比较血糖指标、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糖尿病;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162-02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于女性人群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人群,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糖尿病病史,其病情往往更加严重,治疗难度更大[1],临床主张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措施,以保证其治疗效果。综合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服务的“综合性”,根据这一护理特点将多项护理措施整合形成了综合护理模式,该研究为探讨综合护理用于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针对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组,对照组的年龄为46~78岁,平均(61.89±13.52)岁,糖尿病病程为3~10年,平均(6.57±2.18)年;观察组的年龄为47~79岁,平均(62.23±13.48)岁,糖尿病病程为3~10年,平均(6.49±2.15)年。年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事先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遵照医嘱给予患者降血糖药物,做好血糖监测,并为患者讲解子宫内膜癌的相关知识。

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具体为:①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计算其每日需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列出饮食注意事项,严格限制钠盐、糖分、脂肪摄入,坚持低盐、低脂、无糖、粗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饮食原则,戒烟酒,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嘱咐家属对患者饮食进行监督,确保患者合理饮食和营养充足。②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龄与其交谈,在交谈中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首先对其想法表示尊重,再分析和总结患者心理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开导和安抚,再对患者进行图文结合式的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子宫内膜癌、糖尿病的相關知识,语气尽可能平易近人。③用药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为其详细讲解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用药后注意事项等,并嘱咐家属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比较:①血糖指标:分别于空腹时、餐后2 h检测血糖;②焦虑抑郁评分:评估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分值最高均为100分,得分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成正比,即得分越高越严重[2];③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法,应用自制护理调查问卷,0~59分不满意,60~80分一般满意,81~100分很满意,总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很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两组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见表1。

2.2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50%,该组有很满意21例(52.50%)、一般满意18例(45.00%)、不满意1例(2.50%);护理总满意率对照组为82.50%,该组有很满意16例(40.00%)、一般满意17例(42.50%)、不满意7例(17.50%)。护理总满意率在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5.000,P=0.02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程漫长,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3]。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第2位,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年龄集中于中老年女性人群[4]。由于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存在重叠,导致部分患者合并发生子宫内膜癌、糖尿病,相比于单纯糖尿病或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5]。

当前,临床针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主张采取降血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或化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受到病情影响,往往存在治疗依从性差、心理状况差等问题,不利于其治疗方案落实[6],故还需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对患者的护理需求无法满足,导致其护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护理效果尚有待提高。综合护理则是一种不同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其护理特点为“综合性”,主张整合多项护理措施形成护理方案,其护理方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7-8]。该研究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其综合护理方案涵盖心理、饮食、用药三大方面,覆盖了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状态差、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用药依从性差三大问题,其中,心理护理通过沟通了解患者心理问题,针对患者心理问题采取心理辅导等干预手段,可有效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促使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以更好的心态来配合治疗;饮食护理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营养风险、饮食风险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营养摄入不足、饮食不当风险,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影响血糖水平,避免因出现营养不良而累及免疫系统;用药护理致力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督促患者服药,减少药物漏服、停服情况,从而确保药物治疗效果。

该研究结果显示:①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说明综合护理可提高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②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其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P<0.05),说明综合护理还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使其更加满意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彬.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的回顾性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2]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3]  王雪.合并2型糖尿病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4]  贾蕊.辅助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0):49-50.

[5]  陈玲,厉磊,路宜芹,等.子宫内膜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6-17.

[6]  贾淑丽.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4):104-105.

[7]  孙茜.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183-184.

[8]  马艳美.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27.

(收稿日期:2019-12-05)

[作者简介] 余秋凤(1982-),女,福建宁德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通讯作者] 陈丽娟(1987-),女,福建宁德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护理,E-mail:451818465@qq.com。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猪的血糖与健康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