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术中护理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

2020-06-12 11:32王胜东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压疮

[摘要] 目的 以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在降低压疮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以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3例肥胖型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后,分别对其实施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统计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后,记录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率,根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判断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的优势。结果 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以及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可以减少压疮等并发症发生,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也能深化患者对糖尿病以及压疮的认识,有助于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进而有效控制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 个体化术中护理;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压疮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a)-0178-02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体型肥胖的问题,此类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面临的压疮风险更高,不仅加重患者痛苦,也能不利于疾病的后期康复。针对这种情况,该院在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預,对患者的各项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创新,发现该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先进性。因此在该次研究中,将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3例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比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7±8.2)岁。对比组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2±7.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比组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手术治疗要求,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开始检测其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指标变化,并在评估糖尿病患者特殊性的基础上,积极预防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术中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24 h先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身体条件以及血糖指标变化;叮嘱患者严格根据医师要求控制血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为过度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加重血糖波动风险。同时护理人员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改进,保证湿度温度适中,避免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感受不适而造成血糖波动。②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认真接待患者,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包括手术预计耗时、手术治疗过程、手术安全性等,并介绍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对于心理状态紧张患者,带领患者先观察手术室器械与周围环境,了解该院在疾病治疗中的成绩,增强患者对手术室环境的适应能力。③在手术治疗开始之后,考虑到患者受手术应激影响可能会出现血糖异常波动,因此在手术期间应该定期观察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始终时间间隔为20~30 min,避免高血糖等问题。在患者滴注胰岛素期间,护理人员根据当前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滴速,确保血糖水平维持在7~10 mmol/L相对稳定的范围内。④在手术治疗期间协助患者保持理想体位,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注意评估患者皮肤状态,提前预防压疮的产生;期间护理人员主要观察溃疡情况,是否存在皮肤感觉减退;在护理期间严禁用力揉搓患者皮肤;对于严重超重患者,在术前可以通过硅胶软垫等摆放在受压部位,降低受压部位所承受的压力。若该次手术持续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在手术期间注意合理更换患者体位,并在更换后注意对受压部位按摩。⑤在手术结束后搬运患者期间,叮嘱搬运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注意保护皮肤,在患者平稳放置在病床上之后,由护理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皮肤状态,并将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皮肤评估结果以及血糖波动详细的交给临床护理人员,确保临床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以及皮肤情况做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对糖尿病知识、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以及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病,近些年该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糖尿病造成人体机能改变,普遍患者存在肥胖问题,而该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易出现溃疡、破损等情况,再加之肥胖影响,导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降低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1]。

该院在长期实践中认为,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存在特殊性,且肥胖会进一步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所以在护理期间需要重视对多个环节的护理干预,术中护理就是其中的重点,针对这种情况,该院将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应用在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从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通过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其压疮发生率仅为6.25%,低于对比组;且患者对糖尿病与压疮知识的掌握情况更理想(P<0.05),说明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具有满意效果。

根据该院实践经验,认为在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个体化术中护理的优势在于:①在个体化术中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重视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评估,                                                                                                    其中的异常血糖指标及时调整干预手段[2]。例如该次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血糖监测指标实时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滴注量,确保能够将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理想水平。②肥胖患者存在易出汗情况,并且对受压部位所产生的压力更大。所以护理期间护理人员注意评估患者皮肤质量变化,并根据皮肤评估结果调整处理方法,例如通过软垫保护受压部位等,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3]。③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重视对患者的访视,并根据访视结果了解患者需求,通过术前早期宣教方法解答患者各种疑惑,使患者对糖尿病以及压疮形成了更具体的认识,在手术干预期间不仅能够遵医嘱接受血糖干预,在术后也能配合护理人员安排完成翻身等动作,强化依从性。④个体化术中护理强调对患者血糖的控制,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操作都需要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使患者了解与糖尿病有关的内容,并对压疮的防控形成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各种异常血糖指标评估其中的风险,还需要认识不同血糖水平对压疮发生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护理阶段,护理人员关注患者实时血糖变化,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手术风险[4]。

也有文献[5]研究认为,为了可以进一步降低糖尿病患者压疮发生概率,在术前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支持,通过全面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在总结糖尿病患者手术缝线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在保证患者营养摄取均衡的基础上,对各类护理风险进行识别与判断,并采取多种方法降低压疮发生;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集体健康宣教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做进一步宣教,进一步强化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肥胖体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洁.循证护理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及压疮发生率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43-145.

[2]  陈秋菱,林立宇,陈晨.针对性压疮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压疮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 22(11):148-149,172.

[3]  王琼,钟林春,张铃宝.护理干预对预防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4):118-119.

[4]  杜海燕.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8,18(A2):338-339.

[5]  杨华俊,吴柳颜,陈扬,等.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5):55-58.

(收稿日期:2019-12-09)

[作者简介] 王胜东(1983-),男,福建厦门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压疮护理。

猜你喜欢
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难免压疮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健康宣教
运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院内压疮的探讨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论对老年压疮的治疗与护理